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汽车导购》2007,(5):59-64
如果将时间回溯到3年前,进口车市场是怎样一个“乱”字当头:进口车价格波动频繁、进口车销售渠道缺少监管、进口车的维修常常是“花钱找麻烦”,而进口车的服务又给国内的消费者上演着一幕幕带有地区差别的“傲慢与偏见”。 随着阿库拉、英菲尼迪等品牌进军中国,雷克萨斯、沃尔沃等销售的稳步推进,萨博、标致、雪铁龙等的蓄势待发。现在国内的进口车市场由奔驰、宝马、奥迪三分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本专题通过对经销商、厂家、维修中心等的走访调查,将目前进口车市场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和现状呈现给读者,听听来自进口车市场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5,(5):32-33
近年来,进口汽车因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频闹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进口水货车表现最为明显。国内进口车厂家一般表示,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口到国内的水货车,在售后服务上,不能享受与正规渠道销售的进口车同等的待遇。此说自然有一定道理。但这种事例的结局一般是,车主大为光火,  相似文献   

3.
由于取消了许可证和配额制度,2005年的进口汽车市场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进口车的价格会大幅度下降吗?进口车会大批量涌入国内市场吗?进口车对国产车将造成怎样的冲击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封面故事。  相似文献   

4.
马自达汽车现在在国内的知名度已经有所普及,旗下多种车型已经开始在国内生产。但在2004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马自达正式发布了“ZOOM-ZOOM”全球品牌理念、紧接着将自己的多种进口车通过国内已有的马自达汽车销售服务网络以及部份进口车销售网络进行销售,本期我们测试的马自达MPV就是在这之后的首款车型。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公布实施。尽管从2003年起,对是否出台这一政策就有争论,并且新政策也从原来计划的由国务院颁布实施,改成现在的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颁布,但在2004年国内有关自主开发呼声渐高,2003年其它行业纷纷进入汽车行业,以及进口车与国产车销售网是否合并的讨论声中,新政策的出台还是对这些热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纪伟 《汽车与配件》2006,(15):38-39
今年7月1日起,根据WTO贸易自由化的规则,中国进口汽车的市场前景如何?目前本土化乘用车的品牌已达89个,品种191个, 是否完全能实现进口替代?怎么理解“国产大众化,进口个性化”的提法?即将实行的按排量交纳消费税,对进口车影响如何?落地完税制和品牌专卖对市场销售渠道的影响等等问题,都是相关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所关心的。今年3月10日在上海安亭举办的进口汽车展暨“2006后关税阶段中国进口车市场走势研讨会”,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2006年的国内车市经过3、4月份的“井喷”行情,“五一”终于开始走入下滑的轮回,市场日趋冷淡,价格也开始回落。在上海一家汽车交易市场的进口车大厅里,笔者看到奔驰、捷豹、克莱斯勒300C、大众途安等高档进口车的售价都比3、4月份有较大回落。  相似文献   

8.
日本作为汽车产业强国,其进口车的市场占有率较低,进口车型中除欧洲部分豪华品牌外,多数车企的销量不高,因此日本有“进口车坟墓”之称。随着我国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有企业开始关注日本市场,日本汽车市场的准入制度成为需要面对的问题。对日本型式认证制度、共通构造部型式指定制度、进口车特别对应制度、平行进口等进行说明,为国内车企进入日本市场选择适合的认证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今年进口汽车需求不会随着配额的取消和关税的下降出现大幅增长。进口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比例仍会维持在4%左右。由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相继在国内投产,国产车的替代能力大大增强,进口车的选型将会越来越困难,高档化、个性化、差异化将是今后进口车发展的方向。进口汽车市场上半年会继续调整,下半年将从调整中走向规范。  相似文献   

10.
《汽车情报》2005,(4):60-60
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汽车及其关键零附件163.3亿美元,增长13.1%。尽管进口金额有所增长,但同期进口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却继续下降,2004年我国进口汽车整车总计17.71万辆,进口车占国内市场份额为3.37%,比2003年降低0.42个百分点。统计还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汽车产品累计实现出口81.56亿美元,同比增长73%,高于机电产品出口增幅3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拥挤繁忙的城市中,你是否希望拥有一款与众不同却又经济实惠的爱车?面对满大街飞驰的汽车,你是否更钟情于进口车的时尚设计与精美工艺?当大多数进口车的高价位依旧犹如“王榭堂前燕”,让人望而却步,通用汽车以一款“最经济的进口车”——欧宝欧捷利,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仅13万元即可拥有一款纯正德国品质的进口小型多功能轿车,这一难以抵挡的诱惑,令许多普通消费者得到一圆他们的进口车梦想。  相似文献   

12.
《汽车维修》2005,(2):2-3
新年伊始,国产车就掀起了价格跳水的第一波,而国内主要口岸的进口车却在关税下调和进口车配额许可证取消这两大降价因素的压力下不跌反涨。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涨价的始作俑者是今年进口车价的命脉——汇率。  相似文献   

13.
菲亚特在结束与南汽的合作后也一直在跟国内其它车厂洽谈,准备在2009年生产多款新车。在此之前,为了不让市场遗忘,菲亚特重启了进口车项目,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了多款新车,GrandePunto朋多就是其中较为强调个性的一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者汽车购买能力逐步增强,眼下.汽车消费已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进口汽车几乎垄断国内所有高档轿车市场。消费者竟向购买进口车,成了一种身份和档次的象征。饥不择食,许多消费者购买进口车往往是“水货车”。“水货车”指未经汽车厂商授权的代理商或经销商进口的车辆,也有人称之为灰色进口。一般是国内经销商直接向国外经销商定货后进口的。看起来好象没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天津汽车》2005,(2):20-20
2005年3月10日从进口车经销商处了解到,进口车许可证再次被热炒,年前价格还在2000元左右的许可证现在最高被炒到了8万元。许可证价格直线上涨,带动了部分进口车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6.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2):13-13
2005年1月车市的主调还是降价。唱主角的仍是国产车,进口车并未因关税下调.许可证取消而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看来进口车要“显山露水”还要再等一等。在国产车中,厂家出手调整价格是这个月的特征。尤其是宝马降价和奥迪结束优惠,最引人注目。新年伊始,国内各汽车生产厂都想在销售上开个好头,因此还没采取行动的厂家可能会跟进加入“厂方调价”的行列  相似文献   

17.
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双反"是否属于报复性措施?"双反"实施后,国内进口车市场将出现什么变化?在中国入世10周年之际,"双反"措施的实施又意味着什么?中国汽车的放开与保护之间,又应该有什么样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文龙 《汽车导购》2005,(5):58-61
从2005年1月1日起,进口车关税从2004年的34.2%(3L以下)和37.6%(3L以上)降到了30%。但是进口车的价格并没有随着关税的降低而下降,一些车型反而出现了小幅的反弹。在春节前.很多消费者都想买辆车过年,车市的整体销售势头看好.进口车市场也同样火爆,销售旺盛.车价升高让进口车经销商迎来了久违的喜悦。进口车价格的具体上涨时间是从1月中旬开始的,丰田佳美2.4L从2004年最低32.5万元涨到了33.5万元,日系车型中的普拉多.丰田大霸王的平均涨幅也达到了1万元,韩系车型和宝马、奔驰等德系车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进口车的价格为什么会上涨?进口车经销商的春天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19.
事出有因:增大进口车销售成本,保护自主汽车产业2005年10月1日,海关总署签发的"落地完税"政策正式实施,主要内容为: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汽车应直接在口岸海关办理进口报关、纳税等手续,保税区不得再存放。作为保护国内汽车产业的措施之一,落地完税政策要求进口车到口岸后就需缴纳全部税款。无形中增加了进口车成本,也对进口经销商有更大的压力。经  相似文献   

20.
目前进口车,包括国内生产的一些高档车,普遍都配备有ABS、ASR和E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