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公路隧道洞口减光问题,根据隧道所处地质和地形环境、隧道洞门形式以及地理位置等,在隧道洞口设置不同构件的遮阳棚,形成平滑的亮度过渡带,防止洞内外亮度突变,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隧道行车环境,确保行车安全和节能降耗,符合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公路隧道设计中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伟乐  金文良  夏丰勇 《公路》2022,67(6):202-211
跨海隧道出入口光线亮度差异是导致其洞口发生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深圳至中山跨江隧道实例,采用设置减光棚的方式建立隧道洞口亮度过渡段,以降低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率。主要拟选用格栅减光棚和封闭式“透光板”减光棚两种形式,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效能分析,对两种不同的形式做出了方案比选,然后结合相应路面阳光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总结出透光板减光棚具有更优秀的减光效益,更符合跨海隧道进出口的减光要求,最后根据透光板减光棚的缺陷提出一些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深海隧道出入口减光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沉管式隧道洞口的减光建筑可显著改善、减缓驾驶人进出洞口时的明暗交替视觉冲击,其设计除要满足视觉适应需求外,还应兼顾隧道通风效果.为此,建立了SST-组分运输模型,通过室内相似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以某海底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洞口减光建筑不同设计参数对进出风流的影响,得到减光建筑通风特性及污染物窜流规律:1)设置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路隧道运营里程的增加,隧道洞口结冰引起交通事故率增大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保障隧道行车安全,提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基于物联网技术对隧道洞口结冰动态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并建立隧道洞口结冰动态监测Web平台,通过DTU无线传输设备对洞口路面温度、空气湿度进行采集和综合数据分析,实现了对高速公路隧道洞口路段结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保障了高速公路交通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曲慧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30-133,31
减隔震支座的选择是减隔震设计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研究多针对单一类型减隔震支座而没有对不同类型减隔震支座的适用性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几种桥梁典型减隔震支座的减震原理和关键力学性能,提出桥梁典型减隔震支座的适用范围。结合某一工程实例对两种典型减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减隔震支座会大大降低传到结构上的地震力,但同时引起较大的震后位移。结论表明结构减隔震设计应合理选择减隔震支座,优化其力学参数,改善结构的自振周期,平衡地震力与地震位移的关系,最终实现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6.
隧道照明是为了解决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但随着大量公路隧道建成通车,隧道照明所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提出对隧道洞口接近段采取必要的减光措施,可有效降低隧道入口段的人工照明亮度,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在隧道洞外减光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的洞外生态减光结构,其利用藤蔓进行减光,具有减光效果好、造价低、节约隧道照明用电的优点。通过新型减光结构的模型试验,对顶部不同空隙率的减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减光棚的重要参数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当减光棚顶部的藤蔓空隙率为10% 时,棚下路面照度与棚外路面照度的比值为0.30,基于人的视觉适应曲线,此空隙率的减光效果好。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实现隧道的绿色照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李英涛  程国柱 《公路工程》2009,34(5):13-15,20
从分析公路隧道出、入口驾驶员视力恢复时间入手,研究隧道出入口减光隔栅段合理长度的计算模型与合理取值问题,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的隧道出入口减光隔栅段设计长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隧道洞口缓和曲线参数的合理取值,建立了隧道洞口附近缓和曲线的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洞口明暗适应时间、反应时间、缓和曲线起点至隧道洞口距离,确定了有效的适应距离长度,并结合车辆偏移阈值,根据几何关系确定了隧道洞口最小缓和曲线参数随缓和曲线起点至隧道洞口距离的计算图。该计算结果对今后隧道洞口附近线形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避免了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关于隧道洞口内外侧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内的线形一致性中定性描述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超特长隧道特殊光环境减少疲劳驾驶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选取光源色温改变、彩色灯光带、LED点光源像素矩阵、高清图像投影等特殊光环境方案,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实车驾驶对比试验,利用眼动仪和生理记录仪采集驾驶员的眼球运动行为参数和生理指标,建立起隧道内视觉环境与驾驶员视觉行为特征及生理反应的联系,提出隧道特殊光环境方案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隧道洞口设计由于影响驾驶体验而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针对公路隧道洞口的设计评价主要从结构安全出发,对洞口景观环境和洞口美学的考量较少,缺乏对隧道洞口设计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且评价角度主要从静态视觉角度展开,忽略了行车过程中驾驶人的动态视觉特性,缺乏对洞口设计安全性问题的思考。鉴于此,以层次分析法为基本评价分析框架,建立隧道洞口设计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以功能、景观环境、美学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功能、景观环境、美学指标的权重为0.662∶0.232∶0.106;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以专家和普通群众为评价主体、采用专家打分法和驾驶模拟试验的公路隧道洞口设计综合评价方法;并考虑洞口设计在动态视觉特性下对驾驶安全的影响,针对隧道洞口设计安全性问题提出了眼动仪测试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公路隧道洞口设计综合评价体系。以云南省富龙高速板仑隧道洞口设计方案为例,采用综合评价体系计算得出隧道洞口设计方案为结构安全、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的优秀方案;并通过对试验者眼动数据的分析得出隧道洞口设计方案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该案例验证了综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为隧道洞口设计及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CFD技术研究厢式车尾部卷尘机理,通过改变车辆外形从而控制尾部气流形态以达到减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车辆道路滑行阻力包括风阻和车辆内阻,在整车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通过性能台架试验来测量车辆内阻,因查找问题时需要拆装零件反复多次做试验,费时费力。文章通过分析数据计算减速度的方法,分离几乎不受车速影响的各系统的阻力,如制动系统阻力等。此外,为方便快速分析数据,本研究基于Matlab GUI设计了计算工具。通过试验验证对比发现,由此方法计算得到的数据与台架数据相符,可同时满足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要求,并可扩展到带挡计算时的阻力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赵嘉豪  齐志权  齐智峰  王皓  何磊 《汽车工程》2023,45(6):1031-1039
针对自动驾驶环境感知中并行大型车辆朝向角预测结果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进行并行大型车辆朝向角计算。首先,基于相机逆投影模型提出根据轮胎特征点图像位置计算目标车辆朝向角的计算方法。然后,在现有单目3D目标检测模型上增加并训练子分支用于进行大型车辆轮胎特征点的检测。最后,对本文算法进行可视化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得到准确的并行大型车辆朝向角,具有比单目3D目标检测模型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隧道洞口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为此《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提出了隧道洞外连接线应与隧道线形相协调的要求,但过分追求理想线形,往往造成工程规模和造价大幅增加。为了兼顾行车安全和工程规模,基于行车轨迹轨迹偏差限值,提出了公路隧道洞口平面线形协调的定量化判断标准。分别针对:洞口内外侧各3s设计速度行程均落在缓和曲线;洞口落在直线上,3s行程点落在缓和曲线上;洞口落在缓和曲线上,3s行程点落在圆曲线上等3种情况,提出了行车轨迹偏差值的计算方法,并将其与行车轨迹偏差限制比较,可以判断是否满足线形协调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隧道避让桥梁导致高边坡时,容易诱发地质病害,并对后期运营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等手段,对尖扎隧道出口端进行"桥梁伸入隧道"的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加宽隧道衬砌断面相比,桥梁采用与隧道衬砌断面一致的变窄断面,可减小开挖跨度与面积,有效地降低结构安全风险,在安全性与经济性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高速列车进入隧道产生的空气动力学问题,需突破常规的隧道洞门结构形式,从而造成高速铁路隧道洞门结构的复杂性,这对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和设计施工带来较高的难度。借助现有二维CAD平剖面工程图,提出利用CATIA的Sketch Tracer功能建立复杂洞门结构的三维造型图的方法。该方法便于实现,且利用该方法建立的三维模型也能较好吻合原有工程设计参数,这对于进行三维造型展示以及对后续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栗石沟隧道洞口滑坡实际水文、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强度折减法对隧道洞口边坡在自然状态、边坡坡脚开挖和削坡卸载等6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评价,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对该滑坡体采取削坡2m+表面喷浆及锚杆支护相结合的处治方案,同时加强洞口坡面排水、坡面和隧道内的变形监测。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依据,也为山区隧道洞口开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L_(20)法对重庆地区东西朝向隧道洞外亮度值进行了规律探究,采用DIALux4.13软件建模分析了典型季节和天气下东西向2个洞口的洞外亮度值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1)夏至日晴天的东洞口洞外亮度平均值高于西洞口; 2)冬至日阴天的东西洞口洞外亮度值几乎相同; 3)夏至日晴天洞外亮度最大值约为冬至日阴天洞外亮度最大值的8.5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型高填方涵洞原位减荷试验,对采用EPS减荷材料下的土压力和位移进行了监测,将来减荷情况与不同厚度EPS减荷情况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EPS材料的减荷特性及减荷后涵洞结构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PS减荷效果显著,减荷后涵洞结构受力有所改善.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