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谈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干压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风积沙路基特点、工程特性及压实原理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适合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的干压法施工技术,较为合理的施工工艺、机械组合和压实遍数,为风积沙路基的压实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通过振动台法确定最大干密度,提出适合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干压法施工技术,不小于140匹马力的推土机、18~25 t前后驱动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平地机作为路基填筑的机械组合;路基摊铺厚度每层控制在50~80 cm,压实后保证40~60 cm,不应超过60 cm;施工工序为:推土机排压2~3遍→平地机精平→压路机静压1遍→压路机振压2~3遍→压路机静压收光完成终压.  相似文献   

2.
以哈齐客运专线路基填料和京石客运专线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振动击实仪和振动台测定了粗颗粒土在不同击实频率时的干密度,分析了粗颗粒土最大干密度随击实频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振动击实仪法的卓越频率区间为45~55 Hz,振动台法卓越频率区间为40~60 Hz;小于卓越频率时,随频率的增加干密度增大,大于卓越频率时,随频率的增加干密度反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设计施工现场的振动压实机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的室内试验,对风积沙的压实特性、压实原理以及工程特性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毛乌素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的干压法施工工艺与湿压法施工工艺,以及较为合理的机械组合与压实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燥状态和最优含水率状态下,风积沙都可被压实,最佳振动频率均为44 Hz;风积沙达到最大干密度在冲击振动工况下比纯振动工况下所用时间短,并且最大干密度更大;与1次填料方式相比,采取多次填料方式减小风积沙的松铺厚度,每层控制在50~60 cm,可获得较大的压实度。  相似文献   

4.
以毛乌素沙漠风积沙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地区风积沙的颗粒级配特性、压实特性和作为重载铁路路基填料填筑基床以下部位的现场压实工艺。结果表明:风积沙的颗粒组成较细且十分均匀,其粒径主要分布在0.25~0.075 mm,属于颗粒级配不良的细砂;风积沙的击实特性具有双峰值现象,往往呈倒S形,可以在干燥或最佳含水率时压实,得到相对较大的干密度;风积沙填筑路基时采用湿压法效果较好;由于风积沙的保水性差,在碾压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风积沙的含水率,若含水率较低时,应及时洒水;风积沙的压实质量在最佳含水率附近碾压时随着碾压遍数增加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填料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郑西客运专线黄土填料水泥改良室内试验结果,选取6%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及检测试验研究.通过水泥改良黄土时效性试验,确定以3 h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最终压实检测指标;采用不同压实工艺对不同厚度改良黄土填料进行压实试验,得出选定水泥改良黄土路基填料松铺系数为1.1~1.2,松铺厚度为20~30 cm,最优含水率为12%,最佳的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弱振1~2遍、继续静压2~3遍.路基沉降长期观测及工后沉降预测结果表明,在满足压实系数0.95的条件下,水泥改良黄土路基本体的平均沉降率为0.24‰,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路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取表面振动与振动台两种方法测试粗颗粒混合料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同一种土湿土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明显大于干土法所测的最大干密度,表面振动仪法的振密效果要优于振动台法.通过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现场压实后路基干密度与室内最大干密度测试结果的对比发现,采用表面振动法测试所得最大干密度可有效地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压实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兰新第二双线戈壁土路基填料填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某试验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冲击碾压和重型碾压处理的地基上,进行以戈壁细圆砾土为填料的现场路基填筑压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戈壁细圆砾土作为填料时,填料的粒径应在6cm及以下,并采用取土场挖坑灌水渗透方法进行填料拌水施工;填筑的松铺系数为1.1,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的虚铺厚度分别为35和40 cm,最优含水率为3%,最佳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强振3遍、弱振2遍、再静压2遍;为加快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速度,建议现场检测压实质量以地基系数K30和压实度K或孔隙率n为主控指标,且基床以下路堤的孔隙率n≤23%,基床底层路堤的孔隙率n≤21%;用3种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路基经堆载预压,其沉降稳定较快,工后沉降均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戈壁地区某铁路路基试验段各工点填料的颗粒分析试验、重型击实试验、振动击实试验以及现场的压实质量K30检测,分析戈壁粗粒土的颗粒组成、颗粒级配、粗颗粒含量及细颗粒含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新疆戈壁地区填料主要为不均匀级配不连续土,大部分属于B组填料,且由东向西由细变粗,属于缺级粗粒土,填料中1~2 mm粒径含量相对偏少,是造成填料级配不良的因素之一;填料中粗颗粒含量及细粒含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显著,且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填料的颗粒级配特征粒径与最大干密度的回归方程。各工点现场K30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当填料的级配处在泰勒理想级配范围内,填料中粗颗粒含量在60%~70%左右时,压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郑西客运专线铁路路基采用了水泥和石灰改良湿陷性黄土填筑,在填筑工艺性试验中出现了部分水泥改良土压实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其力学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本文特针对此现象找出问题所在。研究结果:造成压实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改良土压实度最大击实干密度的选择存在问题,作者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水泥改良黄土最大击实干密度存在时效性,随着水泥掺人的时间间隔不同,最大干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认为选择4 h的最大击实干密度符合施工实际情况,检测的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优良路基填料级配碎石和细圆砾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改装的表面振动击实仪测定了粗颗粒土在干法、湿法以及在35 Hz和45 Hz击实频率条件下,不同击实振幅下的干密度,分析了干湿条件下粗颗粒土最大干密度随击实频率、击实振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高于干法;存在一个最优的击实振幅,级配碎石最优击实振幅为1.4~1.6 mm,细圆砾土最优击实振幅为1.0~1.2 mm。小于最优振幅时,随振幅的增加,干密度增大;大于该振幅时,随振幅的增加,干密度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