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普遍。在内支撑型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支撑拆除是广泛存在的一个施工过程,即采用换撑技术解决支护由于内支撑拆除所导致的稳定问题,使基坑支护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平衡。现在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开始使用短斜钢支撑作为换撑使用,实践证明短斜钢支撑作为换撑使用方法简便有效,收效明显,在工程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量排水工程的地下泵房采用基坑支护的方式施工。大型排水泵房的结构具有地下各层的层高比较高、内隔墙布置复杂等特点。因此,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存在内支撑布置和换撑困难的问题。以某大型排水泵房的基坑优化设计为例探讨了一种利用给排水地下构筑物的结构特征布置换撑的方法,减小基坑支护工程中的换撑难度,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3.
林光稳  雍毅  李锴 《隧道建设》2012,32(5):713-718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松山湖地下车站深基坑因设计方案调整需对原基坑进行加宽加长。在基坑加宽过程中,需对原基坑钢支撑进行拆除,然后架设加宽后基坑的钢支撑。在这个钢支撑"拆"、"换"的过程中(即基坑的扩挖换撑过程),基坑的受力体系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保证深基坑在扩挖换撑过程中的施工安全,运用理正软件对深基坑的扩挖换撑受力体系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制订了深基坑扩挖换撑施工技术方案,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关键施工技术控制、基坑监控量测等工作,保证了深基坑扩挖换撑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泰州大桥南塔承台深基坑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州大桥南塔承台基坑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差,基坑支护难度较大.基坑施工采用型钢圈梁、水平钢管支撑、竖向钢管支撑和加劲撑与锁口钢管桩围堰组成的基坑支护体系.采用经典法和M法对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施工实践表明支护结构安全可靠、结构变形小、整体功能好,表明该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正确,确定的基坑支护体系和施工方案可行,锁口钢管桩充分发挥了其锁口止水的功能,可以为类似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琪  王华敏 《隧道建设》2015,35(Z1):85-92
在地铁深基坑倒撑施工过程中,为了合理节约施工造价、节省施工工期,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王站基坑支护体系施工为背景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水文地质特征,通过理论计算、监测分析和加快施工进度等手段,提出在湿陷性黄土地层中取消倒撑并拆除钢支撑后,采用满堂脚手架对结构进行支撑,预防围护结构变形的方案,并介绍在该车站施工中运用的实例。从施工效果来看,倒撑优化施工的安全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6.
水池类基坑换撑设计不仅需满足基坑本身安全与稳定性,同时还需兼顾施工便捷性、工期要求、工程经济性以及水池满水等功能性试验要求。本文在总结南京软土地区水池类基坑工程换撑设计基础上,提出利用水池主体结构的扶壁(或璧柱)、内部纵横向壁板作为换撑体系的基坑换撑新思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监测研究是保证基坑稳定以及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为研究对象,对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支撑轴力和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最大,第一道钢支撑施作,会显著减小混凝土支撑的轴力。基坑东西两侧围护桩桩身长度和土层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基坑两侧桩体位移变化趋势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刘宾汉 《隧道建设》2015,35(Z1):48-52
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及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的稳定非常重要。介绍石家庄地铁1号线北宋站钢支撑施工中出现轴力频率读数仪数值变化的情况,从外部环境、基坑开挖支护以及主体工程的施工等方面分析数值波动原因。主要结论如下: 1)温度越高,钢支撑所受的轴力越大;温度越低,钢支撑所受的轴力越小。2)临近钢支撑施加轴力会减小已施加轴力的钢支撑所受轴力。3)未施工完成结构主体,只要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要求,可以替代钢支撑,作为基坑支护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深圳汉国深基坑工程,为确保安全,采用了桩撑(包括圆形内支撑)和桩锚的组合支护结构.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同时结合在施工开挖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对桩锚撑组合支护结构的内力以及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灌注桩桩顶位移及内力计算值与模拟值差距较小,其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信.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考虑地下空间效应对支护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组合支护结构能够确保深基坑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对武昌某地铁车站基坑盖挖法施工进行数值建模拟,经拟定合适的施工工况,对各开挖阶段的支撑变形和内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护结构最大变形的位置会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移,且支护结构中部的变形较大;在不对称开挖时,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变化较大;盖板、路面结构及荷载会加剧对其附近支护结构的影响;基坑开挖过程中,横撑的内力变化较大,不同横撑在不同的开挖阶段有不同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南淝河中游重点排口初雨污染控制工程建于合肥市南淝河两岸,北起滨河路与和平路交口,南至滨水公园。在滨水公园处(巢湖南路与铜陵路交叉口)建设一座埋深22.5 m的大型雨水泵站,采用灌注桩结合五道钢支撑支护体系开挖施工,该泵站结构无中层板,原拆撑方案采用“闷拆法”施工,即泵站结构全部完成后再拆除,施工过程中侧墙钢筋需穿越钢支撑构件,施工情况复杂,会对结构防水及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隐患。经研究讨论及理论计算后,拆撑方案优化为利用现有腰梁及结构中隔墙进行换撑,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且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可给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汉目前正在长江I级阶地地区大规模进行地铁建设。在地铁车站基坑回筑施工阶段,由于换撑会严重滞缓主体结构施工,许多施工单位尝试将原设计换撑方案修改为不换撑的方案以加快施工进度。以武汉地区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及有无换撑条件下地连墙变形和弯矩、地表变形、支撑轴力变化规律。理论及实测分析结果表明: 坑外水位的降低导致作用在地连墙上的水土压力减小; 当坑外水位小于-6.3 m时,地连墙水平位移及墙后地表沉降较原设计换撑方案仅增加10%左右; 地连墙弯矩和支撑轴力均满足原设计要求,优化后的换撑方案是可行的。由于施工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当采用无换撑方案时需密切关注坑外水位及地连墙变形的变化,以保证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深大基坑的开挖支护内支撑体系主要有水平撑和斜抛撑两种形式。为此,对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形式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在深大基坑中的应用进行模拟,并与水平撑在深大基坑中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内支撑体系对开挖深大基坑的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基坑底部土体隆起及围护桩的水平位移不同变化情况,得出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支护体系在控制围护桩水平位移和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的优点及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房有亮  卢治仁  王进  付乔  资晓鱼  连正 《隧道建设》2019,39(Z2):120-128
为研究城市建筑密集区域深大基坑支护体系受力规律与安全支护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昆明轨道交通4 号线火车北站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体系受力变形规律开展研究,并结合现场监测手段对支撑伺服系统布置与应用效果进行论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受支撑形式与支撑间距影响,内支撑体系中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水平要大于钢支撑,支撑轴力呈折线分布,在混凝土支撑施作期间围护结构容易发生较大变形; 2)引入支撑轴力伺服系统,依据数值计算与设计要求,设定正确的轴力控制值,能更好地发挥支撑对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作用; 3)工程应用实际表明,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大基坑施工应用中效果良好,采用伺服支撑段围护结构累计水平变形要小于无伺服段,支护效果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5.
公路明挖隧道泵房处基坑开挖面小但深度大,原支护设计采用单排桩与三道水平横向支撑支护方案,多根立柱与多道横向支撑使坑内开挖空间更加狭小,无法使用机械开挖,造成基坑开挖难度增大,工期延长。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设计方案——采用工厂预制的钢板桩代替单排桩,双拼工字钢作为水平斜向支撑代替横向钢管支撑,并对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进行结构验算。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够满足结构受力要求;采用钢板桩支护,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大大提高;采用水平斜向支撑代替横向支撑,取消了立柱并减少了横撑数量,扩大了施工开挖作业空间,可进一步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市昆明路综合管廊为背景,运用理正深基坑7.0PB3软件对大间距支护桩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型,并通过监测数据复核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及施工的安全性。结果表明:①采用4 m间距支护桩+钢支撑的支护形式能保证施工安全;②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支护结构最大内力值先增大后减少,最大位移值逐步减小,后趋于平稳;③高架桥段地面沉降先增大后逐渐变小,地面最大沉降发生在距基坑边约1倍开挖深度处;钢支撑施加后,支撑轴力先减小后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在紧邻桥桩的情况下基坑的支护型式,对挖孔桩+横撑、桩锚等2种支护型式下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重点探讨了2种支护型式下桥桩位移、基坑位移;另外也从施工角度及造价角度探讨了2种支护型式的合理性。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斜抛撑支护往往在周边环境限制、开挖宽度大、环境控制要求高等复杂基坑中得到应用,其基坑变形特性与常规支护下的基坑有所不同。建立PLAXIS有限元模型分析斜抛撑下的基坑变形特性,发现其变形主要在盆式开挖过程产生,基坑围护结构呈踢脚状变形。基于这一特性,提出了坑内留坡、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等变形控制对策,并分析了不同留坡宽度、被动区土体加固宽度及深度对基坑变形及受力特点等影响,对斜抛撑基坑设计及施工中的环境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建雨污水泵房所在地周边环境通常较为复杂,设计通常采用基坑开挖的方式实施.雨污水泵房结构以竖向构件为主,无一般地下室楼板设计,基坑存在换撑困难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泵房基坑支撑及换撑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为雨污水泵房深计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复杂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深基坑工程东侧距基坑边缘3m处存在民房,基坑开挖时没有放坡条件,需采用竖直开挖方式,并有良好的稳定性,设计支护结构为桩锚支护。该文分析了该处基坑在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后的稳定性,主要包括锚杆的稳定性、基坑的抗隆起以及抗管涌稳定性,最后得出该支护结构满足稳定性要求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