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轨交无线通信分布系统的合理布局为实现地下区域内无线信号的良好覆盖打下基础。从限定空间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轨交无线通信分布系统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典型工程方案的构成及基本思路。通过对轨交的无线电传播环境和多系统间互干扰分析。给出了轨交无线通信分布系统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整个环节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上海轨交使用的票种比较少,功能也比较单一。本文结合上海轨交乘客的实际需求,提出制定定期票、计次票、储值票、往返票的新票种方案,并通过对轨交票务清分系统历史数据的分析,对这些新票种的发行规则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降低乘客乘坐轨交的成本和进一步扩大轨交的运载市场。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轨交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从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环境和特点出发,介绍和分析了现有轨交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现状,找出影响监控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围绕监控业务实际安全需求,结合系统特点,提出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设计思路,保障轨交视频监控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轨交设备故障动态统计分析是维保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上海轨交维保系统故障信息统计的作用及流程。以上海轨交1号线列车车门设备故障情况为例,分析了数据库应用程序系统对设备故障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统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气体灭火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体灭火系统的气瓶压力检测是一件非常重要而繁琐的工作,运营维护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对气体系统灭火剂的泄露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气瓶压力检测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轨道交通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设置一种新型的气瓶压力检测系统,采用PLC编程控制器、触摸液晶屏技术,能实时监测、显示气瓶的压力,操作简单,界面清晰,可减少维保工作强度,增强系统安全性,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的智能化、网络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及时了解隧道沉降和变形趋势,对于确保轨交安全运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对轨交维保工程项目系统原理的分析和调研,对监测系统数据库进行了需求分析及功能模块划分;完成了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结构规则;建立了系统数据库,对系统信息发布网站各模块的子页面进行了逻辑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轨道交通领域巡检的需要,设计一种地铁轨交轨面表观病害巡检系统。系统基于四台线扫激光传感器同步扫描采集轨交轨面数据,将切面高度数据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给出实现轨交轨面中轨道的轨距、错牙、螺栓和道床表观病害检测方法。系统通过6次实际地铁轨道试验检测,能够检测出对应轨交轨面表观病害。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轨交停车场综合开发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使用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开发项目能够有效整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引导地块周边的城市结构与空间形态的发展,同时也是构建城市轨交运营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上海轨交吴中路停车场规划建设中,分析地块的区位条件后提出综合开发的建设要求并分阶段实施的方案,项目已初见成效,所积累的经验对类似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OSM路网、百度地图实景、POI、百度热力等多源时空数据,运用绕行系数PRD值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构建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空间特征分析方法,确定轨交站域影响范围,分析站域慢行接驳空间便捷性,剖析时空特征视角下的轨交站点出入口活力特征,挖掘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空间品质特征。在明确慢行接驳空间优化原则的基础上,从居住区出入口、路权、静态交通、导视系统、辅助设施等方面优化设计,通过空间模型法可视化表达,营造畅行连续、空间宜人、绿色友好的轨交站域慢行接驳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上海轨交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传统的乘客信息系统(PIS)已无法满足面向乘客及运营管理者的服务需求。以已实施的上海轨交网络化乘客信息系统(NPIS)为例,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该系统的实施设计要点,可为国内其他城市轨交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上海轨交既有线路地下车站活塞风井系统的课题研究,采用了现场实测、SES和CFD等3种研究方法,探求活塞风井换气效率与风井设置、车况的内在规律。现场实测为数值模拟提供重要的边界条件和有效验证;SES作为专业的轨交环控模拟软件,方便工况设置与调节;CFD侧重于活塞风井系统三维方向上速度、压力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宁波轨交设置环线的功能分析入手,对设置环线需考虑的线网特征、城市空间结构、环线规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针对宁波市的实际情况,对宁波轨交线网规划修编设置环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环线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北京及广州轨交基地的管理现状,并结合上海轨交基地生产管理的现状,探讨了上海轨交设立基地控制中心的必要性及实施设想,对改善上海轨交基地生产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上海轨交10号线二期工程地下区间范围内沿线的水体情况,结合现行国家规范,从区间隧道蓄水能力及确保隧道安全的角度,探讨了轨交区间设置防淹门的依据,以及在不设防淹门的情况下应采取的预防性措施;提出了河道改造方案,并对河底硬化范围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5.
当城市轨交列车开始调试运行时,有功电量变化波动不大,大量的无功功率注入电网,导致功率因数偏低。介绍和分析了杭州轨交1号线在调试期间出现无功功率过剩、功率因数超前且偏低的原因;提出了采取停用部分备用线路、降低电缆充电功率发生的技术措施。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上海轨交网络化规划的实例分析,提出轨交进入网络化时代,应创新规划设计理念,适度超前规划,构建集约化、多层次的轨交体系,并加强与城市规划互动和用地控制。倡导以车站为核心的轨交综合体,实现网络化发展阶段车站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设计。概括总结了以上海为代表的软土地区轨交工程修建技术、枢纽工程的修建方法和对城市环境的保护技术及措施,对轨交工程修建新技术提出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上海外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灭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外环线越江隧道的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指挥控制中心的设备组成和系统功能,以及消防灭火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施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水喷雾联动灭火系统在外环线越江隧道工程中的成功运用,为今后隧道工程中更好地应用消防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轨交车辆检修中,大架修涉及到车体、部件检修设备配置的专业化程度高且种类繁多,是车辆段工艺设计的难点和重点。分析了常州轨交1号线新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检修库工艺方案,提出了大架修检修任务量和设计能力的计算方法,并提出车辆段布置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情况复杂的天津轨交某车站基坑进行了降水方案的比较和探讨,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分仓降水方案的效果和优势,对该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上海轨交在建筑防火、隧道区间安全疏散、高架防风防暴雨等方面的设计有了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上海新一轮轨交建设中,在车站与车站之间的区间隧道内新增了侧向平台,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方便人员进出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