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荷日增建二线工程K558 424.26框架桥施工对既有线桥头路基防护方案的优化和比选,确定了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定板加固既有路基的方案,既提高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路基的稳定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邻近既有桥桩进行基坑开挖会对其产生复杂的力学影响,为保证既有桥桩的绝对安全,需研究基坑开挖对桥桩的影响规律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地铁车站施工对邻近轻轨桥墩的变形影响,并提出在施工中加强围护结构及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确保施工和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应重视深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评价,确保基坑施工稳定安全。该文根据土压力理论和工程实践,提出了基本的计算与分析方法及具体的基坑降水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既有运营线下顶推施工是一种常见的施工形式,对于桥幅宽、重量大的大跨度框构桥,顶推施工的难度大、施工技术要求高。文章以黄万铁路大跨度顶进框构桥施工为背景,详细论述了该桥成功顶推的各环节施工措施,包括既有线路加固、路基注浆加固技术、预制基坑滑板的施工细节、油顶选配最大顶力计算及顶进纠偏等措施,这些施工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工程上跨铁路桥需跨越多股铁路,受天河机场限高等因素影响,主桥设计为(86+2×156+86)m预应力连续梁桥。设计中通过增加梁高、调整预应力钢束布置减少梁体残余徐变变形,采用二次张拉竖向钢绞线预应力体系改善主梁腹板抗裂性能。为减小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干扰,采用转体施工方案,转体吨位达15 000 t。邻近铁路的基坑采用隔离桩支护,基坑开挖和桥梁施工各阶段既有铁路路基附加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桥梁承台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紧邻既有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指出铁路路基沉降主要集中在铁路路基下方及靠近开挖面一侧,靠近基坑中部的路基沉降量要大于一侧的沉降量,并提出紧邻铁路基坑的路基防治措施。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排水设计对于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排水工程及水害防治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必须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路基的稳定和良好的路面使用性能。结合黔彭高速公路,介绍了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系统设计和施工要点,与同行探讨,同时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冯国健 《隧道建设》2018,38(1):103-109
邻近既有地铁结构的基坑施工,会引起地铁结构的附加应力及位移,影响其使用功能,威胁结构安全。以广州南站区域地下空间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为背景,为确保紧邻的地铁结构在深大长基坑连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针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及工程难点与风险点,采取分期分区施工、土层加固、设置抗拔桩、隧道正上方抽条开挖、堆载反压及控制施工扰动和加强监测等保护措施,有效控制地铁结构的位移变形,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并通过总结相关经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巫奉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害防治一直是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重要内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与排水设计的合理与否有直接联系,因此,必须完善排水系统确保路基路面的稳定和良好的使用性能,降低和防止路基水毁灾害的发生。本文以巫(巫山)奉(奉节)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系统设计和施工要点。同时,作为一个实用工程,本文中的一些方法和思想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新建地铁站基坑施工与临近既有车站结构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依托深圳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和与其相邻的1号线鲤鱼门车站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分析施工过程中前海湾站新基坑围护结构与鲤鱼门车站既有主体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既有鲤鱼门车站的存在对新基坑的开挖较为有利,可减小鲤鱼门站同侧的桩体变形(24.7%)和钢支撑轴力,使新基坑开挖更偏于安全;而新基坑开挖会使既有车站结构产生位移和一定转动,对既有车站的稳定和安全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当既有线路紧邻基坑时,列车的长期动载作用会引起基坑支护的动力响应,因此按照列车等效静载设计基坑支护的方法难以完全满足紧邻既有线路的基坑施工安全要求。本文依托潍日高速上跨胶济铁路转体桥基坑工程,开展了基坑支护的动力响应测试研究,得到了距离既有线路不同距离下的基坑支护的振动加速度,总结了由列车动载引起的基坑支护振动加速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2.
张金夫  郝小苏  宋林 《隧道建设》2016,36(8):982-987
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沿厦门岛内繁忙干道兴湖路布设,结构形式多样,安全风险较高。对厦门市第二西通道陆域段工程中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深大明挖基坑、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等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1)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埋深小、跨度大、地质软弱、保持地面交通,控制沉降是施工的关键技术所在。从三导洞工况理论分析看,设计支护和开挖方法是合理可行的,施工中还应结合实际优化具体支护参数,注重受力体系转换环节,加强监控量测,用信息化指导施工。2)深大明挖基坑,关键是要确保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受控,结构安全,基坑防水有效,保证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尤其要注重复合地层组合式围护体系的整体稳定。3)隧道上跨既有地铁隧道,施工中要采取防既有地铁轨道上浮的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地铁轨道监控量测,制定好轨道调整预案,保证地铁轨道线型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排水设施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排水工程及水害防治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必须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路基的稳定和良好的路面使用性能。本文结合喀麦隆雅温得-杜阿拉高速公路项目,介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施工要点和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并作简单的施工总结。旨在提高高速公路的排水设施施工质量,同时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强透水地层条件下基坑施工安全,以至喜长江大桥大江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西坝锚碇基础强透水地层施工防渗技术进行研究。锚碇基础采用外径58m、壁厚1.2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加环形钢筋混凝土内衬支护结构。通过建立二维渗流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可知,现场渗流以水平向渗流为主向,高水位下的水力梯度小于中风化岩层临界水力坡降,通过注浆来实现基坑的防渗处理。设置抽水试验确定基坑岩层的渗透系数,设置注浆试验确定注浆孔的布置参数,最后确定基坑的三重防渗设计措施:低压注浆、降水井排水和特殊情况下的施工预案。在三重防渗措施保障下,将基岩平均渗透系数控制在1×10~(~(-5))~10.0×10~(-5) cm/s,锚碇基坑得以顺利安全开挖成型,为大江桥的基础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韦青岑  张俊儒  何基香 《隧道建设》2018,38(6):1014-1021
佛山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张槎站基坑宽50.3 m,深16.9 m,局部位于既有禅西大道桥下(净高仅7 m)。为解决低矮空间下超宽深基坑支护、既有高架桥桩基托换等难题,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1)采用高桩承台桩基托换技术对位于车站中央桥桩进行托换,托换承台高于车站基坑面,基坑内支撑穿过新旧桩基形成对撑,内支撑与新旧桩相对独立; 2)地下连续墙幅宽调整为4 m,采用小型钻机成槽,以改善桥下施工工艺; 3)地下连续墙与两侧既有桩之间增加防塌孔措施; 4)基坑内支撑均采用混凝土支撑并加临时立柱以增加内支撑稳定性。以上措施解决了托换体系与车站基坑相互影响的问题,确保了低矮空间下超宽深基坑施工安全及既有桩基的安全。经数值计算论证、现场施工验证,提出的超宽深基坑内既有高架桥梁桩基托换关键技术是合理、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新建市政立交邻近铁路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S43呼和浩特机场高速公路什不更互通工程为例,对邻近铁路桩基开挖过程中的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周围地表沉降、铁路路基沉降等通过有限元模拟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支护结构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为3.6 mm,距离支护结构5.34 m位置处的地表沉降量最大,其值为5.6 mm;新建市政立交施工引发的铁路路基最大累计变形均发生在靠近主线主墩位置附近,竖向沉降最大值为-3.07 mm,各测点的最大变形量均小于路基变形预警值。基坑支护结构强度较大时会使既有铁路路基发生轻微隆起,但随着支护结构的拆除,基坑周围土体向内部卸荷,路基仍以沉降为主。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城市地铁的建设中,浅层盾构穿越铁路的施工经验,在防止既有铁路轨道的沉降、维护线路的几何状态、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做好既有铁路路基边坡稳定和行车安全施工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结果表明,隧道开挖穿越铁路时,通过采取可靠的土体改良、路基加固、盾构机的超前钻进打眼注浆、减缓推进速度、调整优化掘进参数等措施,盾构法完全能够满足浅层隧道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建道路路基填筑后,使上跨桥桥墩埋置于路基边坡中,桥墩因承受不平衡土压力的作用而产生附加的桥墩内力及变形,这将给桥梁安全和正常使用带来隐患。文章通过工程实例,根据新建道路路基与既有上跨桥下部结构的空间关系特点,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既有上跨桥下部结构的变形规律,评价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未采取桥墩保护措施的条件下,新填筑路基对上跨桥桥墩结构安全影响较大,并针对性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护筒保护的桥墩保护措施。该项目可为类似工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一统 《中外公路》2006,26(4):34-36
由于软基工程地质条件差,路基填筑超过一定高度时,施工填筑期的稳定安全是路基工程的核心问题,必须合理地控制填筑速度,确保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满足要求。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设置观测仪器的方法观测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对数据整理、分析,科学有效地对软基路基施工进行了监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广州DEH高速公路路基发生塌陷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路堤底部地表存在软弱土层,以及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选型不当,是导致路基产生过大变形和路堤整体安全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模拟开挖施工工况的简化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软土地基管道基坑工程开挖引起邻近公路路基变形问题的认识,为今后类似涉路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