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CFG桩完整性检测,发现由于施工原因使一些桩产生质量问题。如:桩端混凝土不密实;桩身有空洞、夹泥、夹土、夹砂浆、缩径、严重离析(蜂窝状、砂石分离状);桩浅部存在水平断裂、垂向裂纹(缝),以及CFG桩浅部桩间存在松散土。为确保CFG桩质量完整,应从施工预防着手,制定施工措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CFG桩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灌注成桩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提高路基地基的承载力,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基底大量采用CFG桩进行加固处理,通过本文研究使CFG桩施工更加规范。研究结果:采用长螺旋钻成孔管内泵压混凝土成桩的施工工艺,取得明显的效果,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面积CFG桩施工提供依据,编制了CFG桩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灌注成桩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实际进行了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地基技术研究.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堵管、窜孔、混凝土超用量、抱钻、桩头空芯、桩端不饱满、断桩等质量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由于哈大客专地处严寒地区,为保证进入冬季之前刚灌注的CFG桩成桩质量,采取冬季施工措施,使CFG桩及桩间土顺利过冬期,本文对覆盖土法、覆盖保温材料法进行了对比,推荐使用覆盖玉米杆保温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琦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9):47-48,53
采用CFG桩处理地基在施工中应按结构物处理,结合津秦客运专线施工中CFG桩地基处理,介绍施工工艺的控制过程,以及CFG桩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长螺旋机施工CFG桩完整性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阀门式长螺旋机施工的CFG桩径0.5 m、桩长5.2 m、混凝土标号为C30,桩端置于中风化砂岩的CFG桩完整性检测,发现完整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中,各桩端反射波的反射振幅不同,其振幅的大小是否与桩端的嵌固程度有关,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结论:反射波的反射振幅与桩端的嵌固程度有关;以采用反射波的反射振幅与入射振幅之比的反射振幅系数TA,分析CFG桩端的嵌固程度和单桩极限承载力高低,即TA=0.1~0.2桩端嵌固良好、单桩极限承载力QU=1000~1200 kN;TA=0.2~0.5桩端嵌固较好、单桩极限承载力QU=8 00~1000 kN;TMA=0.5~0.86桩端嵌固较差、单桩极限承载力QU=400~800 kN;以及反射振幅系数TA大于1时桩端嵌固程度极差,反射振幅系数TA为负数时桩端嵌固程度很好;桩端嵌固良好的CFG桩其单桩极限承载力高,反之就低。为使桩端嵌固良好、使单桩极限承载力能提高,CFG桩施工应采用合瓣式长螺旋机施工。  相似文献   

7.
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项目的路基试验段研究试验,和对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的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验证采用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试验研究和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方法;证明了静载试验能够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试验结果为完善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检测标准提供了依据,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铁路路基CFG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工程实际,对CFG桩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施工中易出现的混凝土超灌、缩颈、窜孔、堵管等问题加以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CFG(Cement Fly-ash Gravel)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CFG桩复合地基通过改变桩长、桩距、褥垫厚度和桩体配比,能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幅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可调性。阐述CFG桩成桩常用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详细论述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CFG桩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CFG桩施工参数自动记录仪的原理、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在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路基CFG桩试验段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多年冻土区的工程建设是世界性难题之一。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的桥梁施工中,作者在如何制订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钻孔机械的选型、工序衔接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研究结果:在青藏铁路开心岭1#特大桥的桩基、承台施工中,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使工程建设顺利且质量可靠,解决了冻土区的桥梁桩基钻孔难等施工难题。研究结论:在冻土区的桥梁桩基施工中,最好采用大功率旋挖钻机干法快速成孔,混凝土灌注过程不得中断。各项准备要充分,工序衔接要合理,挖土(钻孔)要快速,土体开挖(钻孔)后暴露时间要短,必要时采取防晒措施,尽最快速度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措施要可靠。  相似文献   

12.
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难度大,常见的施工问题有坍孔、漏浆、卡钻、埋钻、漏混凝土等,严重影响桩基础施工质量及安全,研究比较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很有必要。研究结论:中铁二院和中铁八局在云南省大理至丽江铁路金井坝大桥、西炭街大桥桩基础施工中经过反复研究、多次试验,总结出了用注浆管压浆护壁挖孔法、钻孔注浆法等工法,成功地解决了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采用声波透视法、反射波法对砂岩、泥岩地层中施工的抗滑桩进行完整性检测,发现有一些桩约在同一标高出现明显声速低、反射波曲线出多次反射呈断桩特征,经开挖验证以及钻探取芯证实是断桩,而此断桩是什么原因引起,如何预防,需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引起抗滑桩断裂主要原因是抗滑桩施工时采用人工同时开挖,并用少量炸药爆破进行,因抗滑桩断桩处的岩层是薄层呈土状软弱层,其节理面倾向与山体斜坡倾向基本一致,使得先挖孔的最深地段容易引发局部山体不稳定而滑动。因此,为避免抗滑桩断裂,应在抗滑桩施工时,采用小直径(φ=20 cm)钻芯多次成孔逐渐形成矩形桩孔;同时采取间隔抗滑桩施工,待第一批间隔施工的抗滑桩混凝土灌注时间达28 d后,再施工第二批间隔抗滑桩。  相似文献   

14.
浪河特大桥15#主墩基础采用锁口钢管桩+钻孔锚固桩复合式无封底混凝土围堰方案,该方案避免了双壁钢套箱围堰先期大尺寸、深范围铣槽清基可能导致的既有建筑物周围土层滑坡坍塌的严重后果,增大了安全净距,解决了钢管桩难以插打进岩层的难题,采取了初步铣孔植入钢管桩、二次钢管桩内施作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再次铣孔孔隙混凝土封闭处理、最后排水安装内支撑且不浇筑封底混凝土的明挖施作施工方式,既保证围堰锚固生根的整体稳定性,又能减小地层扰动对既有建筑物周围地层影响,提高了既有建筑物运营安全,显著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投入。  相似文献   

15.
针对灌注桩施工质量及钻孔内泥浆浓度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根据钻孔内泥浆浓度、沉渣厚度及混凝土对应变片产生不同的侧向压力而提出一种新型仪器,旨在实现对灌注桩从钻机成孔到混凝土灌注各个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检测;并为钻孔过程中,针对泥浆提供一种自动控制与检测设备,即实现了自动控制制浆、送浆、关停泥浆泵、检测泥浆浓度的一套自动化设备。研究结论:(1)随时检测成孔过程中护筒内泥浆的高度和浓度,并视情况自动控制送浆泵的开停;(2)实现对钻孔内任一层泥浆浓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可有效提醒何时达到灌注要求;(3)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通过自动检测钻孔内的灌注高度,实现对拔导管根数、混凝土灌注量及抽浆泵开停的控制;(4)实现对孔径、孔中孔洞和人防位置等孔内情况的检测及对钻机钻头磨损情况的控制;(5)本研究成果可为灌注桩检测提供一种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标准高,技术、质量要求严格,需要对桩基工程质量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高检测质量与效率。研究结果:从影响基桩质量检测结果的技术人员素质、方法选择、过程操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较合理地解决基桩完整性检测常见问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北江特大桥长11 533.06 m,主墩钻孔桩基础施工为北江特大桥控制工期的关键技术。针对243号、244号主墩,根据其结构设计特点、水深、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进度、成本等因素,提出了各墩的施工工序。着重介绍了钻孔平台及钢护筒施工、成孔工艺、钢筋笼加工及安装、水下混凝土灌筑等工序,为以后铁路特大桥钻孔桩的施工技术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潍河 2号特大桥为例 ,介绍钻孔桩基础施工 ,从钻孔的平面位置、垂直度、几何尺寸到水下混凝土灌筑各工序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 ,以及各种事故的预防、处理办法 ,有力地保证了桩基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铁路软土地基加固CFG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有关客运专线路基地基加固CFG桩的施工。研究结果:要保证CFG桩的成桩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关键在于:(1)对地质情况进行复核,确保现场情况与设计情况相符;(2)大面积施工前,必须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性成桩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参数;(3)成桩后的成品保护及截桩方法十分关键;(4)桩间土的夯实;(5)控制充盈系数,得到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