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混沌振动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提出了一套有效识别混沌的步骤和方法,并利用其对某型隔振装置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了识别,从而判断该系统处于混沌运动状态.由于实测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的干扰,所以先应用小波方法对信号进行消噪,然后对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相空间重构、计算混沌测度等,实现了对混沌信号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小波分析的暂态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小波分析方法的特殊性,需要对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多小波去噪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文中介绍了多小波理论,选用GHM多小波,采用了4种预处理方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分析了基于这4种方法进行信号去噪的结果,并与单小波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将比较结果应用于检测系统输出电压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小波变换方法对暂态信号去噪比用单小波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工程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小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小波 富里叶综合分析方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 从爆破振动测试信号中分离出真实的振动信号, 并对爆破振动信号的频率特征进行精细地分析. 从而为在爆破振动安全规程中引入速度 频率准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工程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小波-富里叶综合分析方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从爆破振动测试信号中分离出真实的振动信号,并对爆破振动信号的频率特征进行精细地分析,从而为在爆破振动安全规程中引入速度-频率准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分析的车轮六分力信号的去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小波分析去噪的原理,分析了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小波系数尺度相关法和阈值法3种信号处理方法的特点,详述了利用阈值法处理信号时选择小波基、确定分解层、阈值处理和信号重构的方法。利用Matlab的小波分析工具箱对车轮纵向力信号进行去噪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小波分析能很好的区分信号里的突变信号与多余的噪声,通过小波重构得到去噪后的车轮分向力突变的信号。本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波分析在地质雷达数据去噪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雷达广泛运用于公路建设和检测中,而传统的滤波去噪方法已不能满足数据处理的运用要求.通过运用小波与小波包分析进行数据处理,能够取的良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广泛运用于公路建设和检测中,而传统的滤波去噪方法已不能满足数据处理的运用要求.通过运用小波与小波包分析进行数据处理,能够取的良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8.
与傅里叶变换相比,小波包变换能够反映地震波的时域和频域局部化特性,因此,引入小波包分析方法进行地震动响应信号的分析.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黄土边坡的动力失稳过程,分析了峰值加速度PGA及加速度放大系数AFA的放大效应,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加速度信号的小波包变换.研究表明:PGA和AFA的放大效应与边坡的变形损伤累积息息相关;边坡动力失稳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震波的低频部分(0.1~12.51 Hz),而且随着边坡的损伤累积,第一频段(0.1~6.25 Hz)的能量占比E1和第二频段(6.26~12.51 Hz)的能量占比E2的高程规律会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土边坡的地震失稳过程可以划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小变形和大变形失稳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限阈值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同时能够很好地重构信号、文中提出了平均阈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波包手去噪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平均小波包去噪是一种有铲的去噪方法,其效果优于小波去噪。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沌信号和噪声频谱互相重叠,传统方法难以实现有效滤波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去噪方法.该方法采用参数加权法构造信号,将小波分解系数进行阈值处理,通过循环迭代,利用序列中包含的有效信息,将有用信号提取出来.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小波变换去噪方法改善了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采集仪器低频噪声、环境背景信号、人为处理误差及初始加速度等的影响,由地震加速度记录积分得到的地震波位移时程曲线会出现严重的零线漂移现象.因此,在结构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中,加速度记录需要进行校正.作者在Wilson校正处理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波基线漂移的处理方法,改善了加速度记录的积分性质,保证了由加速度积分得到的速度和位移时程终点均为零,并保持了地震波加速度的峰值、持时、频谱等特性.通过在实际工程的应用,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本征模函数的高速磁浮线路不平顺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磁浮线路的不平顺程度,对实测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发现导向系统纵向振动加速度信号对磁浮线路不平顺长波最敏感.通过对导向系统纵向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Hilbert-Huang变换,提取对应长波频率的本征模函数,求得频率族的包络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提取了不平顺长波.用该方法分析磁浮列车以430 km/h运行时的实测数据,得到的磁浮线路长波不平顺信号与采用大地测量法测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光纤测振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振动加速度的新型传感器结构。讨论了其原理、结构、参数的选择。针对微弱信号检测的特殊性,提出采用参考通道,并应用相关原理处理信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信号控制器的信号灯故障检测不准确的问题而设计的信号灯终端光反馈故障检测系统,主要采用信号灯终端光反馈、光纤传输和光电转换技术,将信号灯的输出状态直接反馈到信号控制器,实现对信号灯故障的可靠检测。通过信号控制器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并利用数字化传送,具有纠错、容错的功能,实现了对信号灯运行状态的准确、可靠检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电机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有效性,提出了一种故障特征提取与强化的新方法.即在对所采集的交流电机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之后,用盲源分离方法进行独立振动源的分离,然后采用小波包分析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特征频带的简化及特征强化处理,特征强化后的数据作为交流电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该方法通过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离,能够分离出混合信号中的独立振动源,提高了故障特征提取的正确率和准确度;通过对特征频带化简,减少了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进而简化了模型的结构;特征强化使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识别故障状态.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和受电弓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弓网之间的动态接触又是保证电力机车良好受流的关键条件,所以寻求良好的弓网关系是铁路供电系统设计的一个重点.考虑到目前弓网接触力大多采用接触式检测手段,对于非接触检测的研究方法较少,故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算法检测弓网接触力的新方法.简化受电弓弓头结构,分析了弓网接触力与弓头位移之间的关系,建立弓网接触力计算模型;并在弓网混合模拟试验台进行地面验证实验:首先,利用图像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标记点的目标跟踪与特征提取;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得到的位移信息进一步分析得到弓头加速度等信息,修正得到加速度信号;最后,对经过惯性力和阻尼力修正后的接触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图像处理检测得到的弓头位移最大测量误差仅为1.3 mm,精度较高;同时检测得到的弓网动态接触力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46%、5.15%和4.58%,测量误差较小.结果证实此方法检测弓网接触力是可行的,且检测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S车辆定位信息的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斌  马林  蔡润林 《城市交通》2009,7(1):66-71,81
为得到车辆在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的瞬时延误,根据车辆在交叉口的运行特征,利用GPS车辆定位信息,提出了交叉口车辆延误3种指标的计算方法。为确定加速度临界点,探讨了两种车辆延误的计算方法:加速度临界值过滤法和非线性拟合~局部最优解法。这两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车辆加速和减速等运动过程,并有效地寻找交通流特征曲线的拐点,从而计算车辆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最后,通过实际数据对两种算法进行了验证。通过比较分析,从算法的简便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层面分别得出结论,结果表明,非线性拟合一局部最优解法比加速度临界值过滤法平稳,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关恺 《交通标准化》2014,(16):47-50
道路检测技术是关系着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地质雷达检测系统因具有众多优点,而在现阶段的道路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某一级公路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意义、工作原理、所用仪器及数据分析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推广该技术在道路质量控制及其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适应性卡尔曼滤波算法在汽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行驶系间隙与制动性能一体化检测中,为保证检测数据的高精度,单纯从硬件角度出发考虑构成高信噪比的检测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对动态数据的处理。我们可采用动态数据在线处理的适应性卡尔曼滤波算法,从而在测量值的基础上获得信息信号的最优线性估值,进一步提高信噪比。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机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机理。利用LabVIEW软件和相关硬件,设计了一种机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结合某一型号机车轮对,利用CompactDAQ和NI9233加速度采集模块采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根据滚动轴承机理,振动信号包含滚动轴承故障信息。因此,运用小波变换函数,对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处理,获取有用的故障特征信息,进而确定故障类型。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准确地找到故障频率,对于机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