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为例,对高速公路长隧道水泥路面加铺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不破坏隧道原路面的原则上,采用快速便捷不影响交通的加铺手段改造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提高隧道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为例,针对隧道路面存在的问题,对高速公路长隧道水泥路面加铺技术进行研究,致力于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耐久度.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绿三种颜料对聚氨酯混合料工程性能的影响,文章对三种不同颜色的聚氨酯混合料开展了抗压强度试验、透水试验和高温老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氧化铁颜料不影响聚氨酯的工作性能,三种颜色聚氨酯混合料的强度、连续孔隙率及透水率基本一致;经过不同时间高温老化试验处理后,氧化铁红聚氨酯混合料试件强度呈现上升的趋势,但黄色和绿色试件的强度呈现先上升后快速降低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吸光性能,进而对聚氨酯及其混合料性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相比其他地区,沙漠地区的环境更加恶劣,特别是沙漠腹地的设置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缺乏,有关生产、生活、建设方面的补给都要通过沙漠外运输.沙漠交通尤为不便,常规车辆难以通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沙漠地区的治理、开发与建设.虽然在内蒙古、新疆、陕西等省区的沙漠地区修建了二、三级公路,可这些公路的实际使用功能依然无法切实满足西部...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的眼动特性能很好地表现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可通过驾驶员在高速公路隧道内行驶过程中的眼动特性变化规律来分析公路隧道侧壁采用不同内装材料条件下照明环境所带来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文章运用Smart Eye Pro 5.7型非侵入式眼动仪系统,以高速公路隧道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眼动特性为评价指标,基于云南宝腾高速公路鹿山隧道工程实例,对三种内装材料下的注视持续时间、注视区域、瞳孔变化及变化速率进行了实车试验,得出了驾驶员在上述3种工况下的眼动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种条件下使用蓄能自发光内装涂料的公路隧道内驾驶员的注视特征明显优于使用其它材料的工况,瞳孔直径变化最小、变化率最平稳,即蓄能自发光涂料能显著提高驾驶员行车进入隧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提高隧道工程路面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具体项目为例,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测与问题处理等环节详细分析温拌改性沥青在隧道路面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汽车的普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给广大居民带来优质化的服务,有必要对早期修筑的高速公路进行修整。为提高高速公路大修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分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改建方法,提出高速公路大修工程路面结构改建和材料设计的方案,以期为今后我国高速公路大修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的破坏现状,在调研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掺加SBR胶乳改性剂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开裂性能进行改善,通过试验研究其抗开裂性能,使之减少或延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发生,充分发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优势,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我国在建第二长高速公路隧道——雪峰山隧道进口端为例,分析了施工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找到预测及处理的措施,为今后类似的特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结论对于判断围岩稳定性和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一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介绍了围岩体内位移测量设备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对其围岩体内位移检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17.
18.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DK255+978处通过一高压富水隐伏溶腔,先后发生多达19次的突涌水(泥)灾害.在对该高压富水隐伏岩溶的处治中,系统地运用了释能降压原理,释放了溶腔所存储的能量,降低了水土压力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释能降压技术主要采取了综合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溶腔边界、内部充填物特性和分布特征等,并根据溶腔的水压、水量测试结果进行排水系统规划、钻孔泄水,采用控爆措施揭开溶腔,并进行实时预警预报监控.结果表明,运用释能降压技术处治马鹿箐+978溶腔,规避了岩溶溃水的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交通安全,涉及到人、车以及道路和环境等很多因素。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使得有关单位以及人员将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人、车、道路这几个因素上,对道路交通环境没有过多的考虑和研究。深入研究道路交通环境,有利于道路交通的安全,文章通过对其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有关道路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和解决措施,对于防止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保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