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交通拥挤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交通拥挤的形成机制,建立了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Vensim为平台,利用该模型预测了上海市2007~2020年的人口、交通和拥挤程度等的发展趋势,并探寻各子系统的互动模式和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3.
城市交通通用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首先提出了建立城市交通通用仿真系统的思想 ,并进一步从系统模拟单元构造和系统结构模式两方面讨论了建立城市交通通用仿真系统的方法 ,最后提出了城市交通通用模拟系统的框架构造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设计开发城市交通通用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在城市“汽车化”的进程中,有不少都经历了“私人汽车膨胀-道路拥挤阻塞-重视发展公共交通”这样一条曲折的弯路,并由此产生道路建设的投入量赶不上道路需求量这一令人棘手的基本矛盾,以及由于交通资源分配不当而派生出来的一系列其他问题。使得城市的交通环境恶化,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政策几乎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6.
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形势,走低碳之路已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该文介绍了我国低碳经济历程,通过对城市交通中的"碳"源及节约带来的低碳效应两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城市交通的低碳措施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仿真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及COAD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面向对象方法论(OOM)及COAD注记标体系,通过仿真实例讨论了COAD对象交互图、COAD类图、决策表等关键技术在构造系统概念模型时的优点,对于COAD方法中的对象、结构、属性和服务的认定方面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城市交通结构是实现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根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研究了交通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然后从个人选择导向和政策导向两个角度,分别研究了交通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通结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模型的城市交通集散区交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客客交通集散特点的基础上,引进了三视模型技术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通用的客运集散区的系统模型,把三视模型:结构(静态)模型、控制(动态)模型和功能(数值)模型应用到集散区系统的交通分析之中,从而理出了一套系统分析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还讨论有关集散区系统交通组织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公路》2023,68(3):294-299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剧增,严重影响到城市交通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建立慢行交通系统改善交通环境,成为实现绿色出行的一种有效解决方式。现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境内外建设、管理经验,从规划、设计、管理方面对城市交通慢行系统进行应用分析并进一步优化。在现有城市慢行系统网络规划基础上,提出慢行系统以短距离出行为宜,在保证交通安全,道路顺畅条件下,融合旅游观光、商业贸易、娱乐休闲,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慢行系统。在慢行道路空间利用中,采取立体交通系统设计,根据地面、地下和架空立体空间进行人流车流分组方式,合理利用共用交通、助力车、步行来实现不同类型交通出行衔接。从保障性、舒适性、公平性、效率性4个角度建立了慢行交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慢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仿真系统柔性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质城市交通仿真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以“开放式集成”作为构造城市交通综合仿真系统的基本原则,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仿真集成中的互操作,可伸缩,可重用问题,采用软总线/软构件的集成机制,建立了以城市交通仿真运行支撑系统为核心的新型体系结构,并介绍了基于该柔性集成框架的城市交通综合仿真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看作一个复合系统,运用协同学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选用在系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指标作为模型序参量,构造了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协同协调度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两子系统内部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低碳交通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诗云  杜豫川 《上海公路》2013,(1):65-68,72,14
在碳排放的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减少道路交通的排放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外研究机构和各国政府的低碳交通政策与指标发展的综述,对低碳交通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研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交通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低碳模式逐渐获得人们的重视,构建低碳、环保、低耗、高效、安全的交通发展模式势在必行。现有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通过能源消耗或客运周转量作为目标对交通结构进行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碳足迹计算公式,将人均碳足迹最小和城市客运交通运输效率最大作为目标,以城市市民出行需求总量、发达城市能源消耗限值、居民可达性以及各类交通方式的运力上限作为约束条件,构建出低碳高效的城市客运交通优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20年北京市客运交通结构进行配置,并与传统的客运交通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的客运交通结构的交通运输能效要比传统的模式有一定的提升,同时人均碳足迹降低了5.965 g/人,下降了13.7%。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低碳模式进行优化后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研究符合城市发展的低碳客运交通发展模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力学系统的仿真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分析了开发同一系列的不同用途的仿真器的仿真模型建立的方法和差异之处,并以“七·五”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列车动力学的研究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路段交通流的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引入超车换道流量,建立了相应的交通流连续性方程。通过对交通流参数的微分分析,建立了路段交通流的运动微分方程。与流体力学对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提出了计算简便的交通压力、粘性阻力系数及粘性阻力,定义来自下游交通波的干扰为交通流的粘性,波速与最大波速之差为沿程粘性阻力系数,沿程粘性阻力与车道长度、流量沿车流方向的变化率、沿程粘性阻力系数成正比,模型能够得出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关系。仿真实例表明:模型能够反映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7.
赵月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1):51-53,58
为了探讨城市交通网络拥堵产生机理,在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构建了交通动力学模型,并引人累计到达目的地的车辆数目和网络瘫痪时刻2个参数来刻画交通网络拥堵相变。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网络拓扑结构、车辆生成率、道路交叉口能力和网络规模对网络拥堵相变临界值的影响,运用车辆到达数目对时间的导数将网络划分为自由流、亚拥堵和瘫痪3种状态,并给出了对应的区间值。研究表明,对于随机出行网络和无标度出行网络来说,都存在自由相到拥堵相的相变,相变点的值可以用来衡量网络能力,且车辆生成率、交叉口能力和网络规模对网络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行人交通系统的构成与特点,从宏观、微观等多角度论述了行人交通系统的规划目标。重点讨论了行人交通系统的规划内容与原则,指出既要考虑到如何规划布局行人交通系统网络,又应对其构成要素即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等作合理的规划,它们的规划均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同时提出了行人交通规划的技术路线,给出了行人交通规划的流程图,指出了行人参与规划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行人交通规划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是道路运输管理的重要内容。为研究各类危险货物供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了系统动力学的理论。首先确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边界,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分为运力子系统和需求子系统,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因果关系图,探究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接着,引入危险货物供需系数,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流图;通过建立主要变量方程,表示出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进行模型检验,包括真实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最后,对变量设置初始值,利用建立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使危险货物供需系数的行为模式保持稳定的可行性策略。以广东省惠州市汽油运输为例,分析影响危险货物供需系数的主要因素,设置7种政策情境,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运输车辆利用程度及货物运输效率可有效提高供需系数;增大运输车辆吨位数,调整危险货物运力结构能够改善供需情况,使供需系数提高;增大运力后,供需系数的行为模式趋于平稳;综合调控各因素对改善供需系数行为模式的效果更好。研究建立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管理调控策略,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相关工作的改进与提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私家车总量仿真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为例,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分析城市私家车拥有量发展问题.剖析各要素间相互关系建立流图,通过VENSIM平台构建SD模型,在历史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公交优先"的政策背景模拟私家车总量发展趋势,并根据2008奥运北京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的措施,研究了长期实行该制度将对城市机动车和私家车拥有量未来变化造成的影响,为合理控制私家车总量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建议.模型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北京市私家车数量仍处于S形曲线的快速增长期,并未达到规模峰值,需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关注和必要控制.而相对于车辆限行政策,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可有效限制私家车总量,且不会随时间产生负面影响,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