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库岸路基受塌岸影响极易发生路基沉陷、坍塌、失稳等灾害,水库塌岸的问题日渐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灾害。以白鹤滩水库沿岸新建的高速公路为例,选取典型的塌岸路段,基于相关的项目资料和工程类比法,采用两段法对塌岸范围进行预测后,对库水位涨落工况下的公路路基边坡塌岸发生前后的渗流稳定性及滑移面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塌岸后的路基边坡稳定性对库水位涨落条件更加敏感,同时边坡潜在滑移面范围会有所扩大,并会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研究为库区岸坡路基的设计和运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三峡库区典型的土质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GeoStudio软件对库区岸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水库蓄水期间,水位由175 m降落到145 m的工况下,岸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变化趋势,研究土质岸坡稳定性劣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降落期间,随着渗透系数的减小,土质岸坡稳定系数下降得越快,且岸坡稳定系数曲线有相似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库区典型的土质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GeoStudio软件对库区岸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水库蓄水期间,水位由175 m降落到145 m的工况下,岸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变化趋势,研究土质岸坡稳定性劣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降落期间,随着渗透系数的减小,土质岸坡稳定系数下降得越快,且岸坡稳定系数曲线有相似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蓄水诱发神女溪岸坡破坏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列举出诱发巫山神女溪滑坡的因素,从而分析巫山神女溪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位变动诱发库岸滑坡的机理,研究其破坏形成机制是防治库岸滑坡的核心.简述在库水位变化情况下,岸坡库水间相互作用及其岸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314国道布伦口水库段公路改线工程,对水库塌岸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现场具体条件,提出了库岸区防护范围及防护措施:路基采取设置路肩墙、路堑边坡采用不同坡率及浆砌片石等,施工实践证明采用措施是合理的,为其它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水库蓄水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库岸再造危及库区公路安全时,应对库岸或路基进行防护加固。在研究三峡、水口等水库塌岸历史、现状及预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岩质、土质和岩土混合岸坡的破坏方式、库岸再造类型,认为路基或库岸防护设计应遵循滑坡与塌岸综合治理、库岸防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分时期分段落分水位区防护等原则。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库岸地质结构及库岸再造类型中采用的防护措施,研究了砌石坡式防护、防护林带、格构锚固、挡土墙、抗滑桩、喷锚等工程防护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前抗滑桩己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库岸坡,如三峡库区内的岸坡的治理工程中。但是由于实际工程中抗滑桩大都是在枯水季节,低水位时施工成桩的,因此在库水从高水位到低水位变化的过程中,桩体无形中对坡体内地下水的流动形成了阻渗作用,这必定对治理工程的安全性评价产生影响。文中通过定量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不考虑桩体渗透性的计算方法将低估抗滑桩治理工程的安全性,使设计偏于保守,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埋入式抗滑桩由于其桩顶部分是土体,相对的增大了抗滑桩所处断面处的渗透性,因此在保证治理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埋入式抗滑桩将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8.
遵循"填土造地"与"岸坡防护"有机结合的原则,探索考虑造地功能的水库岸坡防护技术,对于美化、完善城市功能、适当增加城市用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三峡库区巫山宁江岛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提出了考虑造地功能的水库岸坡防护技术,为"基础处理及抛石护脚+堆石坝+碾压回填土+坡面防护+重力式挡土墙",进行了不同工况的稳定性分析,发现将"自重+库水位从175~145 m降落"工况作为防护工程控制工况是合理的;详细论述了防护工程设计方案的分项设计;探讨了此类工程建设中填土压实质量控制问题,指出边坡表层3 m左右区域通常是欠压实区,在水位降落期间存在局部滑塌、坍塌破坏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护坡结构及马道开裂的注浆处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库岸不断的坍塌破坏.由于坍岸具有短时性、突发性、剧烈性等特点,对库区沿岸的危害特别大.笔者通过对水库再造机理的研究,分析了水库坍岸的致灾因子及其作用.提出了防治水库坍岸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地下水的动态作用机理,以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5种工况下库水位升降速率及不同渗透系数下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暂态渗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内地下水渗流浸润线受水位升降速率与坡体渗透系数的共同影响;库水位上升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大于1×10-4 m/s,且水位上升速率小于渗透系数时,滑坡体表现为蓄水同步型.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小于1×10-6 m/s时,库水位发生骤降;渗透系数介于1×10-4~1×10-5 m/s之间时,库水位表现为缓降;渗透系数大于1×10-4 m/s时,渗流浸润线与库水位保持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11.
库岸坍塌是一种地质灾害,极大地威胁着库岸人民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同时也影响着水库库容。介绍了现有常用的一些塌岸预测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宜性做出了总结。总结的塌岸预测方法有:佐洛塔廖夫为代表的条件类比图解法、康德拉捷夫为代表的数学分析法、平衡剖面法、动力法、徐瑞春的塌岸预测图解的若干修正、超前信息法、数值模拟法等。在工程具体应用中,结合山区水库的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选用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阻率成像技术在土石坝渗漏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能较准确诊断土石坝渗漏部位,基于介质电阻率参数对水较为敏感这一特性,将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大林病险水库土石坝渗漏的诊断测试中,查明了扩建坝体黏土斜墙331.50 m高程以上部分坝体及左岸岩体中存在的渗漏通道,同时原均质土坝在高程329.0 m以上的近右坝肩存在渗漏隐患。依据诊断结果提出了该病险水库加固设计方案中需将331.50 m以上坝体挖除、防渗帷幕向左岸延伸61 m以及置换原均质土坝在高程329.0m以上的近右坝肩部分坝体等建议。为保证大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蓄水完成后,库岸路基安全问题存在的风险不仅对公路设计、施工及运营的潜在威胁大.且后果严重;而现有库岸路基安全风险尚缺乏系统研究。从风险分析角度,展开对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研究。通过对库岸路基各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库岸路基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路基是线形工程,监测点空间分布广且分散特点,确定了库岸路基健康监测重点内容、指标;建立了基于GPRS数据传输的山区库岸路基远程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库岸路基安全监测数据的无线远程传输,可掌握路基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路基病害,为公路施工决策和安全运营、路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库地区路基断面设计与防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水库路基时,应根据水库的运行特点,考虑库水浸泡、渗透、水位升降、波浪侵袭、水流冲刷、库岸坍塌、水库淤积和地下水壅升引起的湿陷等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造成库区路基病害的原因,从填土造地、渗透稳定、滑坡治理、塌岸防护等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出发,探讨了库区新建路基和改造路基的形式及构造。研究了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路基断面形式、防渗设施布置形式以及路基填料等在不同水位差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对澜沧江橄榄坝河岸坍塌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河岸治理应以控制落水期中水流向为主, 综合考虑航运、防洪、护岸等因素.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 根据治理原则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