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在所有导致死亡事故的原因中酒后驾驶已跃居第四位,成为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分析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及我国酒后驾驶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根据新疆奎克公路酒后驾驶交通事故的特点,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提出预防和防治酒后驾驶事故的对策,可为酒驾交通事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峰 《交通与运输》2009,25(5):34-35
近来频频曝光的严重酒后交通事故,使全国普遍对酒后驾车的严查重罚重视起来。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仅占世界汽车拥有量的3%,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却占世界交通事故的16%。据有关地区交警统计,如此高发的交通事故,有25%是因为酒后或者醉酒驾驶造成的。但是,依靠广泛的检查和严厉的处罚就能够减少酒后驾车数以及事故发生数吗?  相似文献   

3.
一锋 《交通与运输》2009,25(5):35-35
最近,社会各界对酒后驾车肇事颇多议论。有一种说法被多次提到,即所谓我国处于快速机动化阶段,酒后驾驶肇事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发展过程,因此,应当更多地用相对宽容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不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来进行定罪。笔者认为,对交通事故和酒后驾车的概念需要明确认定,切不可混淆概念,误导舆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加之驾驶员技术的参差不齐,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特别的酒后驾驶,不断涌现的"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通过分析酒后驾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希望引起全民的重视,远离酒驾,安全行车,构建和谐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5.
酒后驾车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通过科学的血液乙醇浓度(BAC)测试和驾驶能力分析评价,研究探讨BAC对驾驶员驾驶能力的影响及其与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国内道路交通领域立法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剑 《交通与运输》2009,25(5):34-34
自2009年8月15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各地积极开展统一行动,结合本地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规律特点,集中警力加大对饭店、酒吧、娱乐场所等重点路段的管控力度,形成严管态势。但社会上有部分人对酒后驾车议论较多:有的人认为酒后驾驶肇事是我国快速机动化发展阶段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必大惊小怪;有的人认为酒后笃车是项长期工作,不能“长效工作突击做”等。这期多频道栏目,就整治酒后驾车开展讨论,为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统一思想,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驾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50%左右的致死性车祸与酒后驾车有关,饮酒或醉酒驾车堪称交通肇事中最危险的“杀手”。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法规,并广泛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法治、危害机理、检测方法与判断标准、智能防范技术等方面分析酒后驾驶的研究现状,提出酒后驾驶研究的发展方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预防为核心的酒后驾驶法律制度研究;二是呼气测试的有效性研究;三是基于生理的检测技术研究;四是基于驾驶特性的智能预防技术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酒后驾驶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9.
日本于2007年6月20日公布了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于2007年9月19日起生效。其中有关酒后驾车条文内容如下: 第六十五条 第一款任何人不得于酒后驾驶车辆等。 第二款任何人不得向饮酒后有可能违反前款规定驾驶车辆等的人提供车辆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酒后驾驶形成过程的系统防范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后驾驶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形成的,需经历就餐饮酒、饮酒后交通行为决策、起动车辆、上路行驶等几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就能预防酒后驾驶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