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产经速递     
《驾驶园》2009,(4)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宇通文易风2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冒着纷飞的瑞雪视察宇通工业园。面对生产线上正在生产的一批郑州BRT公交车,张德江饶有兴趣地走上车去,一边拉着公交车的扶手,一边询问BRT公交的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情况,当了解到宇通  相似文献   

2.
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优先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单线公交专用道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公交优先的问题。为能更好地发挥公交专用道作用,提出了在大城市或特大型城市设置双线公交专用道,以及双线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并对双线公交专用道和单线公交专用道的效益进行对比,运用模型计算后得出了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6):168-168
2009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深人学习和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12月9日至12日在湖北调研内河航运发展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李盛霖强调,要紧紧抓住发展内河航运的重大机遇,贯彻落实好张德江副总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推进内河航运快速、协调、安全、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公交的发展,指出在我国发展公交的道路上缺乏对公交通行能力这一重要指标的思考,提出研究公交通行能力来解决我国公交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公交(包括公交车辆和公交乘客)通行能力模型。然后以北京中关村大街的公交专用道为实例,从公交通行能力方面分析该段道路公交车拥堵、混乱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交停靠站公交车损失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停靠时间影响着公交行程时间、公交准点率以及公交通行能力。文中从理论上阐述了公交停靠站公交车辆停靠时间及其组成部分。为定量分析停靠时间中的损失时间,调查了南京市几个典型的公交停靠站,并综合分析了损失时间的大小、离散程度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交泊位数大于2时和公交泊位数小于等于2时的公交车损失时间有很大不同,在泊位数小于等于2的公交停靠站,损失时间较小,且基本保持恒定;在泊位数大于2的公交停靠站,损失时间增大,且受泊位数以及停靠站内已停公交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公交优先的政策落实到实处,城乡公交、环保公交、惠民公交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11年,既是中山市十二五规划的发轫之年,又是中山交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更是打造民生公交、惠民公交、和谐公交,为中山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交通畅行保障,加快城市  相似文献   

7.
周晶 《人民公交》2017,(3):26-30
郑州公交秉承“公交优先,公交必须优秀”的理念,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经济的出行服务,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首肯和好评,赢得了众多国家级、省市级荣誉。在成绩与荣誉面前.郑州公交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公交优秀无止境,公交优秀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事业。公交企业是用公交车辆在城市及其近郊范围内进行旅客运输,为公众出行提供服务的公益服务性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出台,大力提倡公交优先,很多城市的公交车辆发展日新月异,公交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技术在公交车辆上被广泛应用,公交车辆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公交出行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公交企业滞后的车辆维修制度和管理模式已远被新技术运用广泛的公交车辆抛在了后面,公交企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公交优先"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而公交专用道是最重要的公交优先路权保障措施。该文对公交专用道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以杭州市公交专用道体系设置为例,在大城市公交专用道的体系构建流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交专用道的相关配套设施实施建议,旨在说明公交专用道体系建设时,须同步建设公交换乘枢纽、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等配套设施,方可发挥公交专用道体系的规模效应,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每一本刊物,都有自己的定位和风格,而且风格要鲜明。《河北公交动态》以高起点、高标准、贴近企业、宣传公交为特点,成为河北公交形象的一个窗口。公交报刊,顾名思义,就是服务于公交行业的报纸和刊物。公交报刊,可以说是公交历史的缩影和传承,是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交融,是凝聚职工和谐与共的载体。在业内我们尊崇天下公交是一家的信条。各地公交企业间交流互访很多,可以说是知无不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公交运能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公交线路运能与公交出行强度匹配度的公交线网及运能配置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网格化城市区域的基础上,分别将公交线网运能和公交出行强度抽象为覆盖在研究区域上的两个矩阵,其元素值分别代表相对应网格化城市区域的公交运能和公交出行强度。通过设计矩阵元素算法和建立两矩阵元素匹配性分析模型来评价公交运能与公交出行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据此评价公交线网的布设与运能配置是否均衡合理,并绘制出相应的评价图。在公交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该方法为公交运能的均衡分配提供了理论支持与解决方案,其科学性与实用性在广州老城区公交运能评价与优化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道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距离交叉口太近、公交站台长度不合理及路段公交停靠站对站布置等,导致公交站点处成为道路的交通瓶颈,造成通行能力下降、公交站台处交通拥堵及交通安全差等现象。通过对公交停靠站设置位置进行选择,根据公交站点通行能力模型给出标准公交停靠站在不同道路等级条件下的设置尺寸,进而通过模型计算给出路段和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在不同断面情况下的设计模式,成为城市道路公交停靠站设计的标准,并为城市道路的规划与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荆州公交优先公交路权,优化延辟线网,发展城乡公交,推广新能源车应用,升级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强化服务能力,有力地推进了"六大公交体系"建设。自2014年荆州市在湖北省公交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中成为首批试点城市以来,荆州市政府及市财政局、市交通局、运管局等主管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对照构建"畅通公交、品质公交、全域公交、绿色公交、智能公交、文明公交"六大公交体系的创建目标,细化创建任务,确定责任部门,集中力量克难攻坚,确保创建活动顺利  相似文献   

14.
<正>处在"交通先行"的关键时期,成都公交紧抓机遇,以建设"安全便捷、群众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放心、全国一流"的公交企业为目标,加快构建"便捷公交、舒适公交、智能公交、绿色公交、平安公交",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交通。"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发展公交,就是发展民生。"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公交理念的指引下,成都公交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公交车辆相同的延误情况下,以多个泊位公交停靠站能服务的公交车辆到达率与单个泊位的公交车辆到达率比值作为确定有效泊位数的方法,通过Vissim建立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仿真模型,结合相关数据,对不同泊位下公交停靠站的有效泊位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公交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提出公交是为民,公交是形象,公交要优先,公交当自强的二十字方针。在此背景下,河南省各城市充分把握当前机遇,积极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扶持政策,在用足、用好政策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公交事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常州市高强度推进一场公交革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全市644个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公交日均客运量从47万人猛增到110万人,其中超过30%的人乘坐快速公交;公交出行率由8.9%增至25.8%……  相似文献   

18.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主体是政府及有关部门,无论是规划优先、资金优先、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等等,都不是公交企业能够自主决定的.在公交优先战略实施过程中,公交企业扮演的是决策参与者、政策执行者,更多的是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因此,公交企业只有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增加党和政府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底气、增加财政部门落实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19.
了解居民公交出行乘车特征、掌握公交出行客流规律是公交规划和运营决策的基础.为了研究不同时段居民公交乘车的分布特性,以北京市分段计价线路公交IC刷卡数据为依据,基于数据挖掘工具分析了居民公交出行乘车的距离特性,并对乘车距离分布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公交乘车距离服从威布尔分布,在置信水平为95%的条件下,平方误差和小于0.01,拟合优度在0.97以上.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调研我国城际公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城际公交与班车客运在服务对象、线路路况、运行模式、票价机制等方面差异,总结凝练了城际公交发展优势,并评估了现行城际公交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从城际公交发展定位、发展原则、发展策略等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际公交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