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广东平兴高速公路建设,全面阐述了打造低碳高速公路的基本思路,介绍了低碳高速公路建设在设计、施工和运营3个阶段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以平兴高速公路为对象进行了节能减排效益分析,证明通过高速公路低碳建设可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低碳高速公路系统内涵的基础上,遵循高速公路一般建设程序,将低碳高速公路系统技术框架划分为低碳高速公路规划技术、低碳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低碳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低碳高速公路运营技术和低碳高速公路能源管理技术等5大技术板块,对每一板块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形成低碳高速公路系统关键技术框架。可对今后低碳高速公路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及碾压等环节碳排状况展开详细调查,确定了碳排放清单;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分析了各高速公路碳排放量;通过各环节碳排放比重及权重系数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建设过程的关键环节,即集料加热、沥青加热和拌和过程,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66.58%、14.39%和12.29%;在此基础上,量化对比分析各环节碳排放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建设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公路建设由高碳排放模式向低碳排放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文章在分析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并对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及量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严重滞后于高速公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文章在分析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并对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溶洞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岩溶隧道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隧道不同位置出现溶洞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初期支护构造措施。该项技术将为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产生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施工机械种类较多、技术复杂,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工程机械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工程机械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笔者结合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在分析其工程机械施工管理与维护环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加强公路建设机械化和促进机械性能提高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低碳绿色公路将成为未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从全寿命周期构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对全寿命周期低碳公路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构建了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运营等阶段低碳绿色公路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并结合具体工程经乌高速公路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属于三星级绿色低碳公路项目,与经乌高速典型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相匹配。研究成果可为绿色低碳公路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是容易忽视的重要碳排放来源。为促进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量化考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方法,以山东枣庄-菏泽高速路段为案例进行核算分析,揭示其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方向。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中,建设期是主要碳排放来源,桥涵工程贡献最大;在建设期碳排放方面,材料物化是主要来源,建设施工是次要来源,其中水泥低碳材料替换及土石方运距减少是主要减排方向;在运营期碳排放方面,电能消耗是主要来源,电耗降低与清洁电力使用是主要的减排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省干线公路与在建高速公路交叉处施工的行车风险管理缺少明确量化依据。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交叉施工风险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与国省干线交叉施工点单项与总体行车风险计算方法、风险划分标准、风险辨识和决策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填补了高速公路与国省干线交叉施工点行车安全风险量化评估管理的空白,可为建设、施工等部门在相应防护方案的制定、比选、优化完善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高速公路建设市场,施工索赔已成为决定承包商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施工索赔的原因、依据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索如何才能进行可能的索赔。  相似文献   

12.
低碳公路养护作为低碳交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公路养护过程中有大量的碳排放,需要准确的数据加以认定,为低碳公路养护的可量化奠定基础.不同的路面养护方法和工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碳排放量也各不相同.对比路面养护技术的优劣时,不但需要对路面养护效果、路面功能好坏、使用寿命、交通影响大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应对养护材料应用的碳排放量、施工机械的碳排放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测定和评价,对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优的方案,达到路面使用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低碳公路养护应通过法律确认和推广,鼓励优胜劣汰,规范行业准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交通道路建设的日益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日益增多。在高速公路道路建设过程中,利用现浇箱梁施工的下穿和上跨式互通立交桥的建设日益增多。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技术由于其工序多、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成为互通立交桥建设施工成败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具体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现浇连续箱梁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展开研究研究,希冀能对类似的互通立交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把无线3G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到该信息化管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监控管理架构,对路面施工中的关键设备的主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山区高速公路现状,以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建设为例,提出了长大纵坡路段提高路面结构抵抗层间剪切性能的相关技术措施,着重研究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的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墩柱施工技术现已成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中根据湖南省龙永(龙山—永顺)高速公路夯力湖Ⅰ、Ⅱ、Ⅲ号大桥的结构特点,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特大桥梁高墩柱施工技术的关键点与难点,分析如何提高其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17.
工程     
江苏省内首条低碳高速公路开建镇丹高速公路位于镇江市东部地区,北接泰州大桥,南连沪蓉高速公路,途经过镇江新区和丹阳市,线路长21.6 km。镇丹高速公路已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级低碳示范高速公路,是江苏省第一条新建低碳高速公路。在施工中将注重废弃材料的再利用,路基施工的表土层将用于取土坑、临时用地及废弃地的复垦。路面施工中将采用温拌沥青技术,较传统沥青混凝土拌和技术有显著的节能功效,能够节能40%。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碳排放,对沥青路面各施工机械设备消耗的电能和燃油进行分析,根据燃油和电能的热值与碳排放因子,采用理论法构建了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碳排放测算模型。在满足益娄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沥青混合料供给以及施工工期的情况下,介绍了3个不同型号组合的沥青路面施工机械设计方案。通过运用沥青路面碳排放测算模型,测算得到施工机械方案1、方案2和方案3碳排放当量分别为:21 869、23 722和29 346 t。研究表明,方案1施工机械碳排放当量为最小方案,是最适合益娄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施工机械方案。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施工碳排放总量中,沥青拌和站碳排放量所占比例大于87. 0%,是影响沥青路面碳排放的关键施工机械,为此,本文提出了3个降低沥青拌和站碳排放措施,为沥青路面低碳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文中从高速公路大气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范围、内容和作用出发,分析了高速公路大气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理论依据,构建了高速公路大气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佛(广东-佛山)高速公路和冲线的工程实践,分析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理论在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明了SBS改性沥青的施工关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