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地铁车站结构形式以全地下站为主,但是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控制下,会出现个别特殊形式,如地上站,高架站,半地下站等。文章以大连地铁4号线前牧车站为背景,从车站规模、功能、站后区间形式、施工工法、拆迁等方面,对半地下站方案及全地下站方案进行多方位对比分析。经过综合研究,最终推荐前牧地铁车站采用半地下车站形式。  相似文献   

2.
根据西安地铁3号线通化门站—胡家庙站区间暗挖段工程特点,提出了台阶法+临时仰拱、中隔法(CD法)和交叉中隔法(CRD法)三种可行工法。运用FLAC数值模拟方法对三种工法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确定台阶法+临时仰拱法为最优施工工法。实测结果表明,暗挖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满足变形要求,提出的暗挖段施工工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
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双井站区间暗挖隧道施工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既有线地铁结构的安全度已达临界状态,施工不能中断行车运营。为有效控制新线施工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化对既有结构位移和变形的影响,对既有线采用袖阀管注浆、WSS工法加固的措施,详细介绍新建10号线初支顶部与既有1号线初支仰拱零距离密贴、刚性支护紧贴1号线底板进行下部隧道施工的作业要点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实践证明,该工程首次采用密贴既有结构底板的形式穿越既有地铁隧道,对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地铁3号线胡家庙站—石家街站区间(ZDK33+116~ZDK33+141)工程为例,采用FLAC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断面黄土隧道CRD(交叉中隔壁)法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CRD工法施工引起的纵横向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该变化规律可为黄土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及其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托西安地铁4号线某浅埋暗挖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下穿既有建筑物时,CRD(交叉中隔)工法产生的地表及建筑物沉降最小,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诱发的变形最大,CD(中隔墙)工法位于两者之间,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宜采用CRD工法进行施工;隧道正穿既有建筑物施工对建筑物竖向沉降影响较大,对差异沉降影响较小,而旁穿时引起的差异沉降较大;采取保护措施后,利用CRD工法进行施工引起的地表以及建筑物沉降均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下过街通道上穿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所设计采用的WSS法注浆加固措施,通过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预测分析由于CBD通道的施工扰动,使盾构区间隧道产生的位移变形情况,评估由于地下通道的开挖对地铁10号线国贸站-双井站区间盾构结构的影响,以及WSS工法在地下工程近接施工中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设计为例,探讨地铁高架标段线路平纵断的确定以及高架区间常用工法,并重点探讨桥梁预制架设工法的配套梁场设计和造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通过对西安地铁试验段区间工程盾构选型的研究,为西安地铁后续工程的盾构选型提供参考;针对黄土地区特殊地层对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及西安地铁2号线试验段工程施工经验的介绍,掌握西安黄土地区盾构选型及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试验段区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不同类型盾构机的分析,完成了适应于该段工程的盾构选型,得出西安地铁2号线试验段工程最适合使用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针对黄土地区特殊的地质状况,对盾构施工的刀盘、刀具、螺旋输送机、加泥及加泡沫系统、推进油缸等影响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试验段工程施工经验进行分析,为今后黄土地区盾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站—北海北站矿山法区间下穿地铁4号线既有盾构区间特级风险源工程为背景,介绍了WSS深孔注浆工法在矿山施工地层超前加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采用WSS工法对隧道土体进行超前加固,有效控制了既有线结构的沉降,保证了既有线结构的安全,同时,该次矿山法区间成功下穿盾构区间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首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铁道建筑技术》2009,(9):I0009-I0010
铁一院已先后进入10多个城市地铁轻轨的设计、咨询和监理市场,担任西安地铁2号线、西安地铁1号线、重庆地铁6号线等项目的总体总包单位;承揽了广佛线、广州地铁5号线、广州地铁6号线等共计100多km的总体咨询工作;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80余座车站及区间、车辆段、通信、供电、轨道等设计工作,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地下管线的受力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的地层运动对地下管线影响较大。基于温克尔弹性地基梁经典理论,着重分析了隧道工程开挖影响下的地下管线受力情况,推导出了地下管线的沉降、弯矩和剪力的表达式。结合西安地铁3号线延兴门站—咸宁路站区间具体工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管线变形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地下管线的不均匀沉降及内力随管线与隧道倾角增大而增大,管线刚度变化对管线沉降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12.
侯勉望 《科技交流》2007,37(3):57-59
中国地铁建设的热潮方兴未艾,但由于地铁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工期及造价的限制,使得地铁施工的工法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围护结构选择,现结合西安地铁车站设计和施工实际,对地铁施工中围护结构通常采用的几种工法:地下连续墙、灌注桩、土钉墙、SMW工法连续墙等的特点及其实用条件作了比较分析,进行了工法方案的选择,并得出了关于地铁围护施工工法比较的一些普遍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地铁隧道渡线段结构具有开挖宽度大、隧道断面变化形式较多样的特点,且地下洞室呈不等跨的横断面布局形式。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某区间隧道工程,对其暗挖施工工法进行二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从地表沉降量、结构中墙受力和中墙位移变化等方面进行讨论,经分析得出所考虑的施工工法是可行的,应用到实际工程后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上穿北京地铁15号线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上中隔壁下双侧壁预锚锭工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进行验证,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侧导洞扩大基础内增加预应力锚索可以有效控制15号线的上浮;(2)上中隔壁下双侧壁预锚锭工法能够保证地铁15号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隧道暗挖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是一座明暗挖结合分离岛式车站,左右线间距约60 m,其施工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对地面交通、地面拆迁、地下管线、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工期等的影响,进行了施工方案的比选。详细介绍站台主隧道及左右线站台之间的横通道在暗挖中的超前小导管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CRD及CD工法等施工技术,同时对典型的湿陷性黄土条件下的暗挖主隧道施工难点给出了解决方案,为今后类似环境条件下地铁车站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5个盾构区间除行政中心站至凤城五路站区间已贯通外,其余4个盾构区间正在顺利进行。为防止地铁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沉降,在2号线沿线布下上万个监测点,对重要的建(构)筑物、地铁中心线道路、地下管线等进行了重点布点,随时掌握道路降不降、基坑斜不斜、管线动没动、地面建筑有无下沉等情况。这些监测点就像是一个个“电子侦探”,全天候盯着地质和管线的细微变化,就连地面一根头发丝般的位移都可以及时被发现。  相似文献   

17.
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站前大道站~福州南站区间以及出入场线施工工法与福州南站站前交叉渡线的设计密切相关,根据福州南站建设计划,福州南站于2010年4月高铁通车。通过对站前大道站~福州南站以及出入场线立体交叉四线区间施工工法的分析与研究,结合站前交叉渡线的设计方式,在确保福州南站正常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区间施工工法和站前交叉渡线形式。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铁盾构工程具有地表条件复杂、穿越文物和建(构)筑物多等特点。以西安地铁2号线安远门至北大街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下穿古城墙为工程背景,应用FLAC3D软件对盾构下穿北门明城墙施工的城墙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所提出的施工灾害预控技术措施和变形控制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地铁隧道斜交穿越地裂缝带的纵向设防长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地铁1号线斜交穿越地裂缝带为工程背景,通过地裂缝活动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西安地裂缝活动的影响范围和西安地铁1号线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纵向设防长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时引起其上盘地层中出现应力降低和下盘地层中出现应力增强现象,且在垂直于地裂缝走向上其两侧地层中应力变化大致呈现出反对称分布特征.隧道设计埋深处地裂缝活动的影响区宽度为30 m,即上盘17.5 m,下盘12.5 m;考虑安全系数时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设防宽度为55 m,即上盘35 m,下盘 20 m.根据地铁隧道与地裂缝带的斜交夹角,确定地铁区间隧道不同夹角斜交穿越地裂缝带的纵向设防长度.研究结果对西安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斜穿地裂缝带的结构处理及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阿尔斯通公司辅助系统和牵引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功能作用,结合西安地铁3号线3年的实际运营状况,对一些较为典型的故障进行研究,期望能对车辆设计人员前期设计有所帮助和对日常维修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