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结合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机电装修工程机电5标项目实际,针对BIM技术进行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深化设计问题,在实施流程、各阶段实施要点、成果输出、二维和三维管综的比较、机电工程BIM应用特点层面积极探索运用BIM技术进行机电管综深化设计的途径及经验,并总结出一套可以推广复制的标准实施方法,可操作且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地铁安装中引入BIM技术,将二维设计图整合成三维立体图像,并且直观地对原管线综合设计部分进行分析与优化;通过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石龙路站、大连地铁1号线春光街站中建立BIM模型,有效解决综合管线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综合管线在地铁出入口位置难以精确定位这一技术难题,开展了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工艺优化方法的研究。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进行可视化仿真,得到优化后的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施工工艺,并依此工艺在梁溪站进行施工。结果表明,采用BIM技术对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可显著提高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的施工质量,同时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在地铁工程的应用仅局限于三维建模、管道综合和4D施工模拟等方面,在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方面尚无成熟的范例和工程经验可供借鉴,因此,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及结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协同设计方法,采用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研究基于BIM协同设计模型的地铁车站结构计算模型建模方法,创建地铁车站BIM结构计算模型,并将结构计算模型导入Midas gen,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成结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供采用BIM技术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与配合施工的经验,基于三维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构建了由逻辑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组成的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应用表明,所构建的解决方案可行、有效,为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是地铁车辆段管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室内综合管线设计主要基于二维图纸。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手段,将三维设计引入地铁车辆段室内综合管线设计,旨在从设计上避免管线差、错、碰、漏等现象发生,阐述了三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了室内综合管线的三维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铁路信号设计采用传统二维设计方式容易出现"错、漏、碰、缺"等问题。利用BIM技术建立信息化模型库,实现信号专业的碰撞检查及设计合理性检查。分析信号专业传统二维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实现三维可视化和精确定位、实现碰撞、遮挡综合检查以及管线径路合理布置方面验证采用BIM技术可展现信号设计优势;从交付成果可视化和碰撞、遮挡综合检查方面分析BIM技术在信号工程设计中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已成趋势,综合性交通枢纽越来越多。在设计中,交通枢纽建筑具有功能多样、专业繁多、接口复杂的特点,为保证其不同空间效果和功能使用要求,综合管线设计越来越重要。从综合管线设计原则出发,结合京张高铁清河站管线综合设计实例,阐述综合管线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和重难点。并以BIM技术在碰撞检查、验证复杂空间、解决净高、优化设计、三维交底5个方面的优势,分析BIM辅助设计的必要性。最终说明综合管线排布可以保证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并从工序上指导施工:通过BIM技术深化设计,对提高设计准确性,提升管线施工效率和安装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为综合交通枢纽管线综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动车段所工程建设中,因二维设计与施工现场情况冲突造成较多返工情况.改变传统二维设计工作模式,开展基于BIM的动车段所三维协同深化设计应用研究,规范BIM深化设计流程与方法.以南通动车所项目为例,重点对BIM在综合管线碰撞优化、工艺方案模拟优化、专业间接口深化设计、预留孔洞深化设计、正向设计探索、BIM+GIS可视化施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BIM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分析轨道交通行业建筑设计特点,探讨如何将BIM技术应用到地铁车站的设计和建设中,阐述各专业之间三维协同设计模式的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11.
地铁结合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立体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地铁目前已经成为各大城市轨道交通不可或缺的交通形式,伴随着地铁线网的延伸,地铁同国铁、高铁、公路、航空等交通模式的联系也愈发密切,有必要对地铁与高铁车站及各种交通模式的接驳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区域交通枢纽的立体化发展更加理性和合理化。研究结论:本文以笔者参与设计的实际工程———地铁太原南站为例,阐述了地铁车站与高铁车站交通组织流线采用地下中央换乘大厅集中进行换乘,使高铁、地铁、停车、商业、广场各流线之间畅通无阻,同时对地铁穿越太原南站地下工程区间特殊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建议该段采用盾构法施工。最终展望了太原南站区域交通枢纽将带动城市副中心商圈发展,成为典型的地铁结合高铁区域交通枢纽立体化发展的引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分析既有铁路站场、新建铁路站场勘测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开发铁路站场设计系统软件,解决了既有线、新线底层统一建模、平纵横数据联动、站场综合管线辅助设计、站场工程数量统一计算和管理、站场三维场景展示等关键技术。开发成果的应用表明,利用这些技术开发的铁路站场设计系统可在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台北捷运既有运营线网、运营成果及未来线网规划,重点分析车站换乘设计及开发特点,发现在投资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双线同台双层平行换乘设计理念,可以大大提高换乘效率;以捷运车站和地下街为基础开发多元化附加产业,不仅增加盈余,还可向乘客提供多元化服务。随后介绍台北捷运的运营计划、多种票务制度以及人性化设计细节,指出多种交通方式间的"转乘优惠"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最后结合台北捷运的便捷设计理念,提出大陆城市轨道交通在换乘车站设计、多元化附加产业开发、人性化设计细节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南兆路车辆段的设计看国内地铁车辆段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车辆段建设满足地铁车辆技术的发展,研究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介绍北京地铁大兴线南兆路车辆段的工程设计,分析香港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并针对南兆路车辆段的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车辆段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最后结合车辆技术的发展,通过对香港地铁、北京地铁检修模式的分析,得出了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动车运用所室外综合管线是指所内室外各个专业的管沟、管槽、管线、管廊等,其数量种类多、交叉点数量庞大、多专业设计内容又互为边界条件,综合管线设计一直是动车所工程的重难点。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具有局限性,协调难度大,容易造成施工阶段管线安装工序不当,进而引发安装空间不足或管线冲突等问题。提出基于BIM的三维正向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协同设计、重要基准导入、三维管线综合排布方法、复杂交叉点优化方法、管线碰撞检查和调整方法等,立体直观地展现综合管线的空间排布位置,同时优化三维模型转二维施工图出图方法,合理规划出图内容,确保图纸表达完整,减少设计出错率,指导施工,减少返工和浪费人力物力等现象,为后续复杂段所室外综合管线正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是地铁车辆段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以成都地铁5号线线网性质的大架修基地为例,论述车辆段的功能定位、任务量和作业流程,结合实际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区域环境等方面条件,分析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重难点,形成最终总平面布置方案。提出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时线路、房屋、综合管线、绿化景观及活动场地的布置要求,揭示地铁车辆段总平面设计的核心及关键,提出较为合理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阐明运营管理部分在规范中的意义及其编制内容的确定,从如何理解运营概念、确定运营和建设规模以及运营模式的规定、运行交路的设定、辅助配线的设定等方面,阐述对编制重点内容的思考和解读.最后得出结论:结合国内外的工程设计实践和目前各城市运营管理经验,改变原有的设计模式和思路,加强相关科技和理论研究,改善和优化专业结构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地铁项目建设管理模式选择原则的研究,构建了适合深圳地铁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初始选择集.运用适应性排除法进行了筛选,并根据深圳地铁7号线和11号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情况,提出了适合这两条线的建设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