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基于MATLAB/RTW/xPC的汽车半主动悬架实时仿真环境,该仿真环境采用宿主机/目标机双机仿真模式,可以实现车身加速度等信号的实时跟踪,同时能实现系统参数的在线调试。可以调试的参数有:车辆行驶工况参数、悬架系统参数及模糊控制器参数。基于该方法,可以分析行驶工况和悬架系统参数对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同时能为测试控制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敏度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避免频繁驱动控制操作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应不同驾驶工况的参数动态门限值算法,设计了汽车附加横摆力矩滑模控制策略和驱动力矩二次规划优化分配控制策略,并进行了角阶跃输入工况和双正弦输入工况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汽车的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在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前提下,使质心侧偏角与理想值偏差减小了3.6%以上,轮胎附着利用率减少19.5%以上,有效地降低了轮胎附着利用率,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计及行驶工况影响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小行驶工况波动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引入行驶工况比例系数。应用遗传优化算法,以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为优化目标,在不同比例系数的行驶工况下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总结了行驶工况比例系数与控制策略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行驶工况的比例系数进行识别,建立了一个计及行驶工况影响的混合动力汽车智能控制策略。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减小了行驶工况波动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都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开始引进港口专用车,其行驶条件较好,通常是在低速大载荷工况下运行.通常情况下,车轮在小载荷高速工况下运行,其主要的失效属于高周疲劳损坏,而在低速大载荷工况下,可按低周疲劳计算不同车速下的极限载荷.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高速工况下低附着系数复杂路面上转向和行驶稳定性等难以控制的问题,建立了6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基础上,设计了前轮主动转向控制器,并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在兼顾路径跟踪精度和行驶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使车辆在中低速下路径跟踪达到最佳状态,在较高车速下加入侧偏角软约束,以保证跟踪精度和行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保证车辆在冰雪路面高速行驶时具备一定的转向精度和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 (Monte Carlo Tree Search,MCTS) 和启发式方法 (Heuristic Method, HM)的多参数运行工况高效构建方法。根据工况质量要求,选取表征行驶工况特征的速度、加速度和坡度参数相关指标,设计工况的目标函数;改进多个启发式方法,确保被作用后的工况序列仍可满足行驶工况动态转移特性;采用MCTS选择更适合的启发式方法,进而高效地收敛至多参数目标行驶工况。基于重型汽车实际采集的试验数据,多次分析结果表明,生成的多参数行驶工况所有特征指标相对偏差均可保持在设定阈值以内,表明生成工况与原始数据特征具备一致性;相比于纯随机启发式方法,该方法能快速构建多参数期望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7.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提高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整车经济性,考虑到影响整车经济性的2个主要因素——行驶工况和行驶里程,提出了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为减小车辆行驶工况的影响,应用模糊欧几里德贴近度方法,建立了基于典型循环工况的车辆行驶工况识别控制策略;为减小车辆行驶里程的影响,应用模糊识别的方法,建立了以车辆行驶里程和车辆启动时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为输入,行驶里程模式为输出的车辆里程模式识别控制策略;最后对整车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行驶里程的新欧洲行驶循环(NEDC)工况下,与定参数能量管理策略相比,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可以降低整车等效百公里油耗5%以上,从而提高了PHEV的整车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研究半挂汽车列车弯道行驶横向稳定性,运用动力学理论以及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具有21自由度的半挂汽车列车虚拟样机,通过将稳态转向试验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所得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所得曲线相比较进行仿真模型的校验,分析了半挂汽车列车在弯道行驶极限工况下有关参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并分析极限工况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LQR的汽车横摆力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极限工况稳定性控制问题,论文基于最优控制理论LQR进行了汽车横摆力矩控制研究.建立了整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LQR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算法.为了提高制动稳定性,相对于传统单轮制动研究了单侧两轮附加横摆力矩分配方法.最后选择增幅正弦转向低附着路面行驶工况对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汽车极限工况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哈尔滨市乘用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PS设备对哈尔滨主城区运行的乘用车工况数据进行了测试,将采集到的车速数据曲线分割为多个短行程片段,提取了片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11个工况特征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特征参数进行了降维和分类处理。利用相关系数提取了代表性行驶工况片段,进而构建了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市主城区乘用车典型行驶工况,并与NEDC和Japan10-15乘用车道路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城区乘用车工况的平均车速为15 km/h,低于NEDC和Japan10-15乘用车行驶工况;加速、减速特征参数比例分别为33.57%和29.70%,高于NEDC和Japan10-15乘用车行驶工况的相关参数;现有的欧洲和日本道路工况参数与构建的哈尔滨市城区乘用车行驶工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利用基于运行数据构建的行驶工况可以更好地反映地方乘用车的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讲述了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接着通过分析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国外专用汽车发展所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见解和趋势判断,以期为专用汽车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胡璐 《专用汽车》2010,(10):44-47
运用反映集聚程度的四种指标对2009年中国机动车合格证统计的专用汽车数据进行量化,从而对我国专用汽车产品的地区集聚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结论,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地区集聚,但集聚程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陈琛  黄闯  张超 《专用汽车》2012,(2):84-87
根据汽车理论及某些专用汽车的作业特点,以高压清洗车为例,分析了专用汽车上装传动系统充分利用汽车后备功率的可行性,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将配备副发动机的上装传动系统与充分利用后备功率的专用汽车上装传动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较详细介绍国内专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检测情况,分析国家政策对专用车发展的影响,并对以后专用汽车的发展进行预测,提出发展专用汽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轮式装甲车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及总线技术发展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参考民用车辆的CAN总线设计方法,完成了轮式装甲车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并对网络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性能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Pro/Engineer参数化建模的动态模拟为理论基础,提出并解决了专用车设计中悬挂系统动态仿真的课题,为优化专用汽车改装设计的整体布置,建立模拟运动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UG软件为平台,进行了面向大规模定制专用车配置设计系统的原型开发,分析了专用车配置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介绍了菜单设计和对话框设计,最后给出了自卸车举升机构配置设计功能模块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专用汽车车架总成局部的疲劳裂纹、磨损松旷的问题,进行焊接维修,消除了车架总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问题,延长了专用汽车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天线平台专用拖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模型对天线平台变形进行静态分析,针对变形过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该系列专用拖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款专门用于专用汽车企业进行订单设计和新产品研发的专用汽车参数化设计系统。在PLM平台上,以模块化和参数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以销售订单作为驱动,以订单BOM为主线,根据销售订单的参数进行公式计算,完成订单的技术设计,实现订单BOM的自动生成及订单质量的自动计算,为专用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环境下的订单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