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面曲线最小半径标准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为例,说明了不同最小曲线半径标准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工程费、运营时间、养护维修费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得出:降低现行地铁设计规范中车站端部的最小曲线半径标准值是经济合理的,在困难条件下地铁线路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标准值可由250~300m减小到200~250m。  相似文献   

2.
直线电机地铁线路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国外直线电机地铁线路设计参数。探讨直线电机地铁的线路工程、轨道工程、隧道及车站、减振降噪措施、车辆段及其他用房等技术,提出直线电机地铁线路设计关键参数。对即将修建的首都机场线路设计提出最大运营速度110km·h-1;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150m;采用小号道岔;站台长度按照每列车5节编组考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线路普遍存在的钢轨磨耗现象,从轮轨蠕滑力和磨耗功率的角度研究地铁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问题,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耦合模型对地铁曲线地段上车辆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对轮轨磨耗的影响进行动力仿真计算和分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辆运营速度不宜过低,为降低轮轨磨耗、保证行车安全及运力需求,最高运营速度定为60~70 km/h为宜;曲线半径对钢轨磨耗功率影响较大,在符合城市规划等决定因素的要求下地铁线路曲线半径尽量大于500 m,可以实现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广东省单独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管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运行速度、车辆选型、运营组织模式等既不同于地铁制式,又不同于国铁制式,现行有关轨道交通方面的设计规范均不能完全适用,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需要另行研究选定。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特点、运营特点、车辆选型和服务功能,参考现行有关轨道交通的设计规范或设计暂行规定的原理、原则、理论依据和计算公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有关参数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5.
铁路车辆通过曲线时的最小半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车辆在曲线上的运行特征的分析,从车辆自身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抗倾覆能力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舒适度与内外轨均磨条件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等因素,建立平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与车辆运行特征间的对应关系;从车辆连挂车钩最小曲线半径、工程允许曲线半径、限坡当量竖曲线最小曲线半径、车辆结构限界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行车平稳性及舒适度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等建立竖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与车辆运行特征间的对应关系;运用相关的参数,对站线曲线半径标准的选择,进行计算与分析;为站线曲线半径标准及道岔标准的选择,提供系统理论根据,为新一轮《线规》及《站规》与工程具体设计,提供系统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否通过既有的线路最小半径曲线是车辆购置或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及线路试验等方法对车辆在最小半径曲线上的通过性能进行了研究。某一出口地铁车辆的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车辆能够通过最小半径曲线。  相似文献   

7.
地铁设计新规范之车辆基地设计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者更快地熟悉掌握应用地铁设计新规范,并创新车辆段工艺设计思路,通过对2013年版地铁设计新规范的学习,并结合笔者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经历,对新旧地铁设计规范车辆基地篇章的主要区别及变化原因进行剖析与解读。归纳总结车辆段物业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应该把握的设计原则;车辆参数变化对车辆段工程设计的影响;车辆修程修制调整对车辆段规模的影响;运用整备设施设计参数的优化调整;检修设备设施及其他设施配置的明确调整等。  相似文献   

8.
论地铁车辆段试车线的功能及设计要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试车线是地铁列车进行动态调试和试验的线路,新车和检修后的列车都要在试车线上进行系统的调试及性能试验后才能上线运营.对试车线的长度、曲线半径、坡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但试车线的布置又受用地条件的控制,因此在地铁车辆段设计中,合理确定试车线的功能需求,优化布置方案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对保证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条件时,试车线设计应尽可能满足最高运行速度的试车需求.当用地条件受控时,可针对不同性质的地铁车辆段按满足不同层次的试车要求确定车辆段试车线的设计方案,而必需的高速试车可在正线上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南兆路车辆段的设计看国内地铁车辆段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车辆段建设满足地铁车辆技术的发展,研究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介绍北京地铁大兴线南兆路车辆段的工程设计,分析香港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并针对南兆路车辆段的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车辆段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最后结合车辆技术的发展,通过对香港地铁、北京地铁检修模式的分析,得出了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铁5号线鱼珠车辆段是国内首座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大架修基地,具有用地受限、功能定位复杂、设计规模大的特点。设计充分发挥了直线电机车辆的优势,采用5号道岔和65 m曲线半径,对段内房屋优化整合,大大减少了车辆段占地面积;同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融合A、B、L型3种车型的轮对检修作业线。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澳大利亚公路几何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设计实例,阐述中国及澳大利亚两国规范关于公路几何设计指标选取的异同。通过对公路基本标准、平曲线半径、超高、加宽、缓和曲线、纵断面纵坡、竖曲线以及线形组合设计的对比研究表明:澳洲规范对于净空和视距要求高,竖曲线最小半径较大,其余指标限值比我国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下参数取值以及设计理念、方法有别,相对于我国规范严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澳洲规范总体要求比较灵活和宽松,设计者可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2.
吉隆坡安邦轻轨延伸线轨道工程技术条件复杂,曲线多、半径小,应用城市轨道交通130 m小半径曲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与装备,解决无枕式130 m小半径曲线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题,总结小半径曲线轨排的组装工艺,实现复杂断面多规格道床模板的架设,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安邦线轨道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3.
线路线形条件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显著增强。我国在制定高速铁路规范时,总结吸收国内外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提出了较高的线形标准。采用动力仿真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参数进行探讨,对高速铁路线路关键参数进行分析,提出线路平、纵断面关键参数合理取值。针对京沈高铁试验段开展更高速度综合实验,对线路线形方案开展动力学分析及评估。提出线路圆曲线、反向曲线夹直线最小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关键参数合理取值,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投入;通过对京沈高铁试验段开展更高速度综合实验,对线路线形方案开展动力学分析及评估,提出通过增加8 000 m曲线半径超高的方法,提高速度400 km/h列车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中国首次研发的山地城市A型地铁车(简称As车)的技术特点,包括与以往不同的技术规格、大幅度提高的爬坡能力、改善了的通过小半径曲线的性能、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的多种措施、提高电磁兼容性的特殊对策、车体结构的重要改进和优化等。  相似文献   

15.
线路曲线半径是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之一,与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运行时的舒适性、安全性及轮轨动力特性密切相关。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高速铁路车线模型,考虑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情况,研究曲线半径对列车运行时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曲线半径的增加,横向加速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磨耗功参数均呈现递减趋势,但半径超过7 000 m时递减趋势有所减弱,半径大于8 500 m时,各项指标趋向稳定。在满足安全性的条件下,为营造出优良舒适性,建议时速350/250 km共线高速铁路曲线半径取8 000 m,困难情况可取7 000 m。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确定山区米轨铁路平竖曲线重叠地段线形参数,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米轨车辆—线路动力学模型,分析山区米轨铁路线路平竖曲线重叠地段的竖曲线形式、竖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等变化对车线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竖曲线重叠地段采用凸形竖曲线形式相较于凹形竖曲线形式列车的动力通过性能更好;平竖曲线重叠设置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最大,对行车安全性及轮轨作用力影响相对较小;竖曲线半径变化主要影响车体垂向加速度,当竖曲线半径增至10000 m后,对车体垂向加速度影响较小;平面圆曲线半径变化主要影响车体横向加速度,当平面圆曲线半径大于2000 m后,对车体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悬挂式单轨车辆在曲线运动中自主倾斜。舒适度是影响悬挂式单轨线路平面参数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舒适度的平曲线参数合理取值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悬挂式单轨车辆力学特性,选取横向倾斜角、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作为圆曲线段舒适度指标,选取横向加速度时变率、横向倾斜角速度、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时变率作为缓和曲线段舒适度指标。构建舒适度指标与平曲线参数间的关系模型。基于不同舒适度要求、速度、最大倾斜角计算确定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当最大倾斜角6°、最大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0.5 m/s~2、速度80 km/h时,平面曲线最小半径应不小于325 m。当半径较小时,缓和曲线长度主要取决于横向倾斜角速度、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时变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类型钢轨上有轨电车的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四模块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仿真模型。在模型中考虑CHN60钢轨与60R2槽型轨的影响,并依据规范设置了3条小半径曲线线路,最后以车辆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为评价指标,对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钢轨上的有轨电车非线性临界速度均能满足车辆运行要求,且运行在CHN60轨上的车辆具有更好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在小半径曲线线路上运行时,60R2槽型轨上的车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槽型轨断面具有一定的护轨功能,因而在有轨电车钢轨选型上,建议使用槽型钢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