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采用CFD仿真分析方法对汽车发动机舱内流场和温场进行仿真分析,考虑热对流与热辐射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误差控制在10%以内,满足发动机舱热管理工程设计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冷却模块中置与偏置两种改进方案,通过对比选出效果较好的偏置方案进行下一轮优化仿真分析;在第二轮偏置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后,机舱内部流场得到改善,各零部件温度达到了设计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轿车加速车身纵向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样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试验诊断,建立了整车加速纵向振动模型,并加以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样车加速时车身的纵向振动低频成分(3.9Hz)由动力传动系扭振所引起,高频成分(7.9Hz)由发动机第五悬置与车体限位框碰击所产生。在考虑生产的可行性和仿真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系统内各部件间及部件与电池堆间的相互影响;应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某65 kW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热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依据和散热器布置形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应主要通过调节冷却风扇转速来调整电池堆温度,通过调节冷却水泵来保持电池堆进出口水温温差;散热器并联要优于散热器串联。  相似文献   

4.
Fans are often tested without downstream blockage and, thus, the performance is considerably different when the fan is mounted in a vehicle as part of a cooling system and where high blockage effect is present downstream.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analyze by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LDV measurements the topology of the flow induced by a fan incorporated in a simplified underhood model reproducing engine blockage and to study the blockage effect of the engine positioning on the flow induced by the f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an and the engine block affects the mean flow axial velocity U. The vertical velocity component W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an and the engine block, both in magnitude and topology.  相似文献   

5.
对欧Ⅳ单燃料液化石油气(LPG)发动机进行了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对BSH1.6发动机进行LPG电控喷射系统改装,完成了催化器最佳转化窗口试验、燃料切换条件选择试验、整车轮毂欧Ⅳ测试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兼顾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前提下,台架上制取的MAP图和燃料切换条件较为合理,LPG单燃料BSH轿车顺利通过欧Ⅳ测试循环。  相似文献   

6.
现代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前沿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理念和研究方法,如智能化电控冷却系统、精确冷却理念、分流式冷却、空气侧流动以及整车热管理研究等;展望了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实现高效低耗的目标,指出采用电控冷却部件实现精确冷却和分流式冷却的有效整合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而整车热管理研究势必会成为全面提高冷却系统性能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和动力电池低温生存能力,探索发动机与电池冷却余热资源的利用新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再利用的发动机和动力电池双向循环低温预热的新方法.建立发动机和动力电池余热数值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余热系统的温升特点与温度分布状况,揭示了发动机与动力电池余热的传热规律,设计了基于相变材料的自动双向热控装...  相似文献   

8.
优化车辆发动机热管理的结构形式与控制模式是提高车辆节油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公交客车平台基础上,比较了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新型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与由皮带直驱的风扇冷却系统,阐述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对整车节油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控泵喷嘴、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可变几何涡轮技术、4气门技术、冷却废气再循环、燃烧系统和排气后处理等工作原理以及对轿车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实现柴油机轻量化等技术措施对整车性能的重要性。文中还列举了当前国内外典型的几种先进的轿车用柴油机的性能和技术特点,指出轿车柴油化是未来轿车动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液压驱动车辆的反拖制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压驱动车辆长下坡制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泵排量对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在下坡制动中的影响。对提高液压驱动车辆下坡安全性,为液压驱动车辆合理安排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制动能力,提高反拖制动性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的选择与仿真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电辅助策略的特性,以满足整车动力性指标为前提,从最大限度降低电机、电池组容量和燃油消耗的角度,对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装备的发动机参数、电机参数及其匹配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桑塔纳2000轿车也可以开发成混合动力模式,所使用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车型开发。  相似文献   

12.
分析车辆的冷却系统流动传热规律,提高冷却系统在车辆部件设计过程中的准确性。文章主要针对商用车的冷却模块作为主要的研究,从流体力学及传热学理论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进行了车辆冷却的传热问题分析和数据测试,希望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冷却系统性能的改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机械损失对现代车用发动机燃料经济性的影响很大,轿车发动机因为其经常在很小的负荷率下运行,故障低机构损失的对改善其油耗和排放将更大的效果,分析了轿车发动机基本参数,零部件设计等对摩擦损失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其机械损失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适应新能源时代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与促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这是我国汽车产业向绿色低碳道路发展的重要过渡,是促进我国汽车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取向,新能源主要散热功能是通过冷却液迅速将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间长而产生的多余热量及时消散到外部。因此,良好的导热性也是汽车冷却液的基本性能要求。通常,汽车冷却液的正常更换寿命约为4年,我们在汽车的日常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更换冷却液。检查时间应在汽车发动机温度正常稳定的时候进行。这不仅准确,而且安全。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冷却液管道的发展趋势,希望本文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获取轮胎径向尺寸变化对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的影响,文章采用同一辆乘用车换装2种型号轮胎,依据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轮胎径向尺寸变化会对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并指出采用径向尺寸较小的轮胎,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过程中汽车发动机转速越高,噪声试验最终结果也越大。文章建议将轮胎尺寸的差异列为车型判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关于整车热平衡试验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分析与热平衡性能的改善,而对一些常见的影响热平衡试验的细节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大打折扣.以重型卡车为例,对整车热平衡道路试验过程中发动机故障、节温器、风扇离合器、传感器布置、环境风速、试验操作、结果评价与修正等细节问题进行探...  相似文献   

17.
轿车发动机水温偏高会导致发动机过热,引起功率下降和油耗增加,是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发动机冷却系统零部件性能入手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试验方案设计,找出了引起发动机水温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修改节温器的开启温度和升程,可解决冷却系统水温偏高的难题。为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排除指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汽车涉水时发动机外部环境特点为依据,设计了车用发动机涉水试验测控系统,结合试验室的相关测试设备,进行了某车用发动机稳态条件下涉水800 mm、740 mm和不涉水时的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涉水条件下涉水所引起的相关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发动机涉水对润滑油的冷却作用,涉水条件下发动机的性能稍优于不涉水条件,但涉水背压的增大对发动机性能劣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汽车空调压缩机引起的车内噪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汽车空调用斜盘式压缩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转时引起的车内噪声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分为台架试验和整车试验两部分。通过试验,不仅了解了压缩机单机振动和噪声特性,而且对压缩机振动引起的车内噪声特性,以及影响车内噪声的机理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初步结论。这些结论对于解决压缩机,乃至汽至汽车空调系统的减振降噪问题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快速原型系统的汽油机控制策略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发动机控制策略开发流程、模块开发和仿真测试。使用Mototron快速原型工具,针对1.8VVT发动机,按照V模式开发了基于扭矩结构的发动机控制策略,进行了台架和整车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发动机和整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