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采用机车+车辆的固定编组模式,在运用整备作业过程中,原则上不解编,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检修质量。因此需将机车、车辆的整备检修作业进行整合,采用一体化整备作业管理模式,目前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在一体化作业方面仍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对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模式、修程修制、作业分工及机车车辆整备作业流程进行分析,总结出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一体化整备作业流程,并提出一体化整备作业主要生产及合署办公设施的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展开"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研制,其中CR200等级标准动车组逐步取代普速旅客客车,与传统的"机车+车辆"普速列车相比,动力集中型动车组采用不解编的运营模式,减少解编、换端等作业时间,采用机车车辆固定编组、一体化检修模式。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作业面临客整所既有整备线均无接触网设施,无法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走行要求和车辆检修作业的困难。另外,动力集中动车组的结构参数较传统的动车组颇有差异。有鉴于此,本文根据适应性改造需求,提出一种通长龙门架式动力集中动车组整备检修方案,用于完成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D1修程中的机车一级整备、客车日常检修等。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设置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动车组运用的特点,综合介绍了国外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的分布特点,分析了我国客运专线沿线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设置的要求及设备配置条件,继而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客运专线动车段所在沿线及枢纽内设置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及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国内各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可以看出,每个城市的首座车辆基地普遍具有占地面积大、设计功能全的特点。结合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首座车辆基地工程实际,在充分考虑车辆基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提出首座车辆基地设计的艰巨性,通过分析总结车辆基地的总图布置、功能定位、设计规模、物业开发、工艺创新以及绿色设计等特点,研究结论为在各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首座车辆基地设计时,要在线网的角度充分考虑功能定位和配套设施设备,在确保运营功能的同时要重点考虑检修设施设备的资源共享、物业开发以及检修工艺的创新,要打造首座车辆基地为功能齐全、工艺先进、资源共享、土地价值高的现代生产基地,该研究结论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轮对维护检修质量主要取决于运用检修规程、检修设施设备配置、检修人员素质等因素,并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轮轴检修工艺及特点的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轮轴检修资源共享方案的建议:线网每处大架修基地均设置完善的轮轴架修设施;根据线网规模、建设时序、用地条件等因素,集中设置1~2处轮轴大修基地,实现轮轴集中大修.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铁线网规划中车辆段的设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车辆运用、检修设施,对于检修设施的合理布局,实现检修资源共享,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从规划层面出发,结合大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布的实际情况,对车辆检修设施的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展望未来机车的维修模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实现机车装备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机车的质量,改革机车的修程修制,是铁路运输企业的强烈要求。目前机车装备及维修水平的现状是缺乏路网性及系统性的统筹规划;维修理念、维修体制和管理模式受铁路局和各段(所)区域性利益的局限,难以进行重大改革。随着交流传动大功率机车的生产,通过调查了解国外机务段发展先进理念,分析生产力布局调整对机务段发展的影响,研究机务段的检修体制改革,结合交流机车的特点,提出计划修与状态修相结合并逐步向状态修过渡、"平衡式或可靠式"维修和"售车+维修服务"的3种代表着机车检修发展不同阶段的检修模式。不仅适用于机车检修,而且还适用于车辆和动车组的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8.
铁路机辆设备是承担机车、车辆、动车组检修的场所,是铁路工程重要的内容,为科学合理、经济高效设计机辆设备工程,采用规划方法。通过分析机辆设备工程内容,提出规划设计框架。从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工程建设,以及机辆制造、检修技术等设计依据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基于现行有效的工程设计标准,通过测算和理论分析,从布点、功能、关键技术、总体管理4个方面提出规划设计意见,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铁路机辆设备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动力集中动车组整备和检修作业需求,新建动力集中动车组检修设施和既有客整所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日益增多.结合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车辆技术参数和运营特点,对比分析与高速动车组和普速客车的异同点,针对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动力车、拖车和控制车的技术特性,类比既有成熟的电力机车和客车车辆的修程修制,提出适用于动力集中动车组的车辆运...  相似文献   

10.
东京综合车辆中心是东日本铁路集团在东京交通圈设置的主要机车车辆维修基地,它承担了东京交通圈内通勤型、近郊型新型车辆的维修保养,配备了无需拆解列车的现代化检修棚及相应的检修设备,能够以编组为单位对列车实施高效检修,从而压缩了机车车辆入厂检修时间。文章介绍了该中心西区的车辆维修现状及采用新维修保养体系,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所取得的成效。文中着重描述了新系列车辆检修棚内设置的先进高效的东、西车辆检修线作业程序以,更换转向架及车顶设备的维修设施、自动测量装置以及冷、暖气设施一应俱全的作业环境等。在这样的检修场所内,车辆保养时间相比以往压缩了50%。  相似文献   

11.
天津轨道线网车辆基地资源共享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根据天津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针对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用地日趋紧张的特点,在满足各线正常运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路网资源共享优化车辆段的规模、合理设置联络线,以控制轨道交通用地,节省地铁工程投资。研究方法:结合轨道线网中九条地铁线路修建的先后顺序、厂、架修车辆段的设置条件以及各线路的功能及形态、地铁系统车辆选型的一致性、模块化和可继承性,进行综合技术分析比较,采用厂、架修任务量分析计算,方案对比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针对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研究探索出一套车辆综合基地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和一系列有指导性的技术措施。研究结论: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内共设置2处厂架修车辆段,一处设4台位厂、架修段,另一处设2台位厂、架修段,共计6台位,满足线网内规划线路车辆厂、架修的需要,以及与之配套的4处线间联络线。  相似文献   

12.
郑东车辆段站场若干问题的设计原则及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较好满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使用功能要求,是站场布置设计需着重考虑的因素;因地制宜,结合设施需求充分利用空间是车辆段设计的关键。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占地面积大,场坪高程及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依据百年一遇水位及基本地勘资料确定填方高程和地基处理方案很难达到最优方案设计,应通过相应专题研究及试验最终确定车辆段场坪高程和地基处理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郑东车辆段站场设计布置原则及方案、场坪高程和路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为车辆段站场布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南兆路车辆段的设计看国内地铁车辆段建设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车辆段建设满足地铁车辆技术的发展,研究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介绍北京地铁大兴线南兆路车辆段的工程设计,分析香港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并针对南兆路车辆段的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车辆段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最后结合车辆技术的发展,通过对香港地铁、北京地铁检修模式的分析,得出了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呈"网络化"趋势,车辆大架修基地集中设置问题已开始受到重视,但对联络线的配置还没有明确的要求。通过对车辆转线、大型设备运输、检修机械运用等影响联络线设置因素的全面分析,提出多线共享的车辆大架修基地设置联络线的原则与实施建议,为线网合理规划配线、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减少建设投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沈阳地铁10号线车辆段工艺设计优化及创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对沈阳地铁10号线桑林子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功能定位、设计规模进行阐述。结合沈阳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的经验教训和地区特点,重点通过车辆段三角线和卸料线的独特设计,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洗车线、镟轮线设计以及车辆段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车辆段工艺设计应立足现场实际需要,切不可盲目生搬硬套既有的设计理念和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环城北路停车场为例,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维修工艺,结合单轨车辆的特点和运营单位的实际需求,提出维修工艺的优化措施及方法,使设计既经济实用,又能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国外铁路客车设计理念的变革与创新,主要介绍了RAMS与LCC技术及其在车辆上的应用:产品设计由以企业生产为导向,发展为以系统集成为导向;从功能设计拓展到RAMS与LCC工程设计;从设计“车辆产品”延伸至设计“车辆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铁道车辆保养的概念,以及对车辆进行的检查和对减少车辆维修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检修工艺及关键设备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特点,结合国内现行标准、规范和其他轨道交通的经验,初步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停时指标;通过了解国外的实际运用情况,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运用检修工艺流程;重点介绍车辆检修工艺中配备车辆横移装置和专用检修平台等关键设备。解决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段工艺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随着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工程实施,还有许多诸如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的布置形式、清洗及吹扫工艺、救援方式等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