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众多而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直觉模糊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首先,基于基坑安全事故案例、专家工程经验和实际工程,分析并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根据风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价体系,应用直觉模糊数确定专家和评价准则的权重;最后,运用 TOPSIS 多属性决策方法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最终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本方法可有效识别施工过程的高风险因素,可作为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2.
铁路工程建设大型化、复杂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潜在的风险因素日益繁多,铁路工程建设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充满挑战。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应对和控制铁路工程建设风险的关键,受到项目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现有实践中没有系统的指导,导致风险识别工作易存在疏漏。基于此,通过文献研究和因子分析,提取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核心影响因素,运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和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对抗多级递阶结构模型(DEMATEL-AISM),计算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效果受到直接层、间接层和根源层3层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危险源监测分析、人员风险意识、风险调查措施、风险应对能力、铁路建设目标、预期风险后果和风险识别技术是影响风险识别结果的关键因素,在铁路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重点关注和控制。基于模型结果,分析风险识别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及因果关系,并从风险内部控制、项目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和动态风险预警机制设立3个方面,提出了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建议和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大型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描述地铁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统计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在地铁区域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并从袭击方式、事发时间和事发部位三个维度分析了事件的特征.构建了地铁重大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风险减缓因子指标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表明,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应急响应能力在防范地铁重大公共安全风险中作用突出;指标体系符合实际,能够客观评价地铁面临的总体风险.  相似文献   

4.
城际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此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对其风险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建立项目前期风险水平层次结构模型和层次矩阵,以此计算出风险因素的综合权重.结果表明,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是主要风险,组织管理风险、施工管理风险及政策风险是次要风险;异常气候和不可抗力风险产生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滑坡等不良地质在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在选线过程中需对区域内不良地质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以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工程黄土高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开展区内黄土滑坡风险评价研究,通过GIS技术分析滑坡与环境要素的内在联系,确定18个滑坡影响因子并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区内滑坡遥感解译成果和影响因子数据建立加权叠加模型,实现滑坡风险等级区域划分,并提出一种新的因子权重计算方法:通过建立滑坡因子变异系数在滑坡处与研究区的数学关系确定因子权重,具有客观可靠性;基于黄土滑坡风险评价结果,对拟选线位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最优线位通过方案。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工程选线设计和防灾减灾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列控中心安全性评估过程中,为解决由于专家之间评分存在差异而可能致使评估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证据理论和FMEA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并考虑到FMEA方法中3个风险因子发生度、严重度和检测度之间的权重。以列控中心的TSR处理功能为例,首先建立风险因素集,结合对应的风险因子评分标准,每个专家对其风险因素的3个风险因子及各自的权重分别做出评价,视为一个证据;然后采用证据理论识别冲突证据,将可信度权重和专家自带权重二者等比例融合确定证据间的最终权重;最后以该权重来修正原有证据,从而解决不同专家评分存在差异的问题。对比传统FMEA方法,此方法计算得到的RPN评估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7.
针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相同风险等级危害事件的风险排序问题,从危害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后果严重度2个方面构建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专家给出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建立基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法)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相同风险等级危害的风险排序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国内某高速铁路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建设期识别出的3个相同风险等级的危害事件进行风险排序,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利用该模型可以从相同风险等级危害事件中分离出更关键的危害事件,为制订风险控制与监督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构架和安全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能力成熟度模型,提出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模型.该模型针对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估过程,在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运用多个关键过程域对风险进行控制,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并以郑州北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详细探讨该模型的运用方案,对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对川藏铁路特殊环境下桥梁施工风险的动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二维云模型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基于一般环境下桥梁施工的风险影响因素,考虑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特征,构建川藏铁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桥梁施工实时反馈的动态风险信息为基准,利用动态权重模型为指标赋权.以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为基础变量构建风险评估的二维云模型,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为例,利用该模型评估其施工的风险情况,同时借助MATLAB软件绘制风险云图直观地反映风险程度,最后通过计算贴近度确定风险等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川藏铁路雅林段桥梁施工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地表失水问题在山岭隧道施工中日益突出,对该类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结论:结合武广客运专线金沙洲隧道工程,通过全面分析影响地表失水风险的各个因素,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利用AHP分析得出各因素的相对权重。通过对合成权重的排序,识别出对山岭隧道地表失水风险有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找出各方面的薄弱环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地表失水风险等级,减轻隧道对周边环境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其理论、方法和思路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