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方交会高程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测量高差较大的点位高程时,通常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或全站仪自带的悬高测量法,但需要将棱镜准确安置在高程待求点上(如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或安置在通过高程待求点的铅垂线下方(如悬高测量)。有些时候高程待求点的铅垂线上难以准确安置棱镜(如烟囱顶部),给以上两种方法的应用带来了困难。介绍一种不用在未知点上安置棱镜,类似于前方交会形式测定点高程的方法,主要内容有:基本原理的推导、精度分析、应用范围、施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悬点高度测量与放样的原理、精度分析及其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CPⅢ测量有关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客运专线铺轨控制网CPIII的测量实践基础上,依据最新技术规范和国内外研究资料,对CPIII测量的有关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稳健估计在CPII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悬灌梁CPIII测量技术.这对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的施工控制测量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架设差分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结构,介绍了差分测量方法的整体思路和原理以严格同步对向观测和跨越四边形的观测路线建立高精度跨河高程控制,以差分方法(实时改正大气垂直折光)提高单向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该方法使主跨960 m的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定位达到相对高差3 mm(跨中1/2点处)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悬高测量的基本原理,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竖井联系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在地铁竖井联系测量中采用悬镜照准标志并结合后方交会法。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原有方法(双井定向联系测量)与悬镜法结合后方交会的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丝加可旋转棱镜的悬镜法进行竖井联系测量,不仅操作上更加简单,且点位精度比常规导线法点位精度提高近3倍,使联系测量点位精度大大提高;地上联系测量采用后方交会,每个投点保证被观测3次,大大提高联系测量的投点精度,保证了每个投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1 mm;减小了对施工进程的干扰,有力保证了各施工环节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跨河高程测量是跨江桥梁或越江隧道建设必须依赖的基础测绘工作,传统的跨河高程测量方法存在着作业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采用跳板法实现跨河高程测量的思想.介绍了跳板法跨河高程测量的过程,分析了跳板法跨河高程测量的误差,找出了影响跨河高程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8.
实时悬点高度测量与放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悬点高度测量与放样的原理、精度分析及其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点研究地铁隧道控制测量中的竖井联系测量,通过在地铁竖井联系测量中首次采用悬镜法并结合后方交会法的实施,从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得到精度更高的联系测量点位精度。进而研究寻找出一套操作简单、高精度、切实可行的地铁竖井联系测量的方法,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桥梁悬拼施工过程中各块箱梁平面和标高的测量控制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悬臂的挠度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11.
12.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7.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把它和其它AutoCAD二次开发方法进行了此较和分析.用编程实践的方法给出了C#结合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进行的二次开发在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