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出行行为的铁路出行信息传递指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评价铁路出行信息的传递水平,基于出行链,分析了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特性,建立了铁路旅客出行信息搜寻模型。基于出行决策特征,分析了旅客的出行信息需求,描述了出行全过程的信息需求强度分布,利用物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出行信息传递指数模型,以评价出行信息传递水平。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路客运出行信息传递处于一般水平,旅客进行出行信息搜寻的便捷性较差,已对旅客出行满意度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必须改进目前的出行信息传递模式,积极推进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以提高出行信息的传递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客对枢纽站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旅客合理换乘流线设计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客流组织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全过程流线的概念,扩大枢纽流线优化的研究范围,将枢纽抽象为m×n的立体空间连通图,使得枢纽流线优化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在对各节点进行二次拆分,优化节点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了旅客全过程流线优化模型.最后,选用某综合枢纽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量配流法进行计算,得到该枢纽站的流线优化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将可拓工程方法与城市公交枢纽站评价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公交枢纽站多级可拓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简单关联函数和相似系数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能从待评样本寻求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对城市公交枢纽站布局进行一级和二级可拓评价,给出布局方案等级评定.实例结果表明,该参评因素可拓权重确定方法可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城市公交枢纽站多级可拓评价可最大限度地对评价指标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客观、合理地反映了布局方案优劣.  相似文献   

4.
提高铁路旅客满意度的模糊分析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和消费者满意度的主观特性出发,分析了影响铁路旅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铁路旅客问卷调查结果,对目前铁路旅客满意度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就如何提高和改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铁路运输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旅客出行和换乘中转站的选择及优化作为实现目标,研究了针对旅客不同出行需求的查询算法,开发出基于WebGIS的铁路旅客出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为旅客出行决策提供综合查询信息,将最优线路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实现乘车线路的交互式查询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实时衔接,后台决策软件综合考虑线路状况,实时更新铁路客运时刻表数据库,给出最优乘车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从旅客感知角度出发,构建了评价 指标体系,建立了BP神经网络求解模型,提出了基于BP算法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 算法.通过对网络的训练,使得网络输出达到了期望的精度,满足了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的 要求.最后通过对铁路旅客的调查问卷实例,从均方误差、统计识别率方面进行了分析、仿 真,对客运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 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提出的评价算法收敛速度快、误差小,评价结果能够有 效地反映客运服务质量水平,为提高和改进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客流分配是评价列车开行方案编制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文总结基于列车开行方案的客流分配特点,构建了基于列车开行方案的列车服务网. 通过分析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确定了网络阻抗的计算方法,配流过程中尽量减少短途客流对长途客流乘车选择的影响. 结合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特点,建立了以旅客换乘次数限制、OD客流量限制、列车能力限制为约束条件的客流分配模型. 模型求解时,利用罚函数将多约束模型转化为标准的用户平衡模型,提出了能记录径路信息的基于F-W的改进算法. 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铁路旅客运输市场结构,定义了铁路客票的价格函数.结合旅客出行行为方式选择模型,定义了铁路客运市场的需求函数并分析了铁路旅客运输的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根据定价目标的不同,分别提出以运输企业盈利最大、以乘客需求最大、以社会福利最大的价格优化模型.在给定数据的简单网络上,对不同的定价模型进行数据检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定价目标的价格及收益,证实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铁路客站环境,提高旅客满意度,降低安全隐患,建立旅客期望、感知、期待与旅客满意度关系的结构模型,并在调查问卷发放、收集、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应用AMOS软件求解。研究发现旅客期待显著影响旅客满意度,说明旅客在价格认知下,金钱所获得的感受直接关系到旅客满意度。与此同时,旅客感知与旅客满意度呈正向非显著相关,说明旅客感受过程好,但旅客的整体评价并非满意。铁路客站环境的改善并非绝对需要改进设备和增加数量,有效使用设备功能,使其符合旅客心理,对铁路客站环境的改善将会产生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铁路旅客周转量是一个受多种因子制约的多层次的复杂关系量,将成都市2004—2008年铁路旅客周转量作为基础数据,运用灰理论所提出的灰系统模型预测法,建立GM(1,1)模型,预测2009--2011年的铁路旅客周转量。预测结果表明2009--2011年成都市铁路旅客周转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GM(1,1)预测值经过检验,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说明预测方法的可靠性,预测结果对合理布局规划成都市铁路枢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客运专线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灰色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旅客对车站服务质量要求逐渐增高这一情况,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以车站旅客服务质量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和智能性为基本因素,建立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结合,构建旅客服务质量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一个客运专线车站上,对其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适用于对车站旅客服务质量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吸引更多客源和提高客运竞争力,铁路需要不断提高其旅客服务质量,而有关服务质 量的科学评价对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与督促作用。基于此,首先,根据服务地点的不同将铁路旅客服务划分为车站旅客服务和列车旅客服务,并分别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而根 据各指标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树模型构建评价体系。然后,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转化为贝叶斯网络中的相关结点,进而映射成为贝叶斯网络。通过贝叶斯网络特有的概 率计算方法,对评价体系展开逐级计算,最终得到作为顶层指标的旅客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最后,以实际算例对比不同运输时间段内的评价结果,验证理论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旅客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其得出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改进服务措施和提高服务效率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鉴于铁路大型客运站行车安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人员、设备、环境的角度出发,建立系统的事故树,然后再将其转换为Petri网模型.提出了利用Petri网的关联矩阵求解系统最小割集的方法,并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以某车站发生列车冒进信号事故为例,建立了事故系统的Petri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etri网能够更加清晰和准确地描述客运站行车事故过程,计算得到的结果反映了客运站目前的行车状况.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枢纽规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系统分析和综合归纳方法,分析了铁路枢纽内客、货运站及联络线的规划和布局。结果显示,客运站的位置和吸引半径满足“1h效应”;货运站外移后,可在市内设收发点,其位置可采用与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的方案,城市轨道交通也可以为货运服务;特大城市枢纽一般会形成环形或混合型枢纽。  相似文献   

15.
客运站运营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客运站工作可靠性的Petri网,对客运站工作的可靠性进行模型化分析,明确铁路客运系统工作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及系统的薄弱环节,制定预防措施,提高铁路客运站的运营质量对提高整个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旭  吴强  付雷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11(1):115-116,119
针对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信息发布中存在的问题,以“蓝牙”技术在国外车站中的应用作为引入点,详细分析蓝牙技术特性及经济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原理、硬件/软件结构、应用结构等方面给出相关的解决和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客运站旅客导向标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功能和布局比较复杂,为了更好地为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本文根据高铁客运站运营管理实际需求,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旅客导向标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以区域诱导信息量最大为目标,建立了旅客导向标识布设位置选择模型;其次,进行退火-遗传算法设计并求解,找到了较优的布设位置;最后,以北京南站地下一层的导向标识系统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并且与遗传算法标识位置的布设相比较,验证了退火-遗传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速客运站导向标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考虑了旅客出行习惯和列车晚点,建立了铁路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模型.在模型中,在出行时,乘坐6:00~9:00出发列车的旅客一般在列车出发前5~60 min到达客运站,乘坐21:00以后出发列车的旅客一般在19:00~21:00达到客运站;在晚点调整时等级越高的列车具有越高的优先权,晚点时间与运行时间成正比.计算结...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大中型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和运营问题,并通过建立客运站系统设计优化模型,提出了大中型铁路客运站系统设计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现有铁路车站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建模过程复杂、适用范围有限、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站场布置图,用进路冲突图描述车站列车进路及进路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站场布置图的赋时有色Petri网(timed colored Petri net, TCPN)仿真模型.车站作业过程仿真结果表明: TCPN仿真模型性能与结构稳定,适用于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任意铁路客运站站型图的作业过程仿真及优化;冲突图模型与现实车站系统相似程度高,对车站布置图的描述精度与施工图精度相同,最高可达毫米级;与传统铁路车站仿真软件手工建模过程相比,冲突图模型建模效率高,建模过程耗时小于1 s;仿真过程咽喉进路最高负荷为70%,到发线最高负荷为35%,列车到达正点率100%,出发正点率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