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郭峰 《水运管理》1997,(8):24-29,23
目前,部分委托方拖欠船舶代理人费用的情况,主要包括船舶开航后船舶代理人仍未收到委托方汇付的备用金或收到的备用金不足。未收到备用金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委托方根本就没有将款汇出,即便其提供银行汇款单也并不可信;另一可能是确已将款汇出,但由于汇出时间较晚或银行问题使汇款未能及时到帐。在船舶开航前尚未收到备用金或备用金不足的情况下,船舶代理人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维护本公司利益,防止将来欠款收不到;而另一方面在当前激烈的船代市场竞争下,船舶代理人又要和委托方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便将来有更多的船舶委托其做代理。除了通过各种手段查询委托方是否确实将款汇出外,船舶代理人很难对委托方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且目前许多是由国外二代理转委托国内船舶代理人作为代理的。在有过几个航次委托后,船舶代理人无法辨别其商业信誉,导致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先行安排船舶开航,所有费用最终却无法收到。而此时委托方可能已无影无踪或对欠款虽然承认但因奈他无何而一拖再拖或者拒绝支付。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在即,入世后船舶代理市场将最先受到冲击。目前,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已形成300多家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并举、竞争的局面,年市场容量约10亿元人民币。国外航运业也纷纷要求在中国设立船代机构,这将对国内船舶代理企业形成新的竞争压力。顺应形势,适者生存,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于2001年6月8日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航运业迎接入世挑战的重大举措,是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将为维护船代企业利益,保护企业正当权益,加强企业间联系,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船代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出力。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府对船代企业的管理将进入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并重的新阶段。 《浅谈中国船舶代理制度》一文对中国船舶代理制度的构成、特点及业务范围作了详尽阐述,并介绍了中国船代协会的12大职责,相信对业内人士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事船舶保险的公司、保赔协会、保险经纪人和代理人、海事律师行、各种理算机构、各种公正检验机构等会逐步增多,损坏检验和修理监修的工作大量增加,外国的知名公正行也肯定要打入中国市场.我们应该尽快地提高验船师在公正检验方面的技术和素质,以便和国际水平接轨,迎接竞争和挑战.本人在香港从事过几年船舶损坏公正检验,在此谈点代表保险公司作船舶损坏检验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13,(2):I0046-I004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事局,各直属海事局:为规范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查验和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等船舶进出港许可业务代理行为,强化代理人(包括代理机构和个人代理)的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维护水上安全形势稳定,更好地服务航运经济发展,现就船舶进出港许可业务代理诚信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合一起业务纠纷的处理分析船舶代理人的职责,并提出船舶代理人规避风险与损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货到卸货港后通常由船舶代理人代承运人进行货物的交付,因此有论者认为船舶代理人在承运人授权下无单放货时,其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而应该由承运人承担。本文在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船舶代理人仍然需要承担无单放货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代协会山东办事处9月16日在青岛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山东办事处是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的分支机构,受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的领导,及山东交通厅港航局的业务指导,在山东地区的政府主管部门与船舶代理企业间起桥梁、纽带作用。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船代、企业和无船承运人行业的有关规定,帮助提高会员单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会员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加强会员间交流;开展与国际同行业间的互访合作,维护船代行业的共同利益;接受政府委托参与行业重大问题研讨,提出解决方案;促进船代行业和船承运人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玉  曹胜家 《江苏船舶》2005,22(6):40-4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海运服务业的开放做出承诺,船舶代理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培养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船舶代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度创新、战略联盟、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将成为船舶代理企业迎接挑战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各沿海主要港口船舶代理企业2017年12月份的各类统计数据显示,参加数据统计分析的14家会员单位中,船舶代理艘次14家企业环比均为正增长,占100.00%;船舶代理吨位10家企业环比为正增长,占71.43%;4家企业同比为负增长,占28.57%。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务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取消了交通运输部负责实施的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审批,取消了经营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准入条件.为更好地理解政策,阐述我国国际船舶代理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上述决定对国际船舶代理市场的影响,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的建议:建立国际船舶代理企业信息统计制度;建立中外合资国际船舶代理企业备案制度;建立违法违规经营查处制度;建立国际船舶代理企业星级评定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朱家麟 《水运管理》1994,(2):11-14,10
对船舶货运业务代理开放的若干问题探讨朱家麟在船务代理的业务范围内,有一项重要的项目,即船舶货运业务代理。这项业务活动关系到港口生产组织,又直接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货运质量,因而为水路货物运输有关的各当事人所重视。最近,水路货运代理和船务代理已经开放...  相似文献   

12.
王学锋 《水运管理》2001,(12):39-40
近几年,我国的国际船舶代理行业正在逐步、有序地开放。国际船舶代理业务也从过去由中国外轮代理公司独家经营发展到目前在各个港口均有多家船代公司、少数港口甚至有十多家船代公司经营的格局。由于国际船舶代理市场出现了竞争的局面,使得经营者──各个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和消费者──主要是各个船公司,对现有的国际船舶代理费收的规定提出了质疑。政府主管部门也认为,目前对现有国际船舶代理价格由国家定价的机制有进行调整的必要,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船舶代理市场的需要。当然,这样的调整符合国家有关价格机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实施,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船舶代理业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原船代费收项目和标准已与当前的市场形势和管理需要不相适应。中国船舶代理行业协会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和支持下,对船代费收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组织业内专家研讨测算后,推出“航行国际航线船舶代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加入WTO后,服务性行业开放所带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航运、空运、陆路运输代理业的竞争更是不可避免。而运输代理业在对外贸易物资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一个令委托人满意的代理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为使从事代理行业的人们尽快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进一步掌握行业知识,本刊自此期始特辟“船代点击”专栏,将陆续刊登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编者  相似文献   

15.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船舶代理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一帆 《水运管理》2006,28(5):22-27
阐述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不仅大大提高了海上安全管理的效能,其商务应用还将使船舶代理人得以有效监控船舶动态,从而全方位地改进传统的船舶代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外轮代理事业从50年代开始,一直至80年代初,还是外代一统船舶代理、外运一统货运代理的局面。80年代中期,独家垄断的局面被打破。90年代,国内代理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代理市场的全面开放为期不...  相似文献   

17.
潘全胜 《水运管理》2010,32(1):24-26
为防止船舶港口使费账单错误的发生,从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经营人的角度出发,结合港口使费账单的结构,分析港口使费账单常见错误,并提出预防对策:加强对船舶代理的选用和管理;提供正确的船舶资料;了解港口最新使费费率及相关规定;要求船员严格审签单据;与船舶代理商定兑换率;只接受附有原始单据的费用。  相似文献   

18.
江华  黄燕品 《世界海运》1998,21(3):37-39
备用金拖欠是目前船舶代理中的一个严重现象,作为代理方,船舶代理公司如何才能有癣地解决备用金的拖欠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各种代理方式备用金拖欠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进一步探讨有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船检大军面临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2,(12):36-38
2002年11月21日,武昌.中国海事局和中国各级船检要员共80多人齐聚一堂,就如何做好船舶检验工作,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共商大计.在这次全国船检会议上,中国海事局通报了2002年船舶检验质量检查情况,为下一步工作确立了重点.  相似文献   

20.
船舶市场     
《水运文献信息》2005,(12):32-32
劳氏船级社:2010年全球支线集装箱船缺1900艘;集装箱船运力增长已成定局;2009年全球20强集装箱运力将达1000万TEU;中国成为挪威船舶进口第二大来源地;克里帕集团积极扩大散货船队;韩进海运筹划大规模扩张船队;中国国际船舶代理达1100多家;南京欲建亚洲船用设备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