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纤维为增强材料,经成型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组成和分类,重点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复合工艺的研究,确定了理想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对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搅拌熔炼-液态模锻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利用该工艺铸造了用于桑塔纳轿车前制动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毛坯,经机加工后试制了表面质量合格的制动盘成品。对该制动盘进行了材料性能检测试验和微观结构分析,并在SCHENCK制动试验台上进行了制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参数合理,成本低廉,适于民用工业规模性生产;制备的SiC颗粒增强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电阻点焊过程中点焊电极的失效原因及铜基复合材料点焊电极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点焊电极用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碳/铜复合材料和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强化原理.并分析了目前点焊电极用铜基复合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韧性好、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耐蠕变等卓越性能,并且成型工艺简单、灵活,因而众多的如高强玻璃纤维,硼纤维、碳纤维、聚芳酰胺纤维等复合材料在其不同的应用领域显示了自己独有的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为此复合材料也被誉为是材料革命的方向,预言二十一世纪是复合材料的时代。当今尤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6.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综述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所采用的主要制备工艺、增强体材料和基体材料以及主要研究成果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石墨—Al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熔复合及半固态模锻法,研究了石墨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垢制备工艺,并对石墨-Al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很好地解决石墨与Al浸润性差和石墨易漂浮偏析的问题,所得石墨-Al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摩擦磨损性能,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减磨材料。  相似文献   

8.
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在机车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和制造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的现状,对未来机车车辆制造和维修中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在未来高性能机车车辆上采用铝基复合材料制造重要零、部件,是实现列车轻量化,提高列车承载能力和行车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围绕玻璃纤维、碳纤维、铝基陶瓷等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展开了综述;介绍了针对上述复合材料开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历程及进展,分析了应用在大型复合材料构件的结构特点;针对头车/司机室、中间车车体、转向架、制动结构、其他结构,系统性地总结整理了复合材料种类、成型工艺、设计方法、优化方法等,全面阐述了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  相似文献   

10.
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旧桥维修加固施工中的应用是一种逐步探索及推广的工艺。本文主要以工程实例介绍该工艺,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钢丝增强铝复合材料连铸连挤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旋转轮转速、浇注温度、流量、间隙等参数列工艺过程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综合评论了从ARALL发展到新一代复合叠层铝合金板的进展。实验研究了新一代的叠层铝板--炭纤维复合叠层铝板的制备工艺,并提供了所制备的炭纤维复合叠层铝板的性能。结果表明:这种铝板具有ARALL板的各种优点,能改进ARALL的一些缺点,它的各种性能指标皆优于铝合金板,因此可望取代高强度铝合金板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之中。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组合活塞三维弹性接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V240ZJ柴油机的钢顶铝裙组合活塞为例,按三维有限元弹性接触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其在最大气体爆发压力作用下的机械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为研究组合活塞的变形和应力状态,进行变形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combined loading tests of 5754O aluminum alloy sheet are used to verify the yield function. Three yield functions are implemented into the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code ABAQUS as a user material subroutine UMAT for the FEM simulation of the combined loading tests. The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ing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modified Yld2000-2d yield function can describ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5754O aluminum alloy sheet under combined loading paths reasonably while other three yield functions do no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ified Yld2000-2d yield function on describ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under combined loading paths is analyzed in detai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dified Yld2000-2d yield function can be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5754O aluminum alloy sheet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以304不锈钢钢板作为基材,工业纯铝板作为过渡层,用真空扩散焊接的方法制备304不锈钢/铝/304不锈钢复合试样.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仅对界面组织、化学成分、断口形貌和组成相进行分析.通过硬度和剪切试验测定界面的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结果表明,不锈钢/铝界面发生了原子互扩散,生成了多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并在原子扩散界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过渡组织.扩散层厚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界面显微硬度值显著增大,剪切强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挤压铸造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凝固条件,制备了连续长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并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皆随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增加而增加。含48%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比基体材料的拉伸强度高50%以上,但塑性指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显降低,当连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小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大,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当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大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而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挤压铸造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凝固条件,制备了连续长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并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皆随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增加而增加.含48%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比基体材料的拉伸强度高50%以上.但塑性指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当连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小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大,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当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大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而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泡沫铝结构在直升机耐坠性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霍普金森压杆分别对两种相对密度的闭孔泡沫铝在准静态(0.001/s)和高应变率下(500/s、1 000/s)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然后,建立了可反映应变率效应的泡沫铝等效有限元模型;最后,将泡沫铝等效模型应用于直升机驾驶舱耐坠性的仿真中,分析了置入不同密度泡沫铝等效模型后直升机受到的冲击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泡沫铝的平台应力以及质量比吸能随相对密度、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密实化应变则相反;泡沫铝等效有限元模型与实验结果曲线保持一致,模型准确性较高;此外,通过置入两种密度的泡沫铝材料,驾驶舱地板的最大变形量分别减少了28%和73%,机身部件的承载压力平均减少了28%和42%,高密度泡沫铝承载能力更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以NiSO4和Na2MoO4作为成膜主盐制备铝合金表面无铬的Ni-Mo二元化学转化膜,考察了溶液pH值、NiSO4浓度、Na2MoO4浓度、温度对Ni-Mo二元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耐腐蚀性试验、电化学分析和SEM表征结果表明:与空白铝合金试片、覆盖Ni一元膜的铝合金试片相比,覆盖Ni-Mo二元膜的铝合金具有更佳的耐腐蚀性能和更为平整的转化膜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