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优化高速道岔尖轨转换扳动力的计算,应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道岔尖轨轨腰力计算模型与外锁闭装置受力计算模型,提出一种计算高速道岔尖轨转换锁闭力的方法。以高速铁路18号单开道岔及新外锁闭装置为例,探究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计算的影响,揭示尖轨转换锁闭力随夹异物大小、夹异物位置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外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计算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尖轨转换锁闭力在密贴尖轨锁闭过程中其最大锁闭力与既有的尖轨轨腰力相比可降低约21%;当牵引点处存在夹异物时,该牵引点处的锁闭力随夹异物尺寸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对其他牵引点处的锁闭力影响较小;夹异物尺寸越大,外锁闭装置从开始锁闭至达到最大锁闭力所需的锁闭杆位移越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正线道岔都采用了ZYJ7型电液转辙机及外锁闭道岔,以保证提速列车的安全。由于在信号设备停用时,如电务施工更换电液转辙机、平锁改钩锁及站场改造新铺设道岔时,只重视对该道岔的密贴尖轨实行钩锁,而忽略了对斥离轨的锁定,所以当列车通过时,由于列车的震动,锁闭杆因没有锁定就会发生位移,致使斥离轨移动,当斥离轨与基本轨接近密贴时,  相似文献   

3.
介绍ZD9-S双杆转辙机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安装调试及应用。ZD9-S双杆转辙机是针对复式交分道岔4 mm密贴调整问题而专门设计和生产的。该机型通过两套动作锁闭结构转换4根尖轨并保持道岔位置,通过两套表示结构分别检测4根尖轨的位置状态,有效解决了复式交分道岔密贴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4.
ZYJ7型电液转辙机采用电动机驱动、钩式外锁闭传动来转换道岔。外锁闭装置能有效克服尖轨在密贴时的转换阻力,可靠地锁闭道岔尖轨和基本轨(可动心和翼轨),即使连接杆折断仍起着锁闭作用,能够隔离列车通过时转换设备的振动和冲击,提高转换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因此该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维修标准和保养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钩式外锁闭道岔的动作原理,及维护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外锁闭装置运动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机理,以与18号高速道岔配套的2种尖轨钩型外锁闭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轨腰处作用力与锁闭杆处作用力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夹异物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地铁道岔尖轨是道岔实现转换功能的主要部件之一,尖轨线型不良不仅使列车产生晃动,也会影响与基本轨的正常靠贴和自由状态平面位置。尖轨与基本轨靠贴时存在离缝、卡阻和尖轨原始位置不准,会使尖轨失去稳定刚度和增大道岔锁闭“框动”、转换动力以及出现转换反弹现象,继而恶化通号转辙设备的工况,影响道岔的正常使用。由此,轨道专业人士应高度重视尖轨的线型控制。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尖轨从生产制造、运输、存放、上道使用过程中线型发生不良变化的成因,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并介绍尖轨线型的检测复核和矫正手段。其中,首次倡导“一弦矢距法”检测复核整根尖轨线型的现状,特别针对曲线型尖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一弦”条件下尖轨各检测点理论矢距值,为尖轨上道前进行预矫正提供了依据,这对地铁停运后的有限时间天窗内圆满完成尖轨更换作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道岔转换过程中尖轨存在不足位移的现象,提出了尖轨不足位移弹簧分动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动作过程,并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分析了弹簧分动装置对尖轨施加的作用力与尖轨位移的相互关系。该弹簧分动装置对尖轨的施力方向合理,可同时减小密贴尖轨和斥离尖轨在道岔转换过程中的不足位移。  相似文献   

8.
针对跟端由弹性可弯结构代替既有活接头结构的新型50 kg·m~(-1)钢轨9号道岔尖轨,采用ANSYS软件中具有变截面特性的BEAM188三维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4种尖轨牵引点动程对密贴尖轨不足位移、斥离尖轨扳动力和斥离尖轨弯曲应力的影响,以及在8个不同位置分别设置连杆时密贴尖轨不足位移的分布规律、斥离尖轨扳动力幅值和斥离尖轨轮缘槽宽度,研究新型尖轨的转换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牵引点动程增加,新型尖轨斥离时轮缘槽宽度、扳动力和弯曲应力近似呈线性趋势增加;为使轮缘槽宽度满足限值要求,新型尖轨牵引点动程取160 mm时,扳动力峰值小于3.5 kN,与既有转辙机性能匹配良好;在距尖轨尖端2.25~2.85 m位置处设置连杆,能够有效控制新型尖轨密贴时的不足位移,并保证轮缘槽宽度满足要求。新型尖轨参数设计合理,转换特性良好,具备取代既有尖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多机多点牵引道岔同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点牵引且使用外锁闭的大号码道岔的同步转换要求各牵引点转辙机、外锁闭与道岔尖轨充分协调运动,因此,我们根据道岔各牵引点开口准确地计算相应转辙机动程、外锁闭空动程等相关数据,同时改变转辙机起动顺序,作到六点牵引道岔尖轨基本同步运动。  相似文献   

10.
介绍朔黄铁路重载运行对ZYJ7外锁闭道岔的影响,分析道床不稳固、道岔水平轨距不良、尖轨爬行、尖轨翘头、尖轨反弹、尖轨密贴不良、道岔不方正、开程和锁闭量不标准等典型病害形成的原因,总结检查与整治的方法,对提高ZYJ7外锁闭道岔工电联合整治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1前言科吉富道岔是由法国引进的一种高速道岔(简称VPM法岔),它主要由尖轨锁闭检查器、芯轨锁闭检查器、密贴检查器组成。VPM用于高速道岔尖轨处,保证道岔尖轨的纵向伸缩。在道岔表示电路中,串联了VPM的接点,将道岔锁闭信息反馈给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锁闭检查、持续锁闭力强、工作稳定等特点。2小组概况合肥电务段高速道岔联合攻关小组概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液转辙机牵引大号码提速道岔转换卡阻问题,通过分析斥离尖轨卡阻的受力情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场试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ZK4型电空转辙机是借助于压缩空气完成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和表示尖轨位置的快速道岔转换设备,现已成为铁路驼峰编组场转换设备的主要类型,在全路大型编组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设备主要由控制部分、执行部分、表示装置、锁闭机构及其附件等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自上道运用以来,现场使用情况总体良好,但仍会发生由于尖轨伸缩量较大导致的外锁闭装置转换卡阻、部分零部件磨耗量较大和维护工作量较多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适应性及可靠性,减少现场的维护工作量,提出GW-SH型道岔外锁闭装置的结构方案。该装置采用双滑块机构、弹性辊轮结构和减磨措施,在提升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更好的满足高速铁路大号码道岔尖轨较大伸缩量、减少转换卡阻故障以及现场维护工作量等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钩形外锁闭装置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一些诸如转换不畅、卡阻,磨耗严重,适应尖轨窜动性不良等问题.为此研究探讨对既有的外锁闭装置锁闭框组(包括锁闭框、锁闭铁、耐磨板等)进行优化,提高道岔转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及道岔安装装置一直是通过各种金属连接杆件,如尖端杆、密贴调整杆、表示杆等与道岔连接,进而完成对道岔的转换、锁闭和尖轨密贴状态的监督。杆件之间的连接多采用连接销,由于销、孔之间在外力作用下极易产生磨耗,因此,经常出现机械旷动,对道岔的转换、密贴、锁闭等正常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易造成道岔不密贴、无表示,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TB/T3200-2008《铁路道岔密贴检查器》规定了2类道岔密贴检查器。JM-A1参型密贴检查器是一种检查客运专线道岔在2个牵引点之间尖轨或心轨密贴和斥离状态的设备,JM-A型密贴检查器是安装在线路外侧轨枕上检查尖轨密贴和斥离状态的设备。主要阐述这2种设备的外形、结构以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1前言电动转辙机是信号的主要设备,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后转换道岔,改变道岔开通位置,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将道岔锁闭在规定位置,并给出道岔尖轨位置状态。由于机械动作复杂,经常发生故障,返修率较高,大大增大了维修成本。2小组简介牡丹江电务段材料科QC小组概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23日,南京分局京沪线永宁镇车站,由于信号工严重违章,违背“三不动、三不离”电务基本安全制度,违背检修作业的“七严禁”,未登记要点,擅自使用手摇把转换道岔,致使23054次货物列车在通过永宁镇站Ⅱ道14号道岔时,撞击斥离尖轨,进入四股,脱轨颠覆,构成责任行车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20.
道岔终端位置检测装置是道岔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岔安全系统由牵引装置(用于控制)、锁闭装置(用于机械固定)、检测系统(用于位置检测)和信号系统(用于位置报告)组成。此外,还有其他简单装置(如带有旋转信号机的转辙机座),以及用于高速铁路、可配备各种附加设备(如诊断系统)、可进行加密数据传输的高性能系统作为辅助。其中,检测系统包括转辙器尖轨或活动辙叉位置检测装置,以及道岔活动部件后部区域(至固定点)检测装置。道岔活动部件后部区域的检测装置称为道岔终端位置检测装置,其主要任务是在转辙期间识别异物;而尖轨的关键区域通常由转辙机的尖轨锁闭检查触头来检查,这些触头与转辙机锁闭装置协同工作,并通过安全电路与道岔终端位置检测装置配合使用。如果道岔上未装配带有集成式尖轨锁闭检查触头的转辙机,则由道岔终端位置检测装置执行此任务。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道岔终端位置检测装置必须满足道岔活动部件尖端处更精确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