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灰色数列模型寿命表法对接尘工人连续工作30年,控制尘肺患病率在1%的条件下,水泥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容许浓度为16.8mg/m3。同时采用直线与曲线回归进行拟合预测,选择相关指数较优的模型对数回归,现场水泥粉尘容许浓度为24.3mg/m3。灰色数列模型、对数回归方程与实际概率单位误差分析,GM(1,1)的误差较小,拟合度较好,现场粉尘容许浓度合理严格。  相似文献   

2.
铁路路基病害灰色预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灰色系统理论引入铁路路基病害管理工作,提出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路基病害进行宏观预测的方法和建立预测模型库,通过对路基病害的科学预测,用“事先控制”的路基病害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的“事后控制”模式,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铁路运输客运量预测在精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无偏灰色组合动态预测模型,应用于现有铁路客运量的预测。通过借鉴无偏GM(1,1)模型直接建模思想,对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作出改进,即对原始序列作倒数生成,运用新生成的倒数序列建立无偏灰色Verhulst模型,以消除传统的灰色Verhulst模型自身的一些偏差;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及收敛速度,引入马尔科夫链方法对无偏灰色Verhulst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修正,同时兼顾数据序列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构建出无偏灰色组合动态客运量预测模型。以我国兰青铁路某区段2010—2019年共10年的客运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与传统EDGM(1,1)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无偏灰色Verhulst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更凸显优势,能有效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系统模型以及灰色动态拓广模型考虑荷载持续时间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对6根自密实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动态拓广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该法具有计算简单、预测精度高且不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等特点,能方便地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路外伤亡事故这一铁路运输业特有的交通事故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很接近;同时随访并预测次年所发生的路外伤亡事故、伤亡人数,预测值与随访实际值相比较,其精确度分别达到95.37%、94.25%;由于此模型所需样本量少,无需典型的概率分布,计算简便和预测效果较好等优点,故今后可作为研究路外伤亡事故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模型试验中竖井沉降测量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按最佳维数建立等维新息模型-GM(1,1)模型对沉降进行预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建议将此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以期能指导施工,确保竖井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基于MSTS(Microsoft Train Simulator)平台的轨道交通三维视景建模方法,分析了其视景模型特点,介绍了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建模与导入线路的过程,并以屏蔽门模型、信号机和道岔模型为例,详细介绍了动态模型的控制方法。实践证明,基于MSTS平台的建模方法具有高效性、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降雨量预测理论模型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历年降雨量组成一灰色系统,利用灰色GM(1,1)模型建立降雨量的预测理论模型,灰色GM(1,1)模型主要用于时间短,数据少,波动小的预测问题,它要求预测的数据序列的几何图形呈单调递增或递减,因而对随机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序列拟合性较差,故预测精度也低,而Markov链预报的对象为一随机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水同状态之间的概率转移来推测系统的未来发展变化,转化概率反映了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因而Markov链适合随机波动大的预报问题,在这一点上它恰好弥补了GM(1,1)模型的局限性,由于降雨量的预报问题为随时间变化而呈某种变化趋势的非平衡随机过程,并受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灰色GM(1,1)对降雨量的预测结果总是要围绕某一变化趋势产生偏差,跳跃,摆动,因此在灰色预测的基础上,与Markov链耦合建立了修正降雨量的理论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严密逻辑推理,最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应用研究,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比较,预测结果接近实际观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降雨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1]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的计算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固结沉降理论,对其修改提出了高速铁路桥梁群桩基础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得出新陈代谢GM(1,1)模型,并通过与蕴藻浜特大桥某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工后沉降计算及灰色理论预测方法在工程实际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灰色模型对于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建模预测失真与原点误差影响显著的问题,提出应用动态灰色模型,引入固定维度概念与信息优先原则,进行滑坡位移时间预测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以MATLAB语言程序化实现.研究成果显示,动态灰色模型相对于静态灰色模型拥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与灵敏度,能更好地反应滑坡变形破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离散灰色预测DGM(1,1)模型和非线形离散灰色预测NLFDGM(1,1)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路基沉降预测程序GREYMODEL。将该程序应用于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典型断面沉降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GM(1,1)模型作为GM(1,1)模型的离散形式,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短期预测精度高,中长期预测精度低;结合等维信息建模,非线形离散灰色预测NLFDGM(1,1)模型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在路基沉降预测中推荐使用;并提出了若干关于提高灰色模型预测稳定性和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显富  郭淳 《铁路航测》2002,28(3):30-32
探讨灰色预测模型,即GM预测模型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以及GM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铁路货运量预测中,为改善传统预测方法数据拟合度不高、外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货运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以提高神经网络推广能力。实验比较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其拟合、预测结果优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修正指数回归模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动态模型预测建筑工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GM(1,1)对某建筑企业的工伤发生率进行了初步探讨,对1983年至1990年该企业的工伤发生率进行拟合,并对1991年~1993年的工伤率进行了外推预测,模型关联度Ri为0.7151,达到精度要求,灰色动态模型适合于建筑企业工伤率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5.
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模型对于沉降预测而言是很重要的。根据地面沉降机理与曲线特征,对某数据序列进行了光滑性和指教规律性检验,使用线性回归和灰色模型的组合模型对该数据序列建模和预测,所得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差比值都优于GM(1,1)。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线性特征的沉降数据序列选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进行短期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人胚肺细胞(2BS)转化系统,并对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潜在致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化试验结果良好,试验方法可行,利用2BS细胞检测GMA的转化能力,再次证明了GMA对细胞有很强的致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人胚肺细胞(2BS)转化系统,并对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的潜在致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化试验结果良好,试验方法可行。利用2BS细胞检测GMA的转化能力,再次证明了GMA对细胞有很强的致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其相关设备中长期的故障数据,增大建模所需数据样本量,提出以威布尔分布模型为基础,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智能拟合方法,建立牵引供电系统各设备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所建模型全部通过拟合优度K-S检验,证明该方法十分适合于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建模。运用BDD算法得到用最小割集表示的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故障树模型,综合得到牵引供电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模型,并计算出系统的可靠度和平均使用寿命。最后分析可知接触网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牵引供电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其分析结果为牵引供电系统以后的维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用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对我局尘肺发病人数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病例数进行比较,以探讨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在预测尘肺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采用GM(1,1)灰色数列模型,以1984~1988年终尘肺病例数作为建模资料,建模步骤如下。 1.1 一次累加生成数据:设原始数列为 x(1),x(2),……,x(?),记作x=  相似文献   

20.
赵显富  郭淳 《铁道勘察》2002,28(3):30-32
探讨灰色预测模型,即GM预测模型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以及GM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