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青海省4A及以上旅游景区和各等级路网交通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可达性模型、相关性分析,对青海省旅游景区可达性水平、空间格局、造成旅游景区间公路时间可达性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全省旅游景区总体上呈现“区域集中,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各景区通行时间在2.48 h~11.7 h之间;公路时间可达性格局呈现“强核—弱核”双核空间分布;旅游景区间公路时间可达性与总里程显著性相关,与高速公路里程高度相关,与国道里程中度相关,与省道里程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如何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是关键,而在旅游交通体系中,公路交通则是关键.总结当前中国旅游发展现状,以核心-边缘理论结合节点重要度法,通过城市旅游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建立城市对外旅游公路网、对内旅游干线公路网及景区支线旅游公路网3级网络,对城市旅游公路网布局进行研究.最后,对平山县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3.
旅客空间运输联系特征能够为区域客运组织与旅游交通规划提供依据。基于云南省旅游客运包车和公路班线客运的实际数据,分别获取了旅游客运和班线客运的空间运输联系特征,并对两者进行了耦合协调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讨论了旅游客运和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耦合特征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客运组织与旅游交通优化对策,并以云南省为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旅游客运空间运输联系强度随距离增加有明显的衰减效应,且圈层结构显著、表现出向心强联系特征;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呈高度极化和点状圈层特征,是以昆明为核心的轴-辐结构和核心-边缘结构;昆明旅游客运与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的耦合度为0.84,耦合协调度为0.69,居全省首位;低度耦合、低度协调的运输线路包括昭通-曲靖、曲靖-普洱等,占比达66.67%;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提升旅游客运与班线客运空间运输联系耦合程度的基础。最后,针对较低耦合-较低协调、低度耦合-低度协调的5座城市和53条运输线路,提出了改善对策:当旅游客运联系强度大于班线客运联系强度时,旅游客运需求较大,应尽快规划开通直达景区的定线旅游客运。  相似文献   

4.
为提取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结构特征,选择网络总体特征、空间组织、运输联系以及货物种类生成等指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考虑实际运量的区域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结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云南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实际运单提取7 291条大宗货物公路运输数据,分析了云南省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的组织结构和货运节点运输联系的空间分异特征,验证了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云南省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密度为0.023,平均度1.759,特征途径长度2.494,平均聚类系数0.162,为典型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运输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疏松,但运行效率较高,呈现"多中心"空间格局;滇中城市经济圈存在小范围的联系强度集聚区,而滇西边境地区之间的点联系强度差异显著。同时,运输网络空间组织呈"散点"布局,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小。整体上,云南省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网络存在5条货运量较大的关键运输通道,并呈现以腾冲、昆明市辖区为主的"双供给中心"发展格局,供给节点货运量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呈"供少需多"的特征;从大宗货物种类的生成特征来看,钢材货物运输的轴辐式指向显著,金属矿石、能源类运输的向心性指向明显,机械设备运输主要集中于滇东地区。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为例,基于出租车计价器数据和GPS数据,提取各活动空间的出租车需求发生、吸引强度,选取载客热点交通小区作为典型居民活动空间.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实现数据降维,并采用Canopy-K means聚类方法,将典型活动空间划分为6类,包括居住地、就业区、商业娱乐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区及综合型区域.采用特征图谱表征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活动空间出租车出行需求分布时空特征.研究对于掌握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产生和吸引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预测、改善出租汽车运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燕  侯蒙  张金盈  刘清春 《公路》2022,67(3):240-246
交通网络的存在和空间分布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采用济南市公路网和研究区内所有A类景区(点)为基础数据,通过路网密度、交通通达度、交通连通性三个指标结合景区(点)服务区对济南市的旅游交通空间网络进行分析并试图揭示其特点。结果显示:(1)济南市道路建设仍有较多问题,整体道路密度较低;(2)位于济南市中部的县区的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明显高于位于济南市周边的县区,旅游交通区位差异明显,县区之间交通发展不均;(3)济南市旅游交通可达性较高的景区(点)集中分布在济南市中部地区,可达性向外扩展逐渐降低,各景区(点)之间的连通性亦是如此;(4)部分地方交通种类单一,造成景区服务区呈长条状,服务范围较小。济南市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
公路客运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为区域公路客运规划提供基础依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引入平均运距这一重要的运输特征量,建立了城市群公路客运网络空间结构提取方法。通过度与度分布、簇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点强度、相关性分析等指标的测度,高效提取了滇中城市群公路客运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公路客运网络具有较大的平均度、较高的簇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呈现高集聚-高通达-高效率的网络特征,整体结构具有小世界性;依据度的统计规律、累计分布服从指函数分布及点强度服从幂函数分布等数理关系的变化,公路客运网络节点的客运规模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呈现以昆明市辖区、安宁市为"双中心"的空间格局;同时,客运规模较大的节点与经济发展中心地位基本吻合,但网络层级结构不明显;从点强度和度相关性的分析,发现客流空间分布的差异是两节点产生客运联系的直接原因,进一步结合旅客出行行为分析发现,当平均运距点强度越大时,旅客出行更倾向于在点权较大的节点汇集,表明平均运距的地域分布差异推动着客运规模较大的节点与客运规模较小的节点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全域旅游背景下长株潭地区风景道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果  钟静玲 《公路》2021,66(12):288-295
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模式要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而以跨区域的风景道串联周边风景资源形成覆盖全域的旅游空间结构,有利于风景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开放式的全域型旅游景区.以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株潭地区为例,展开风景道开发潜力评价,将长株潭地区风景道划分为"骨架型"、"连接型"和"辅助型"三个等级,对长株潭地区风景资源整合和全域旅游发展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0,(3)
采用聚类节点控制法,通过提取路侧自然景观观测因子,结合公路里程桩号划分的等距有序单元段划分,对观测因子进行编号形成空间矩阵,并运用DPS软件分析平台对其进行有序样品的初步聚类,最后利用公路沿线人文景观和工程节点作为控制节点修正聚类分析的结果,从而得出旅游公路景观段落空间规划的最终方案。以青海扎碾旅游公路为例,研究聚类节点控制法在景观段落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以期为公路景观主题设定与路侧景观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林杉 《公路》1984,(12)
河北境内太行山区,有二十几个县市,物产丰富,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开发太行区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领导对该区公路建设一向很重视,公路交通面貌变化很大。特别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太行山区社队道路建设有了空前的发展。截至1983年末累计投资1,353万元,修建道路2,056公里,其中新建道路1,501公里。完成土石方1,260万方,修建大、中、小桥276座,总长4,800多米,涵管1,595道及隧道2,363  相似文献   

11.
构建景区交通网络,辨识重要景点并探讨不同攻击策略下网络的可靠性,对保障景区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Space L的旅游景区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研究旅游景区突发事件的时空分布形态及其规律,分析节点在网络中的影响及游客旅游体验.综合考虑节点度值、介数等客观指标,及游客旅游体验如游客拥挤感知等主观指标等属性,基于TOP-SIS算法评价景区交通网络的节点重要度.制定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随机攻击和多种选择攻击策略,探讨不同攻击策略下景区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结果表明,颐和园交通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网络在选择和随机攻击下节点失效率分别接近0.6和0.8时崩溃,表明选择攻击对景区网络连通可靠性的破坏强于随机攻击;按游客体验等主观指标TOPSIS法对网络选择攻击,网络效率降低速度比仅按度值客观指标排序的选择攻击快74.5%;根据排序结果筛选15个关键节点,并给出突发事件下的20条相应应急疏散线路.对于旅游景区运营网络,基于TOPSIS的节点重要度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9,(11)
根据海南省文昌市滨海一带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实验性地采用叙事策略对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进行规划设计,赋予不同路段特色故事主题,进行相应景观及旅游产品设计,以此突出地域文化及自然景观特征,对城市与自然肌理实现更好的保护,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同时,破除旅游组团的交通分隔,提高全域旅游可达性,满足城市发展和旅游建设的双重需求。以旅游产品化视角,传达公路设计理念,从设计公路到创造产品。利用工程、艺术、经济、生态等多种思维方式,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段建设为交通、旅游、文化、景观多功能复合的线性廊道空间。  相似文献   

13.
旅游安全是旅游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受到旅游时间和交通成本的约束,旅游流在短时间内快速集聚,形成的过饱和旅游流将对旅游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在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剖析黄金周过饱和旅游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黄金周过饱和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云南省为例,基于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客流统计,获取云南省过饱和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从交通、景区、旅行社3个方面探讨过饱和旅游流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提出过饱和旅游流影响下的旅游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7,(3)
在传统观念中,公路只是作为游客进入目的地及空间移动的通道,并未纳入旅游资源的范畴。在分析公路成为旅游资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以我国十大公路奇观为例,分析其观光与审美价值,并由此探讨公路旅游开发的注意事项。结论如下:随着风景道及自驾游的兴起和公路设计理念的变革,我国已出现一批具有特殊观光审美价值、可作为旅游资源而存在的特殊公路;公路成为旅游资源,使旅游资源和景区的概念得以拓展和深化;我国公路旅游开发应注重旅游公路的安全设计、观景台设计和旅游服务区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山区旅游公路线形方案优选工作。本文依托某山区旅游公路工程项目,介绍了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外的普通山区旅游公路特点及选线影响因素分析,阐述了普通山区旅游公路选线依据、原则及步骤,并对该工程选线A、B两种方案进行优选,且基于安全、技术、造价、景观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A、B两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普通山区旅游公路线形方案,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量及占地面积,保护景区生态系统,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西陵二路快速路是宜昌市"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位于城市繁华闹市区的既有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可搭建和完善城市骨架路网,连通长江两岸,打破铁路和高速禁锢,拓展城市框架,加强沿线各组团之间联系,缓解城市拥堵.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快速化方式、断面布置、平纵设计和主要节点方案比选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通过对旅游公路与普通公路的差异性分析,分析了惠州市旅游公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旅游公路建设的基本理念、原则和思路,并从功能和特色两个维度,对全市旅游公路层次体系进行了划分。利用综合惠州市旅游资源分类的节点重要度法,对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有惠州特色的特色旅游公路,以及旅游公路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加强风景名胜区交通管理,维护景区交通秩序和旅游秩序,对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确保旅游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景区相关交通数据与现行交通管控措施分析,以加强景区道路交通管理为突破口,从近期、中远期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主成分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从效益竞争力5个要素共19个指标构建了上市公司竞争力模型。选取23家上市的旅游企业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其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得到了综合得分和排序结果并对结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选择坡面径流强度作为中国公路水文二级区划的主导指标,以降雨、地形坡度、岩土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坡面径流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坡面径流强度计算模型。在综合考虑公路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考专家意见,建立了影响因素的等级划分体系和影响度值。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利用GIS系统计算坡面径流强度指数。在中国公路水文一级区划的基础上,按照坡面径流强度指数等级划分体系,将全国分为32个水文二级区,分区结果与我国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