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曹正喜 《隧道建设》2012,32(2):234-238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北岸出入口原设计采用模袋砂围堰作为主体结构施工平台,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质情况、海水涨落潮水流、模袋砂刚性等因素影响,模袋砂局部产生沉降、位移。为保证沉管隧道出入口的顺利修建,通过对模袋砂围堰沉降变形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加固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采用钢管桩加固模袋砂。并对钢管桩加固模袋砂的工艺、过程及施工效果进行了介绍。采用钢管桩加固既可以发挥模袋砂施工工艺成熟、机械化程度高,又可以发挥双排钢管桩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是柔性与刚性体的很好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实际工程中常遇到需要水下边坡防护的问题,为此,介绍两种新型的边坡防护方法——模袋混凝土边坡防护和铰接式水工垫防护。模袋混凝土技术采用织物模袋做软模具,通过混凝土泵将砂浆或混凝土充灌进模袋成型,起到护坡、护底、防渗等作用。铰接式水工垫是采用高性能、绿色混凝土制成形状一致的块体,块体之间通过特殊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来抵抗水流的冲刷,块体之间允许适当的位移和变形,从而使该种铺面维护系统具有高度的地形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在长期受风浪侵袭、高流速水流冲刷、深淤泥的特殊环境下路基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它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而且工期短、质量好,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生态护坡材料在路堑边坡侵蚀防护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强度和抗侵蚀能力较高,且草灌植被可生长的生态护坡材料的技术特点.针对鄂北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二种典型路堑边坡防护工程,从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护坡、草种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前期养护等方面,提出利用生态护坡材料进行边坡侵蚀防护、绿化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松 《交通科技》2006,(5):60-61
阐述了膨胀土边坡的几种破坏形式,并从边坡的工程防护与加固、植被护坡、土工格栅加固边坡、防滑平台加固坡脚、宽填或换填好土护坡、路基排水等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卫庆 《公路》2006,(1):71-73
简要介绍了模袋砂子堤和模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对第一次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的模袋砂子堤及模袋混凝土施工要点、工艺等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浅海滩采用此工艺能减小路堤的工后沉降,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生态土工模袋技术是材料工程与结构工程两学科结合的产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内河航道护岸应急工程是上海地区常见的水利工程,相比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以生态土工模袋为主体的护岸结构有生态性、稳定性和便捷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该文结合宝山区潘泾护岸应急工程实例,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8.
生态袋在上海市生态护岸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仍缺乏对生态袋关键材料参数的具体技术要求,不利于该材料工程应用的规范化.现从大量的材料试验出发,利用概率统计学原理,提出了生态袋关键材料参数的指标推荐值,为上海市生态袋护坡的设计、施工、质检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软质岩路堑高边坡的加固与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宋从军  周德培  鄢宏庆 《公路》2003,(12):76-80
针对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软质岩路堑高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锚固桩、预应力锚索桩、桩板墙、挡土墙及预应力锚索地梁等加固方案,以及结合加固工程的边坡植被护坡技术。为保证合理组合的加固防护措施得到顺利实施,给出了分层稳定、逐级加固和坡脚预加固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能源副产品木质素是一种不污染环境,且成本低廉的新型高效土体固化剂,适用于地基土加固和增强土体抗侵蚀性,目前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广泛开展研究并得到实际应用,且有很多成功的工程实例。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对木质素加固土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典型室内试验结果。同时论述了木质素加固土体的抗侵蚀特性,归纳了相关木质素加固土体抗侵蚀特性的室内试验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已有研究现状,探讨了生物能源副产品木质素在加固路基土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单一的香根草护坡或微型桩护坡在边坡加固与防护工程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针对两者协同护坡的研究和相关工程应用相对较少。边坡安全系数作为评判边坡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高,可提升滑坡灾害的预测水平,从而降低损失。通过室外大比例尺模型试验,采用坡顶分级堆载对植被与微型桩协同护坡的效果进行试验,并对采用多种理论与数值方法求得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香根草及微型桩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安全系数略高于二维有限元分析;相比于素土边坡,微型桩-香根草协同护坡能极大地提高边坡安全系数,有效提高坡体稳定性,而且能够提高边坡承受荷载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生态防护与工程加固措施协同护坡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丹东市某河流日龙山至蚊子沟沟口防护工程,是丹东市防汛的重点地区,由于该段防洪标准比较低、且处于丹东产业园区境内,为解决防洪和景观的双重任务,采用联锁型水工砖和机织模袋混凝土护岸,在平均潮水位(4.01m)以下采用机织模袋混凝土防护,以上采用连锁型水工砖防护。该文主要介绍了联锁型水工砖和机织模袋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施工情况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造成处治效果并非最佳或经济上的浪费。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优方案,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软基加固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路堤稳定性、沉降变形、经济性、施工难易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换填轻质土、CFG桩复合地基、反压护坡、水泥混凝土排桩等加固方案的权重,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加固方案。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公路软基加固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在高速公路软基加固方案的优化设计中,通常依据工程经验或工程类比法确定最优方案,常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指导生态护坡养护,通过现场调查安徽省山区营运高速公路典型生态护坡服役状况及本土植物主要物种和特征,分析边坡的水毁成因及植被对边坡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护坡养护建议。结果表明,调查区边坡植被以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豆科植物组成的草灌结合群落为主,拱形护坡+植生袋和锚杆框架+植生袋的生态护坡效果较好;植被根茎叶的水文效应和根系的力学效应对边坡有长期的保护作用,但乔木对边坡稳定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植物对边坡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影响各不相同,养护时应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生态护坡方案与植被种类,提高生态护坡的长期固坡效果。  相似文献   

15.
CFRP布加固修复桥梁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RP布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弹模,是加固修复桥梁工程的一种新型材料。结合苏南地区某桥梁加固修复工程,阐述了CFRP布的性能及其施工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是加固修复桥梁工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水位环境下沉管隧道模袋砂围堰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制,依托广州市洲头咀沉管隧道,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探讨高水位环境下沉管隧道高坡率模袋砂围堰失稳破坏形态,提出相应的破坏控制指标与评价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1) 硬质地基中,模袋砂围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出现边角处应力集中张拉破坏与砂袋界面处应变局部化破坏,水平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内部或整体滑动; 2) 软弱地基中,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引起围堰局部脱离或底层模袋张拉破坏; 3) 实际工程中,模袋砂围堰中的模袋难以被贯穿撕裂,无法形成围堰内部整体弧形滑动; 4) 模袋砂围堰存在明显的包裹增强效应,能有效提高整体稳定性,高水位环境中模袋砂围堰设计坡率显著大于常规土石坝围堰设计坡率。  相似文献   

17.
程淞 《路基工程》2003,(6):61-63
柔性护坡是铁路路基边坡防护常用的一种形式,但如何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边坡防护申应用还属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预制拼装式骨架护坡这种柔性结构加固、防护路基边坡效果和适用条件,以及防护后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8.
片石保温护坡是保护路基及基底下多年冻土的一种有效工程措施。对片石保温护坡寒、暖季降温效果的差异性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片石护坡试验工程的测试数据,通过片石护坡路基与普通路基的地温对比,对片石护坡寒、暖季降温效果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片石保温护坡的降温效果,暖季比寒季好。  相似文献   

19.
单孔复合锚杆桩是在同一个钻孔中安装多个长度不同的锚杆体,通过高压注浆使粘结应力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锚固长度上,实施对地基基础的有效加固。作者结合起亚汽车模修车间地基加固工程,对单孔复合锚杆桩技术从工程实践到加固机理进行探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现行技术标准与规范对弃土场施工质量的要求,提出弃土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为选址复核、拦挡工程施工、弃渣作业、护坡与截排水工程施工、土地整治及恢复等。建议每处弃土场划定为一个单位工程,再按照结构部位划分为土石方工程、拦挡工程、护坡工程、截排水工程、土地整治工程以及植被恢复(含复耕)工程等六个分部工程,每个分部工程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工序及路段长度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各分项工程的实测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