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区公路边坡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公路边坡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对北京市延庆县境内的栾赤公路进行了植被调查和土壤性质的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群落结构要明显优于自然恢复模式;自然恢复模式下灌木层、草本植物层的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略优于人工恢复模式,而植被盖度小于人工恢复模式;人工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优于自然恢复模式.在尊重自然生态演替规律的前提下,对公路边坡进行合理的植物种植将有利于边坡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水分与植被生长关系,通过调查取样,测定了黄土区公路边坡的土壤水分状况,并记录了相应边坡的植被现状,结果表明:(1)调查路段沿线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的特点;此外,对于不同的坡形,填方边坡土壤含水量一般值在8~20%之间,挖方边坡土壤含水量一般值在10~20%之间。(2)调查区公路边坡植被整体上植被盖度差异较大,植被盖度在0.1~0.95之间,并且区域上呈现自东向西的逐步减少,西北部地区公路边坡植被退化较为严重。在不同坡形上,填方边坡植物长势要好于挖方边坡。  相似文献   

3.
西部黄土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黄土区公路边坡不同坡位、坡向土壤养分含量对比情况,为探究土壤养分流失特征、以及不同路域景观结构下植被恢复与土壤养分流失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高寒山地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对植被恢复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折多山4个海拔梯度土壤理化性质,并与同海拔原生植被土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寒山地公路边坡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处于极度缺乏水平,除恢复初期进行了原始表土覆盖的3800m处样地外,恢复一年的样地仅占原生植被土壤的3.7%和9.4%,人工恢复5年的样地也只占11.16%、24.37%和21.29%、30.66%;碱解氮除3800m处样地外均未检出;土壤密度与同海拔原生植被土壤相比均显著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明显减少,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0~20 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不到原生植被土壤的50%。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极度缺乏可能是高寒山地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极其困难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在高寒山地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原始表土进行有效保护并回填或用有机客土覆盖并适量追施氮肥是保证边坡植被恢复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路边缘效应与植被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龙 《公路》2008,(8):244-247
公路是一个人工干扰廊道,其边坡的植被受其影响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但与其他区域的边缘效应不同,它的植物物种并不是最丰富的区域,相反受公路小气候条件影响,其风速大、污染重、温度高,而且N元素可以得到不断的补充,这与其他自然原因造成的边缘效应明显不同,本研究仔细调查了多条不同路龄的公路边坡植被,分析公路边坡边缘植被的特点,为将来进行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石质边坡不同受光面土壤与植被恢复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处山东省中部半干旱区的京沪高速公路(G2)济南至莱芜段高速公路部分路堑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护坡试验工程为例,观测不同受光面边坡(阴、阳坡面)的土壤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硬度等重要指标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阳坡土壤硬度大于阴坡、水分含量又低于阴坡;土壤硬度、水分含量等又成为了石质边坡植被恢复与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应选择耐旱、抗贫瘠的适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植被;从植物的丰富度来看,阴阳坡的土壤水分从下往上逐渐减少,低坡高区域比高坡高区域的减少速度快,阴坡比阳坡的植物种类丰富。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公路边坡混凝土空心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边坡植被的恢复,因此以生态环保可回收的材料为主要研究材料,在水麻高速公路进行了新型公路环保基材砖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公路环保基材砖不仅具有很好的边坡水土流失防治和防护效果,能够提供给植物更好的养分和生长发育空间,使用一定时间后还能够被植物逐渐完全吸收和降解,此外通过调节材料配比还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边坡防护和恢复需要.  相似文献   

8.
西部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流失方式和流失规律,对于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和护坡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学松  黄礼光 《公路》2008,(2):104-105
吸取以往公路边坡绿化的经验,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新河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植被恢复中,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总结,找出了更适合新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原生态恢复的植物配置方案和种植、管理、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循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组合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21,66(9):347-352
我国西北寒旱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小,植被的立地条件差,在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时会产生大量劣质边坡,亟需开展生态防护和植被恢复工程。依托青海省大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展劣质边坡生态防护试验工程,通过设置不同草本、灌木植物组合,结合定期植被恢复效果观测,探究适用于青海省高速公路边坡的植物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草本搭配和灌木的配置形式应用于寒旱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效果较差,受到寒旱区恶劣环境以及高速公路边坡特征的影响,宜采用单一的植被配置形式进行边坡植被恢复,植物种建议优选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和同德小花碱茅等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1.
公路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平  江玉林 《公路》2007,(8):206-209
针对我国公路边坡植被持续性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概念,从植被建植目标选择、草灌竞争调节机制、植物组合混播模式以及植被验收评价指标等几方面建立了边坡灌木化综合技术体系,最后对可持续植被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表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公路建设中沿线表土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指导公路生态环保与恢复实践。依托南亚热带广东清远—云浮高速公路,在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养分特征、土壤结构及土壤种子库特征等综述基础上提出了不同表土资源的结构、养分及种子库等利用方式及优先利用顺序,并开展了农地表土的边坡客土喷播(或回填)+外源种子喷播、林地表土边坡客土喷播(回填)+外源种子喷播、取弃土场表土回填诱导自然植被恢复、桥梁段落施工便道稻田土回填+外源种子喷播利用等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表土尤其是林地表土的保护与利用可极大丰富建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人工群落与环境植被的融合性,但野外建成群落植物种类与室内试验土壤种子库萌发种类有差异,表土回填中根茎及其他营养体对工程实践中自然植被群落建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公路边坡植被生长的适应性分析,阐述了集土壤保水,结构改良和营养等技术于一体的恢复公路边坡生态环境的技术原理,方法及其工程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地区多条高速公路边坡表土及新开挖边坡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取样分析,结合目前生态公路建设中边坡植物生长特性和营养需求,提出了边坡防护中土壤改良的必要性。同时结合目前公路边坡建设中的土壤肥力状况和各营养养分特性以及边坡防护植物的营养需求、生长特性等多方面情况,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与对策,为边坡植被提供一个长效、营养结构合理的土壤结构层,以保证边坡生态防护的持久性以及可持续性,同时对广东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高速公路的边坡生态防护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退化的影响,阐述影响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的权重.提出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环境特点植物配置模式和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6.
边坡加固工程与公路建设工程一样不可避免地要对周边路域环境产生影响,对公路建设时已经产生破坏的植被进行二次破坏,污染土壤和水源,影响动物种群的稳定发展。文章采用生态防护方法,将边坡保护和边坡绿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恢复裸露边坡的植被,还具有保障道路和行车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平西高速公路植被限制因子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西高速公路是青海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加之它地处高原,沿线的生态环境脆弱,如果不及时恢复生态,非常容易导致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导致土壤沙化,因此采取恰当措施植被恢复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分析该路域影响植被恢复的因子,认为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土壤和水分供应,并通过实践探讨平西高速公路路域内克服该问题的措施,首先选择适宜的植物类型,其次通过建植和管护减轻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对植物的危害,延长苗木的生长年限。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客土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黄土地区具有干旱半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的气候特点,土质疏松,公路边坡易被侵蚀。2004年3~9月,禹门口-阎良高速公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开展了黄土边坡生态恢复试验研究。2004~2006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采取客土喷播技术,能够在公路边坡快速地建立起良好的植被,1年后植被覆盖率可以达到100%。边坡一旦建立植被,只要植物种类配比恰当,植物群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坡比是影响生态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条件的话,宜采用1∶1的边坡。  相似文献   

19.
新理念在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向山区延伸,边坡防护设计已成为公路设计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边坡防护设计及施工,大填大挖、破坏山体及自然植被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先破坏、后恢复的不良现象,其结果往往是以牺牲自然植被或破坏山体自然景观的方式来换取边坡的稳定。新理念在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时,提出了"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的设计原则,在充分结合边坡自然植被、坡体稳定、边坡病害类型等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各类边坡,满足了边坡安全稳定及环保要求。笔者主要介绍了公路设计新理念在湖北神宜旅游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21,66(9):364-370
公路边坡植物防护措施不仅能够提高边坡浅层坡体稳定性和保护路域生态环境,同时还发挥着路域景观美化的重要作用。植物防护是一种低扰动的边坡防护措施,通过植物防护可以保护边坡坡面不受雨水侵蚀,植物的根系还对边坡的浅表部岩土体起到了加筋作用。通过对云南红层分布区典型公路工程边坡植物防护措施现状调研,结合云南红层分布特征、红层土壤生物特性、气候特征等,提出了3种边坡植物种优选组合,探讨了适合云南红层区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工艺及其注意事项。研究成果可为西南红层区公路边坡植物防护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