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托车》2017,(7)
正早先,美国老牌摩托车杂志《摩托车驾驶员》(Motorcyclist)将Versys 650推选为年度摩托车时,给出的理由是:Versys到底是什么?答案是:所有摩托车。你可以把它当作通勤代步的街车,公路摩托车,越野摩托车,旅行摩托车,随便你怎么定位。而且,Versys 650售价低廉,维护简易,油耗经济。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如此美事有多少人会拒绝呢?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信息》2006,(14):1-1
倘若你是摩托车业内人士,抑或对中国摩托车有所关注,相信看了本文标题,肯定能揣摩出这个"君"之所指——嘉陵。说句大实话,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尽管嘉陵现已从榜首淡出,但嘉陵的名气、嘉陵的地位是不会被轻易替代的,如同西谚所云:你可以一夜之间暴富,成为财大气粗的百万富翁,可培养一个贵族,却需要至少三代的历炼。嘉陵就是这样一个长久历炼出的"摩托贵族"。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难能可贵的。这是因为,面对外形狰狞的螃蟹,在未有所知的情况下,要把它吃在口中、咽在肚中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甚至还要有牺牲精神。嘉陵就充当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进军前途未卜、充满变数的摩托车行业,成为不折不扣的先行者。路总是让人走出来的,第一个上路的人不一定会走到终点,而他的价值并不会比到达终点的第一个人低。嘉陵是值得骄傲的,他们不仅第一个踏上发展中国摩托车产业的道路,还把这条道路拓展成了一条康庄大道,他们因而也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第一个成功者。我们可以猜想,如果没有嘉陵,没有嘉陵慧眼识得摩托车的大好前程,中国摩托车行业今天会是怎样?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老话: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还会在黑暗中摸索,胜利会被延迟许多。我们不由得联想:如果没有嘉陵,中国摩托车行业也有可能还处于被人们发现的前夜……  相似文献   

3.
让橙色开跑     
<正>赛道,一个彰显品牌激情和活力的神圣之地。还记得在弯道中奋力把轮胎用到极限的那一刻吗?还记得方格旗挥舞,心跳才再度回归正常的那一秒吗?这是赛道的魅力,也是KTM的魅力老实说,在参加了不计其数的汽车赛道活动之后,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摩托车赛道体验活动。也许你会问两者区别在哪儿?其实答案就在那些对机车充满激情的"摩友"心中。或许你还不是一位摩托车骑手,那么你可能很难想象摩托车所能带来的乐趣。让身体裸露在铁皮之外,不去计较是不是有先进的人机交互系统,是不是有齐全的座椅按摩功能,我们要的是完全掌控大局的每一分每一秒。说到摩托车,我们有说不完的话题。其中不可避免的是摩托车在中国远不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受人尊敬,但就算如此,各大  相似文献   

4.
正有些人把摩托车看成冰冷的机械,而爱车之人把他们当做生活中的伴侣……当你骑上摩托车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你的生命就交给了它,所以摩托车的好坏关系到你的生命。但很多人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只是一台机器,所以就像对待其它机器一样对待自己骑着的摩托车。其实我一直觉得,机器是最单纯的,它们不像人,有着复杂的感情,有着捉摸不透的心机,机器完全按照规律生存,所以你对机器多好,机器就会怎样报答  相似文献   

5.
中国精神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我们也在通过这些不平凡的经历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团结,证明我们的力量。全球的华人都在行动着,全国的各个行业都在行动着,中国的摩托车界也在行动着。如果再有人对中国人在摩托车设计和制造上的能力表示怀疑的话,那么来看看这辆“奥运定制车”吧,这是中国摩托车爱好者送给北京奥运会的礼物。  相似文献   

6.
登顶妙峰山     
《摩托车》2017,(6)
正喜爱摩托车的方式很多,有人偏爱收藏欣赏,有人喜欢驰骋纵横。摩托车本就是一项有动有静的爱好。静的时候,每当看到它狂放的造型就像一枚带你打破常规的弹头,每当触摸到它质感极强的身躯就像多年未见的情人,每当听到它的咆哮就像聆听一首牵绊灵魂的乐章。动的时候,每当跨上摩托车,那来自路面的震动反馈像在言说着:人生道路满是坎坷,我们要摆正心态直面一切,所有坎坷都会随着轮胎的转动成为身后的风景,成为你成长路上的一枚印记。总之,喜欢上摩托车之后,你会由内而外地轻松。  相似文献   

7.
<正>KTM和杜卡迪,可谓都是摩托世界中的佼佼者,也是永远的对手。有人把KTM的摩托车比作橙色闪电,而杜卡迪则是红色烈焰。橙色闪电——KTM RC8R如果你了解KTM这个以制造摩托车为主的品牌,那么你一定会对它的代表色——橙色印象深刻,KTM品牌除了橙色是其代表色之外,碳黑、白、橙三色组合也是旗下产品运用的较多的配色方案。作为一个以制造摩托车起家的品牌,KTM在达喀尔世界拉力锦标赛上摩托车组里的表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执着     
《摩托车信息》2007,(2):I0001-I0001
有人曾经把中国摩托车业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比喻为春秋战国时期。不容置疑,这个比喻是比较生动形象也比较恰如其分的。回过头来再仔细分析一下,我们还可发现,那个发展时期充满了辩证法的两面性;或者可以把它看成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由于中国摩托车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巨大利益的驱使,一大批摩托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中国摩托  相似文献   

9.
编辑絮语     
《摩托车》2010,(1)
<正>摩托车情人[马可菠萝]最近读到很有趣的理论,是说女人多半会把摩托车当作假想情敌,与它争风吃醋,却不知道通过摩托车也可以正当地窥视男人。男人对待摩托车的态度通常可以  相似文献   

10.
Speed  Boy  卓鹏 《摩托车》2009,(11):40-44
什么样的摩托车会让你随心所欲呢?当然是小排量、自重要轻一些的轻量级摩托车了,至少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你还是个新手又正巧准备选择一辆轻量级的摩托车让自己随心所欲骑行,相信这篇测试报告会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赵严 《摩托车》2013,(14):66-7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单纯地把摩托车当作代步工具,而是赋予了其更多的娱乐属性。受此种心态的影响,腰包逐渐鼓起来的摩托车爱好者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那些高端的豪华摩托车。与此相伴随的是.这些高端摩托车的维修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形势——因其自身技术含量很高,很多传统的维修工对其望而却步,无法将这些商机转变为真正的价值。鉴于此种情况,本文拟以图片的形式向广大读者及维修工朋友们展示高端车型之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我们传统的维修工朋友们能够更为准确且透彻地认识到当下拥有维修高端摩托车能力的重要性,而这或许也会成为将来大家在摩托车维修行业中发展的一条新路,抑或一个契机,毕竟机会都是专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相似文献   

12.
风语者     
有人说过:生活即是选择的哲学如果你选择了一条就必须放弃另一条但在享受motor的时刻我们可以将完美与个性兼得!这是我们的梦?抑或是生活的终极? 我已经有些模糊,只是当我把其中的那个英文单词替换以后,它马上变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座名铭,因为我选择了摩托车,选择了燃烧的激情,选择了速度之魔!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和世界摩托车大奖赛(GP)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5月4日,2003年世界摩托车锦标赛耐力赛在圣马力诺伊莫拉赛道也隆重开幕,来自欧亚大陆10多个国家的近40支车队都准备为夺取耐力赛的最高荣誉而奋力一搏。由于宗申摩托车队是去年的总冠军,各车队已经把宗申摩托车队当作超越的目标,特别是去年只取得第三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17,(10)
正当我们摩托车骑士向别人说起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大多数时候都会看到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人说,摩托车很方便;有人说,摩托车很酷;还有人说,摩托车很危险……存在即为合理,不同的评价源于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和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并非空穴来风。但对于摩托车骑士来说,真的没必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因为那只能代表他们自己,与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07,(3):22-23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摩托车王国,日本人均摩托车的保有量在世界也是排在前列的,而且市场上摩托车的品种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一般在180~300种左右,足以让你眼花缭乱。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是如何考虑选购摩托车的呢。精明的日本人在买车时考虑得失是比较全面的,他们购买摩托车的两个基本要求是,便宜和有价值,要物有所值,即首先重视性价比,然后再考虑其它方面,他们总结出购买摩托车的十个要素,这十要素对我们购买摩托车的朋友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把这十个要素写出来,供购车的朋友们参考。这十要素就是:1.价格和承受能力;2.用途决定车型;3.适合自己的驾驶技能;4.结构和装备;5.颜色;6.生产厂及品牌;7.最高车速与性能;8.办驾驶执照的难易;9.车重和自己的体格;10.在什么地方购买。以上十点,要根据自身情况及环境综合来考虑,才能确定购买车辆。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这十个要素。  相似文献   

16.
有人把汽车当作代步的工具,有人把汽车看做是身份的象征……在一般人看来,汽车不过就是一种高级的消费品,但有些人却把它当作一种艺术,这些人通过一支小小的铅笔,以创造性的思维,描绘出一幅幅汽车精品。各种样式的汽车奔跑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不管是名贵的跑车还是普通低廉的小汽车,都被称为是一种“流动的艺术”。而“设计”这些“艺术”的人时常会被想起:乔治·亚罗、乔治·阿玛尼、亨利·奥特、金·梅斯、程正…… -编者  相似文献   

17.
摩迷心语     
一个世纪前,有人突发奇想地把一台发动机和两个轮子连接在一起,并把这种奇怪的机器称之为“摩托车”。随后的岁月里,就有千千万万的人被这种浑身散发着汽油味并时常怒吼的机器所具有的魅力所吸引,并被熏陶成了“摩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对摩托车狂热的人们,世界上便多了几分英国马恩岛厂大赛的刺激、巴黎一达喀尔拉力赛的艰难、日本铃鹿8小时耐力赛的激烈和美国仪托纳摩托周大游行的壮观!也多了一些像狂热分子一样疯狂的摩托车——超级黑  相似文献   

18.
张金生 《摩托车》2007,(1):78-84
摩托车出现至今,已经100多年了。有人称颂它的作用如同电灯电话的发明一样,若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来评价,这一比喻倒也不算过分。摩托车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从发明到发展的过程,下面我们仅就其早期的几个问题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汪秋梅 《汽车杂志》2007,(11):240-241
《非常6+1》之英雄贴车,车,车,到处都是屁股冒烟,诚然这是个有车的江湖。人离不开车。车要有人来开,人车合一是个境界。不过有人摸了一辈子的方向盘,只是把车子视为喝汽油的机械物。换言之,这种人在车的心中也不过就是吃大米的灵长类。但是我们相信有一种人,他们爱车如命,评车的标准也自成一派。总之,如果你的口水够毒,评论够狠,甚至有搅动江湖的力量。我们欢迎你投弹至:gzwqm@vip.sohu.com。为了识别英雄真面目,请附上画像。我们将从中选出最有水准的车评给予刊登。一旦选中,稿酬虽无,但有厚礼奉上!  相似文献   

20.
博士信箱     
肥肥博士: 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是听人说摩托车化油器有带加速泵的,这是何意思?二是柱塞式化油器能与CV型化油器互换吗?三是火花塞经常被击穿是什么原因? 广西富川县周川川周川川同志: 收到你的来信,我们即请到湛江德利化油器有限公司的两位技术人员来解答你的前两个问题。关于火花塞经常被击穿是什么原因?欢迎有兴趣关注我们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