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洪涛  郭德才 《铁道勘察》2022,(3):83-87,93
为减小青岛市淮河路立交桥项目实施对胶黄铁路及既有淮河路运营的影响,保证该规划桥梁与西侧立交桥顺接,对跨越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分析既有铁路、公路以及规划线路情况,跨越处为铁路站场区,需要跨越21股铁路线(总宽210 m),还需保证既有淮河路通行,故桥梁跨度较大,且结构高度受限,针对南移和路中2个线位,提出南移斜拉桥、路...  相似文献   

2.
刘勇 《中国铁路》2022,(2):140-147
利用既有铁路是发展市域(郊)铁路的优先考虑模式。针对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的项目特征,从城市条件、客流条件、既有线条件和经济性4个方面构建层次化指标体系,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基本条件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金华市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多个方案进行评价,遴选最优方案,结果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普适性,可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项目提供决策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通过对深惠路既有立交、桥梁、路面等道路设施的利用、拆迁条件、地铁共线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改建方案路线平、纵、横及立交方案的研究,对深惠路改建控制条件、总体设计原则及主要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本项目以立交利用、地铁共线影响、减小拆迁为改建总体设计主要控制因素。总体设计方案结合道路功能定位的转变,横断面采用两块板形式;充分利用原道路较高的技术标准,灵活确定平面线位;纵断面设计严格控制填挖高度,以利于与周边环境衔接;立交设计充分结合周边路网的完善,合理确定立交功能、服务等级和改建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宜昌地区既有及在(拟)建铁路现状、客货运布局及客流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宜昌地区客站选址问题,提出引入既有宜昌东站、新建宜昌北站方案。其中新建宜昌北站站址有小鸦路设站、土门地区设站两方案。通过对城市规划、建设条件、经济投资等优缺点的分析比较,认为小鸦路设宜昌北站为最优方案,继而确定新的宜昌地区铁路总图格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几种集成气路板的制造工艺加工方法的分析对比,确定了钎焊集成气路板可优先在机车空气管路系统上应用。介绍了钎焊集成气路板的结构、型式与出厂试验项目的选取以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城市立交跨既有桥梁现浇支架施工及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双桥门立交纬七路主线桥W10-W11跨为跨度46.7m的大跨径高墩现浇梁,新建桥梁跨越南京市交通主干道城东干道即龙蟠路既有桥梁。既有桥桥宽41.6m,交通流量大,给新桥的建设加大了难度。通过比较分析,施工中应用军用梁搭设门式支架;同时为减小支架挠度、减少材料用量,采用军用梁与碗扣式支架综合应用施工技术,利用既有桥梁搭设中间支墩,对既有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及施工过程中实时检测既有桥的变形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有效数据。着重介绍了大跨度桥梁跨越既有桥梁的支架及既有结构检测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雄忻铁路保定东站临近既有京石高铁设计项目,综合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理论分析、有限元分层总和法对既有京石高铁路基附加沉降变形开展系统研究。根据既有保定东站站台区既有京石高铁路基附加沉降对比分析结果,确定新建铁路对既有高铁附加沉降影响的基本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大断面并站站场路基附加沉降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形成邻近既有高铁附加沉降评估的成套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技术由于当前采用的边界条件和本构模型限制,既有高铁路基仿真结果出现了局部隆起,同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并不相符;基于Boussinesq和实体Mindlin理论的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既有高铁沉降分析结果的局部隆起问题,但附加沉降影响范围相对较大;有限元分层总和法有效综合了数值仿真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的特点,更适宜于复杂工况下的既有高铁路基附加沉降量和沉降范围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对成都铁路局既有骨干传输网现状进行分析,根据铁路业务需求和OTN技术特点,结合基建项目建设情况,从组网思路、网络结构、网络保护、与既有系统互联、系统设计相关计算等方面,对OTN技术在成都铁路局骨干传输网改造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石济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德州地区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德州地区区域内规划及在建的项目,结合城市规划,充分考虑车站设置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相符,并综合考虑线路引入条件满足高等级客运专线标准、线路引入对地区内客货运布局、运输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分析既有德州地区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车站(含引入德州站和移设德州站两个方案)以及引入新建德州东站两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技术经济合理的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单程票箱技术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单程票卡发售和回收装置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终端设备的关键模块之一。结合一种新型单程票箱改造技术在成都地铁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项目实施情况,对新型单程票箱改造技术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技术改造项目所采用的新型塑料票箱均为模具注塑一次成型,不仅具有成本低、外形美观、质量轻和耐用性强等特点,而且具备能够在各城市既有线路中直接进行改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便道上跨既有山岭隧道案例并不常见,其风险可控性也难以把握。本文依托某重载施工便道上跨既有公路、铁路隧道工程,拟定两种施工便道设计方案。为判定设计方案是否可行,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两种方案对下卧隧道的受力与变形影响差异,并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安全验算,均满足结构截面强度安全系数要求。相比上跨便道采用刚性混凝土板设计形式,采用刚性混凝土板+扩大条形基础方案时隧道衬砌结构受力与变形更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推荐采用第二种设计方案。为进一步降低风险,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东外斜街跨北环水系框架桥上穿机场线区间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对框架桥周边环境、与机场线隧道相对位置以及地质条件的描述,分析工程设计关键点;针对配重顶进工法、压顶后明挖施工及普通明挖工法3种设计方案,采用地层-结构模型计算分析各方案对机场线隧道的影响;最后介绍配重顶进工法的实施情况,并总结上穿既有结构工程上浮变形控制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国内外盾构法地铁车站发展现状,对上海典型软土地区采用盾构法施工地铁车站的关键问题及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根据上海超大客流的实际情况和国内既有规范要求,盾构法施工车站的消防疏散设计与车站规模之间的矛盾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车站的建筑布局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单圆盾构、三圆盾构及类矩形盾构,提出了四种车站断面设计思路。还根据国内外消防规范的主要区别,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设计要点和施工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橡胶弹性关节的3种常用设计方案和结构特点;以粘结型橡胶弹性关节为例,分析了影响其刚度性能的主要结构和胶料参数;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2003对2个实例进行了计算,定性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橡胶弹性关节各向刚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需考虑规划条件、市政道路条件、地下管线资料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从可实施性、功能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比选来确定最优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车站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过多考虑了控制因素,限制了车站建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以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工程四环路站为例,在充分结合周边控制因素及规划条件的前提下,提出车站与桥梁共建及附属一体化设计思路。结果表明:(1)地铁车站主体与规划公路桥在竖向可实现共建设计,平面上实现共路由;(2)不同建设时序情况下,将地块分段实施,可实现车站附属与地块深度一体化开发。  相似文献   

16.
低信噪比下的Turbo编译码算法研究及性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和斌  肖扬 《铁道学报》2004,26(2):66-71
由于Turbo码优异的纠错性能,CDMA2000与WCDMA将其作为候选的信道编码方案。本文研究了Turbo码的基本原理和编解码算法,在此基础上对Turbo码编解码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本文设计的Turbo码编解码采用了伪随机交织器,它将低重量输入信息序列产生低重量编码序列的关系打破,提高了Turbo码编解码系统性能。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有译码迭代次数、RSC分量码,交织器大小与交织器图等几个因素会影响Turbo码编解码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从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绘图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目标入手,对绘图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介绍了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方案。  相似文献   

18.
石济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铁路车站附近,为了减少两端线路路堤高度,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能够满足跨越的立交道路及河流防洪要求,可以采用建筑结构较低的下承式桥槽形梁结构形式。以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跨越禹王路的工点槽形梁结构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优化,介绍双线铁路槽形梁结构的设计研究分析以及对槽形梁的空间结构计算、空间动力特性及车线桥耦合动力分析,综合考虑槽形梁弯剪扭综合效应以及箱形边主梁截面的空间变形。目前槽形连续梁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均较少,缺乏具体的经验和理论公式,解决此技术难题为类似桥梁设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公路上行驶车辆的乘车舒适性问题,为公路线形设计阶段提供了一种质量检查的参考手段。结合海口市羊山路网一期工程项目(主干道北段)道路工程实例,利用纬地软件和新型商业UM软件(UniversalMechanism),建立道路的平竖组合线形和车辆的左右轮超高模型来进行汽车动力学仿真分析。另外,在仿真计算时,还考虑了公路的不平顺,与实际公路更为接近.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20.
地下场段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越来越普遍,现行相关规范没有具体的规定。通过参考既有建设工程规范,对地下场段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国内已建成地下场段实例进行研究,总结地下场段的设计方案,探讨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总结地下场段在消防设计、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场段在设计中,合理地进行建筑定性、防火分区划分、设置消防车作业条件等的方法,以满足使用中的功能及消防需求,为后续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地下场段设计中,通过设置消防车进入地下作业条件、设置自然通风采光井等方式,防火分区、人员疏散距离等适当加大,是能够满足火灾安全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