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针对货物列车旅行速度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机务专业角度出发,采取对困难区间进行操纵攻关。优化列车站停作业程序,提高机车质量,提高操纵水平等措施,以提高列车旅行速度,确保运输任务量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据《经济日报》报道,随着2.1万t重载列车在湖东站至柳村站间成功开行,2014年大秦线年运量4.6亿t运输方案拉开帷幕。据介绍,要实现年运量4.6亿t目标,大秦线日运量将达130万t以上,这意味着必须在同等时间内开行数量更多、载重更大的重载列车。作为太原铁路局优化运输组织的一项重要举措,大秦线实施了将单元万吨列车由编组102辆提高到105辆,2万t列车由编组  相似文献   

3.
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列车,采用4台机车分散联挂的形式。湖东编组站重、空车到发场到发线的布置形式应为:2条重车线或2条空车线夹1条机走线为1束,每束到发线和机走线之间沿列车到达方向设置3处9号道岔,咽喉区至腰岔、每处腰岔和相邻的腰岔之间的有效长度为700m。以C76,C80及性能更好的适型车辆检算湖东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达到2800m及以上。现有技术设备的特征、相邻线路技检作业分工方式、2万t重载列车的机车连挂方式、机车运用和组织方式、列车到达均衡程度、列检能力等是影响湖东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优化和合理安排相关线路的行车组织方案,并对现行的技检作业分工方式和机车运用方案进行重新调整。采用重车方向列车在湖东站不换挂机车,各装车点到达湖东站的2万t、1万t列车均在装车地或集结地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查方案。在此条件下,湖东站重车场到发线数量设置为6条基本可以适应远期大秦线运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京沪客运专线的建立,客货运输分线,提升货运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大功率机车牵引万吨单编列车可以提高运能,但京沪线现有站台长度不能满足长大列车的停车要求,组合重载是提高运能的可能方式,多列车连挂运输使得列车的纵向冲动增加。本文以京沪线万吨组合列车(由两列5 000t的单编列车组成)为研究模型,计算分析了多种减压量制动和制动后缓解以及紧急制动车钩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从机车不同步时间对车钩力影响规律,并寻找到常用制动时,制动缓解时,从控机车提前于主控机车4s动作时车钩力较小;紧急制动时,从控机车提前于主控机车1s动作车钩力较合适。主从机车不同步动作对制动距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从运行状态、编组位置、牵引动力、线路状况、车辆技术状态等方面对长春铁路分局2005年管内发生的多起货物列车分离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采取加装锁销防跳装置、提高车辆段修质量和机车操纵水平等措施解决货物列车分离的对策,以确保列车安全和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6.
机车无线同步控制技术对2万t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采用机车无线同步控制技术的2万t重载组合列车(1+2+1),研究其在紧急制动及常用全制动工况下的纵向动力学性能,并提出机车无线同步控制的合理延迟时间。采用自主开发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对单编5千t、单编1万t和2万t组合3种编组方式的重载列车在紧急制动及常用全制动停车工况下的纵向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及比较分析;对主、从控机车采用不同延迟时间的2万t组合重载列车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纵向力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2万t组合重载列车的纵向性能优于同等车辆装备的单编1万t重载列车,但差于单编5千t重载列车;2万t组合重载列车的主、从控机车的延迟时间应在4 s以内,才能满足大秦线重载列车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运输效率,须高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为此,开发了两种分别用于货车和机车的新型自导向转向架。这两各围向架具有显著提高直线高速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速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列车脱轨事故与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脱轨是常见行车惯性事故,与铁路机车工电辆各部门都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列车脱轨事故是由许多部门形成的综合因素所引起的。将列车脱轨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出防止对策初见,建议尽快推广使用沪宁线、京津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中的车辆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货车装载状态监测系统、道岔状态监测系统、轨道动态监测单元、新型轨道检测车等现代化设备,以科技保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中部从控机车车钩和车辆车钩受力测试试验的基础上,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万t重载组合列车中部从控机车车钩纵向力、横向力与车钩偏转角的关系,以及车辆间车钩受力的规律,提出解决中部从控机车轮轨横向力和减小车钩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南宁铁路局将南昆线上行方向品甸至南宁南间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从4580t提升至6000t,标志着南宁局迈入开行重载列车铁路局行列,成为在非重载线路上及既有设备条件下完成重载牵引的铁路局之一。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南昆铁路沿线地区  相似文献   

11.
重载组合列车机车缓冲器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对机车缓冲器可靠运用的要求,应用列车纵向动力学软件建立2万t重载组合列车多质点模型和缓冲器数值模型;按照列车紧急制动、常用制动和长大下坡道区段循环制动3种工况,分析比较机车分别装用DFC—E100缓冲器、MT—2缓冲器和QKX100型弹性胶泥缓冲器以及在列车紧急制动工况条件下改变DFC—E100型缓冲器最大阻抗力、行程和初压力等关键技术参数对2万t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车装用不同型号缓冲器时的列车最大纵向力均在2 200 kN以内,中部机车的最大纵向力未超过1 700 kN;适宜于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机车缓冲器的额定阻抗力、行程和初压力分别为2.25 MN,110 mm以下和150 kN左右。  相似文献   

12.
杨定军 《中国铁路》2001,(10):55-56
介绍了成都铁路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电子安全行车设备-CP-3型列车尾部安全装置,在取消货物列车的守车和运转车长后悬挂在列车尾部替代守车。系统包括安装在列车尾部的主机和安装在机车上的遥控发码盒两部分,具有列车尾部风压反馈及无线电遥测遥控排风等功能和抗干扰强、标准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К.  АЯ  肖杰 《国外内燃机车》1993,(12):9-16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有关长大列车运行安全性的问题。为不同上部建筑的线路提出了侧向力,构架力和垂直力的极限允许值,文内还为一些具体铁路局提出了长大货物列车的合理牵引工况,制动工况以及通过限速点的注意事项,此外,还根据减少对线路作用的要求,提出了长大货物列车通过限制坡道的合理编组方案,其中包括机车在列车中应配置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1月10日DF_(8B)型5378机车(重联DF_(8B)型5415机车)牵引货物列车11012次,现车46辆,计长54.3;总重3 947 t。运行在兰新线哈密至柳园区段的烟墩至山口间的12.5‰的坡道上。本务机车第1、2位轮对发生连续间断性的空转,牵引电动机电流表显示急剧上下跳动,采取回手柄、撒沙措施均无法缓解。机车运行速度持续下降,不能继续维持运行,于13:15停于区  相似文献   

15.
分析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特点,结合大秦线运输增量及2万t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简述解决重载组合列车机车间互联互通的方法,分析机车互联互通后牵引特性、动力学性能、制动性能。采用互联互通技术有效提高了列车编组效率,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2004年以来大秦线开行的5种典型编组方式重载列车,比较了不同编组方式列车纵向力的大小,并分析了列车编组方式对纵向力的影响;同时结合试验数据,对其他关键因素比如Locotrol同步作用时间、机车制动机性能、货车关键技术以及列车操纵方式等对重载列车纵向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减小纵向力的角度提出了3种2万t列车编组方式。试验及运用实践表明:目前我国的货车制动可以满足单元万吨货物列车的制动要求,而对于更大编组的长大列车,宜采用机车动力分散布置的组合列车。组合列车中从控机车的布置位置是影响组合列车制动性能和列车纵向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应对其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大秦铁路重载组合列车采用Locotrol同步控制系统,可使列车头部主控机车与中部从控机车间保持同步操纵。但是在列车缓解过程中,由于全列只有2个机车作为风源对列车管充风,列车前后部制动同步性差,纵向冲动明显,特别是位于列车中部断面的机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纵向力作用的冲击,严重影响重载列车的运行安全。为探究大秦线中部从控机车循环制动中的纵向力演变规律,进行列车在等效坡度、制动初速、缓解初速、制动-缓解初速差和电制力等各种制动调速过程中不同工况下的一系列试验,对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中部机车纵向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针对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性问题,提出了2种改善途径,一是提高钩缓装置的受压稳定性,二是通过优化操纵降低列车纵向冲动。此外,根据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对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在关键区段的实际运行操纵方式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长大坡道循环制动缓解过程中,降低电制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载组合列车中部机车的压钩力。通过利用坡度变化和改变电制力的优化操纵可以降低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冲动。进一步验证了试验分析的结论,为列车操纵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机车的运用效率,必须使列车运行线与机车周转密切协调。在研究机车周转图中,列车运行线组包含的列车对数与机车全周转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单一周转图和分组周转图的铺画条件及综合分号运行图中抽减运行线的方法。为使抽减的一组运行线不至于影响其余运行线的机车周转,被抽减的运行线应当是由1台或1组独立的机车牵引的。这一方法为铺画机车周转良好的列车运行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大秦线开行20 000 t列车,车型以C80型敞车(铝合金、不锈钢、全钢车体)为主,并在湖东站集结编组200辆发往秦皇岛方向。湖东站设置了适应20 000 t列车作业的到发线,为保证列车安全到达预定的目的地,列车在湖东站进行技术作业,如按照常规设置的列车技术检查设施,将不能适应列车技术检查需要,为满足列车编组50辆、100辆、200辆列车日常技术检查,必须研究新型的列车检查安全防护方式及列车地面试风设施,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并为列车检查人员提供安全保证。研究方法:研究到发线中间道岔(腰岔)设置型式,分析站场到发线使用方式及作业流程顺序,根据SS4改、DJ-型机车牵引列车方式,机车进出机务段整备作业程序,新型机车长度;进行模拟不同列车编组方式在到发线上4个分区范围内列车停放位置,研究适应列车日常检查的必要条件,提出可行的新型列车检查设施设置方式。研究结果:适应各种情况下20 000 t列车作业的列车安全检查,选择合理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列车地面试风设备设置方式。研究结论:列检作业线两端设置电动脱轨器,中间腰岔设手动脱轨器,列车试风设备每股道按4段设置轨边试风执行器,同时具有联动试风条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2万t组合列车存在的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通信信号延迟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通信延迟的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列车在12‰长大下坡道循环制动过程中通信延迟对纵向冲动的影响规律和不同机车电制动力下通信延迟对纵向冲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纵向拉钩力和压钩力均随着通信延迟的增大而增大,而且最大压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