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前,从"我爱摩托车"文化节组委会获悉:2012年8月25日~8月27日,翘首以盼的2012年"我爱摩托车"中国摩旅文化节将在河北省易县举办,本届文化节以"摩旅畅享自由"为活动主题,以摩托车文化搭台,联合政府、企业、商家、摩友,着力推动中国摩托车文化事业的发展。本届摩旅文化节由河北省体育总局、河北省旅游局、保定市  相似文献   

2.
于子竖 《摩托车》2012,(23):112-113
在前几期的壳牌爱德王子U能量骑士的介绍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几位注重生活品味的城市摩托车骑士。与此同时,壳牌爱德王子车用润滑油还一直关注着摩托车旅行活动,给予这些敢玩敢"野"的勇士以更多的关怀,也一直与他们相伴走南闯北。本期的U能量骑士于子竖,是一位曾完成上万里程摩旅的独行骑士。面对艰苦、危险的长途摩旅,他想到的更多是挑战自我、信任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一样可以做到。而他对摩旅的那份执着,让他不仅做到了,而且比绝大多数人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大健行天下     
《摩托车》2020,(2)
正郑健,山东潍坊人,身高181体重100kg,朋友们都爱叫他大健。我第一次见到大健是在一次骑行活动中,发现这个体型硕大的小兄弟在骑车时给人的印象却是身轻如燕的灵活,路况应对游刃有余,显然是个跑摩旅的好手。在进一步交往中,感觉这个靠近"00后"的"90后"小伙子谈吐不俗、情商很高,绝非池中之物。他能有此修为,除了先天的性格之外,摩托车和摩旅功不可没—记事起就与摩托车打交道的大健,成年后几乎成了职业摩旅人……  相似文献   

4.
<正>我喜欢摩托车,喜欢旅行,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我喜欢骑着摩托车旅行。听到我这么介绍自己,你或许以为我是一个资深的摩友,其实不然。在摩旅界,我是一个十足的新人。一年前,摩托车和旅游在我看来就是两个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事物,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发了个有关摩旅的帖子给我,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摩托车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是这么有意思。有了这个认识后,我也忍不住想摩旅一番,体验其中滋味。当然,前提是我得先入手一辆摩托车。选择150mL车型,是我首先确定的一点,因为我认为这个排量足够满足摩旅需求,且节能省油,经济环保。可是150mL车型这么多,且很多都打着"摩旅"的旗号,我该选哪款呢?在这里我不敢自吹自擂,但由于自己是做财务工作的,因此别的优点不敢说,但细心是绝对的。我不厌其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2008年我骑行西藏时在林芝地区意外摔车,小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右腿严重受伤,加上后期自己的大意和麻痹,又对右腿造成了二次伤害。钻心的剧痛告诉我,在康复前,我只能告别大型摩托车了。然而,对摩托车的爱并未减弱,渴望摩旅的步伐也不愿停歇,既然驾驭不了大型摩托,何不把视线转向小型摩托呢?我认认真真地研究起了小型摩托,也试驾过很多合资和国产的弯梁摩托车,车身倒是轻便了,但是座高还是比较高,而且油箱都偏小,摩旅路上需要不断地加油,很是麻烦!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20,(7)
正这是一个日趋多元化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做形形色色的事。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但每个人的旅行都不可能与别人完全相同,包括摩旅。中国最早的摩旅应该从有摩托车的时候就开始了,摩旅群体的迅速扩张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千年的第一个十年的中期后进入第一个高潮期。从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庞大的摩旅群体则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南千 《摩托车》2015,(2):80-87
1999年沿青藏公路的雪域摩旅让我第一次踏入西藏土地,西藏独特的风光和神秘的人文文化深深地震撼了我,但当时因同伴患病差点丧命高原,未能完成摩旅计划。多年来,这个遗憾在我心中一直抹不去,也放不下。随着年事增高,我深恐身体再难以适应高原,遂决定按照2009年做出的"沿唐蕃古道进藏西行阿里"摩旅计划,尽早再次摩旅西藏,完成夙愿。2013年8月中旬,我联系了广西柳州摩友李将平。我计划在当年8月26日独自从嘉峪关骑摩托车启程,与老李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某地汇合。这次摩旅不仅横贯西藏(从东至西),也独自从最北至最南纵贯西藏。全程约12000km,历时一个多月,是迄今我的摩旅生涯中路程最远、时间最长,也最为艰苦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蒋秋林 《摩托车》2013,(1):86-91
在今年的摩旅文章中,蒋秋林这个名字出现了多次。他是多届环塔拉力赛的摩托车组冠军,是驾驶摩托车穿越罗布泊的最佳向导,也是《穿越地球之耳》中艺高人胆大的"新疆"。他酷爱摩旅、喜欢写作、更热爱生活。不同于他人眼中"摩旅硬汉"的形象,蒋秋林是一位重视自己生命深度和广度的骑士。这一次,离开了荒凉粗犷的罗布泊,来到了秀丽纯美的禾木,他的摩旅又遇到了怎样的奇缘……  相似文献   

9.
爱上摩旅     
《摩托车》2014,(18)
<正>今年跑了一趟漠河后算是中了摩旅的"毒",这两天"毒瘾"发作,浑身不自在,按捺不住真想出去跑个痛快!我是不是玩野了?还是摩旅本身就是越玩越野呢?玩车多年,但对"摩旅"兴趣一般,总是感觉骑着摩托车满世界跑的人就是找罪受。跑跑山,城市短途骑行找找乐子,下赛道找找激情足矣。前几年因工作需要也跑过几次摩旅,不算长,往返距离3000km左右。直到今年和好友跑了一趟漠河往返6800km,这回算是真正体会  相似文献   

10.
藏区之夏     
摩旅迷 《摩托车》2014,(2):82-87
如果您读过《摩托车》2012年增刊—《摩旅十年》的话,那您一定会记得那位来自香港的摩旅达人:"摩旅迷"先生。他是香港第一个正规摩托车俱乐部的创始人,自1969年开始接触摩旅的4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摩旅,累计里程早已超过了几十万千米,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依然热衷于摩托车旅行,仅仅是在2013年这一年里,他就有9个月都在摩旅!而这一次,他为我们带来的是2012年时一次令他最为印象深刻的云南藏区之旅。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21,(7)
正近年来,侧重通过性能和可靠性的"多功能"车渐渐流行起来,尤其在摩旅圈中,这类摩托车中的"SUV"很受欢迎,保有量非常可观。所以,对于此类车型,我们有意改变测试方式,探索尝试以摩旅的形式,全路况多人轮番骑行,有的放矢,全面感受一款车型在路上的真实表现。首先迎接考验的,是无极最新滑动离合器版本的300DS……  相似文献   

12.
国内     
《摩托车》2017,(8)
正2017西夏摩旅节圆满落幕7月14日至7月17日,神秘西夏摩旅节,万人露营贺兰山,2017西夏摩旅节暨首届"中国好骑手"骑行挑战赛在银川开启。本次西夏摩旅节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骑士集体巡游、摇滚晚会、摩托婚礼、新车发布、丰富商品大集等,让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摩友们不虚此行。活动举行了盛大的车迷集体巡游仪式,千名摩托车骑手驾驶爱车排成整齐的队形,展示了摩托车爱好者的情怀与素质。在活动现场,我们还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18,(12)
正今年7月份,我研究生毕业了,又恰逢女朋友出差,于是有了"宝贵"的六天时间可以放飞心情。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坐在父亲摩托车油箱上的那些日子,十几年弹指一挥间,父亲已经57周岁,想来他骑摩托车骑了几十年,却从未摩旅过,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一个月前,我参加了豪爵第五季自由之旅北京线的骑行,深深为晋陕交界处的黄河风光所震撼,于是决定带父亲去看黄河,一起骑摩托车游览陕西新修  相似文献   

14.
摩羯理工男的“三国”梦是什么 他想穿越回到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NO!他想去三个国家旅行?NO!那么他是迷恋网游或桌游上的“三国”游戏?NO!持中国摩托车驾驶证,骑国产品牌摩托车,完成由国人自拍的有国际水准的摩旅公路纪录片,这才是摩羯座理工男的国照、国车、国拍“三国”梦。摩羯理工男本名唐丹晨,网名“屎壳唐”、“马赛克”。这个骑着力帆KPR独自勇闯大西部、对摩旅以及制作高水准摩旅纪录片有些狂热的28岁大男孩,正用一个个精彩的摩旅故事,一步步走近自己的“三国”梦。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几乎每个地区每一座城市,都有一群爱好摩托车旅行的人。他们摩托车轮的辙印,不仅遍布祖国各地,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摩旅人将辙印烙在全球六大洲。这群行走他乡的摩旅人是一群"冬眠的动物",每当春风吹拂大地的时刻,他们躁动的心也开始复苏了。远方在呼唤他们,发动机的轰鸣,永远是他们心中最动听的歌。本文的主人公王新堡是一位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摩旅老兵,他的第一次摩旅是从2003年开始的,从此一发不可收,不仅自己年复一年骑摩托车"周游列国"。而且,他每年都组织跨国的摩托车骑行活动,其中的艰难,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6.
高亮  赛纳 《摩托车》2011,(9):36-43
对于骑士们来说,一年间适合旅行的时间并不多,除了年假外,十一的小长假算是个绝佳的出行时机了。在这年末前最后一次放飞心情,冲动上路之际,《摩托车》编辑部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本期的摩旅专题,希望大家可以在路上"有备而来"!一路安心。目前,国内摩托车旅行文化可谓是摩托车文化中的一股强劲分支,其中郑刚、高君等人的摩托车旅行文章图文并茂,尤其是高水准的摄影技术更是让大家大饱眼福!对摩托车旅行沿途的美景无不羡慕不已。厌倦了平凡的生活吗?羡慕透了那些摩旅大师的足迹吗?就在这个十一长假,跨上你的爱车,上路吧!  相似文献   

17.
摩旅十年     
《摩托车》2017,(7)
正旅行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丰富人的经历,摩旅的特性让旅行中的经历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切,这种感觉很容易上瘾,一旦上瘾就难以自拔。其实,之前从没想过摩旅会融入生命的苟在学,1951年5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某机关退休职工。已是年过六旬的苟在学并不是一个太"资深"的摩托车迷,爱上了摩托车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摩旅。十年前的8月15日,提前七年退休的他,揣着一颗寻找自己迷失方向的心和对全新生活的向往,骑着嘉陵125从重庆出发,开始了本人生第一次长途旅行—历时  相似文献   

18.
建轩 《摩托车》2012,(17):126-127
近年来,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骑起了摩托车。对于一直钟爱摩托车的我来说,也有了购置一台摩托车的念头,除了上下班代步外,还可以与摩迷们一起出外兜风,享受摩旅生活带来的激情与喜悦。当我还在犹豫究竟哪类车型更适合自己的时候,建设K8的一场试骑活动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20,(5)
正距离上次和父亲摩旅陕西沿黄公路,已过去一年零三个月。在我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没有再碰过摩托车。我的GW250S摩托车放在距离住处很远的存车处内,一冬天光蓄电池就放坏了两块。但我心中对摩托车的渴望从未被湮灭,终于在2019年十一假期,在祖国母亲70华诞之际,我再次计划和父亲一起摩旅出游。这几年北京周边500千米范围内的景点我们基本跑遍了,小排量摩托车在六七天假期里也无法跑太远。父亲听闻在内蒙多伦县城以北,有个像大海一样的湖泊。为了却父亲的心愿,我们一起向北出发。达里湖又称达里诺尔湖,汉语意为"像大海一样的湖泊",可见其广阔,位于内蒙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距北京600余千米。在其东边不远,有着被誉为"最美的草原公路"的热阿线与达达线。距离合适、景色多样,正像是一条为我们的摩旅定制设计的绝佳路线。  相似文献   

20.
我常说,“人生短暂,走走看看!”旅行,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可以徒步,可以骑自行车、摩托车,也可以乘汽车、火车、飞机,或者,还可以选择搭车……旅行,有人喜欢三五成群,结队出游,而我,则喜欢独自上路。这么多年,我一直喜欢一个人摩旅,驾驶自已心爱的摩托车,一个人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祖国的大地上,那种无牵无挂、轻轻松松的旅行感受,让人身心愉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