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摩擦电流是电动转辙机转换道岔能力大小的量化指标。《维规》对各种型号电动转辙机摩擦电流的调整范围都有明确规定。所以,现场职工每月“技表”时,都要对线路上运用的电动转辙机摩擦电流做例行测定、调整,以便达到《维规》的技术要求。但在测试时,如果万用表的指针摆幅较大,检修者在短时间内难以确定摩擦电流的准确数据,就不能确定电动转辙机的工作状态,难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ZD型直流电动转辙机摩擦联接器的结构特点,分析现场日常维护中出现摩擦电流无法正确调整的问题原因,提出一些维护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一种用于外圆类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在线测量及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摩擦轮式测量装置,在加工中连续检测工件直径,并通过计算机来控制伺服机构调整刀尖位置,补偿加工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最程大,测量分辨率和精度通过调整机构的参数可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电气集中站场广泛使用的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其减速器结构紧凑,减速比大,摩擦联接器可双向独立调整,使用方便。其内齿轮为球墨铸铁材料,在齿轮传动及减震性和摩擦性能方面较好。但在侧线使用过程中,有部分转辙机因动作频次较低,使用环境潮热,内齿轮摩擦面外露处容易锈蚀,浮锈的堆积造成减速器摩擦带在与内齿轮摩擦时,摩擦阻力突变,导致摩擦电流突变的故障。  相似文献   

5.
机械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是影响设备运行状况、使用效率、服役寿命、能源利用率以及排放物水平的重要因素。提出金属表面自适应增材强化技术工程概念,可以实现机车柴油机金属摩擦副表面极低摩擦状态的在线自适应构建。将功能材料在线介入摩擦接触区域,借助摩擦能量激发功能材料与运动副界面交互作用,通过摩擦化学反应、物理削峰填谷及机械抛光效应,实现摩擦副接触表面的强化改性和自适应增材,自动补偿磨损超差,动态优化配副间隙,靶向修复磨损区域,在固液多元复合润滑状态下实现表面磨损和增材补偿的动态平衡,构建运动副间极低摩擦、极小磨损的运行状态。在机车柴油机中应用表明,金属表面自适应增材强化技术改变了摩擦副间的跑和方式和运动副间摩擦匹配性,可明显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能耗和运维成本,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转K4型转向架研制初期采用的钢弹簧常接触弹性旁承结构复杂、压缩量调整不方便,在运用过程中还出现了下旁承磨耗板折断的故障,因此在小批量装车后研制了橡胶常接触弹性旁承替代钢弹簧常接触弹性旁承。橡胶常接触弹性旁承的初始设计方案忽视了车体相对转向架横动及由此施加给旁承摩擦板的横向力,造成运用中出现旁承摩擦板的紧定螺钉发生折断现象。为解决旁承螺钉折断故障,文章提出改进方案,取消了螺钉,将旁承摩擦板由一整块方板改为2块圆板,并镶嵌在板旁承体上部的凹槽内。改进后的橡胶常接触弹性旁承可靠性大大提高,被定型为BD型,至今装车5万余辆份,未发生过旁承摩擦板脱落、裂纹故障,已成为我国铁路货车主型弹性旁承之一,满足了铁路货运重载提速要求。  相似文献   

7.
机油对活塞环的摩擦和擦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以专用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粘度的机油和在机油中加入添加剂对活塞环摩擦与擦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塞行程的中央、其摩擦方式以粘性摩擦为主,在止点附近则产生边界摩擦。针对这一特点,采用了在低粘度机油中加入摩擦调节剂的润滑方式,既降低了粘性摩擦时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8.
魏玉卿 《铁道车辆》2023,(5):158-161
基于螺栓预紧力设计原理,对高强螺栓重复使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认为,针对螺栓重复使用带来的摩擦因数及其离散性增加的问题,可通过调整螺栓额定预紧力矩、增加螺纹润滑等修正措施来降低螺栓重复使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将螺栓预紧力是否在设计范围内作为螺栓可重复使用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结合标准地铁摩擦副安装接口要求和车辆制动参数,通过方案设计、计算校核和试验验证等方式开展新型轻量化制动摩擦副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证新型轻量化制动摩擦副在标准地铁车辆上的适用性和制动匹配性。新型轻量化制动摩擦副中的闸片采用合成材料,制动盘采用铝基复合材料,并利用搅拌摩擦成型技术制备。通过仿真分析对制动盘热容量进行计算校核,同时基于VDI 2230标准对制动盘紧固件安全系数进行计算校核,结果显示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热容量与紧固件连接安全系数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通过对新型制动摩擦副开展相关试验,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和合成闸片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均能满足标准地铁规定要求;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与紧固件连接安全可靠,满足振动冲击试验标准要求。已完成的制动摩擦副全尺寸制动动力台架试验结果显示,摩擦副的平均摩擦因数稳定、闸片磨耗量小、制动盘温升小、制动噪声低,摩擦副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根据校核分析和试验结果,新型制动摩擦副满足标准地铁车辆制动需求,可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车轮不产生滑动的条件是轮轨间的粘着力必须大于闸瓦与车轮间的摩擦力,通过计算来分析车轮与闸瓦间的摩擦力与轮轨间的粘着力,根据计算结果从空车位、空重车反位、不良天气情况下、不按标准使用闸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失灵等分析货车车轮滑行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货车转向架的非线性动力学性能,提出了一种解决间隙接触和摩擦作用的新建模方法。利用非线性刚度曲线定义约束内力,既可以保证运动约束精度又能够使模型仿真计算稳定。在斜楔摩擦减振机理和受力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斜楔等效摩擦模型。等效摩擦与连续摩擦结合的建模技术使摩擦作用仿真更加趋近于实际的动态行为规律。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表明:在接近临界速度时主要摩擦面(如斜楔和承载鞍)出现摩擦蠕动过程,即干摩擦系统的滞后阻尼作用增强了轮对纵、横向定位刚度。但是从横向模态自激振动分析角度,摩擦作用应当保持连续光滑,以减少车体结构发生侧滚耦合振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这种名叫“史维伯”的脚踏驱动轨道交通工具在固定轨道上行驶,座椅可根据乘坐者的身高精确地调整到最舒适状态,最高运行速度为90km/h。“史维伯”车上有可大幅度减少空气阻力和轮胎摩擦的装置,如果把很多辆“史维伯”车连在一起形成“史维伯”列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现场的道岔摩擦电流测试与调整存在流程繁琐且风险高、对检修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测定数值的主观性占比大3个弊端,为此需要基于各类智能算法及技术提升道岔的智能运维水平。[方法]分析了道岔摩擦电流测试曲线4个阶段的特征,提出建立道岔摩擦电流的智能分析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设定了该系统的摩擦电流标准值及阈值范围。该系统可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自动获取道岔摩擦电流值。介绍了该系统的调试界面截图,以说明系统在获取道岔摩擦电流值如何为现场检修人员提供操作建议。[结果及结论]该智能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实现了节约检修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检修效率的既定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京都交通局所属的109km地铁中,采用直线电机牵引的线路最小曲线半径100m,其他线路最小曲线半径l60m,进行轨距加宽的路段有300m,这些线路存在内轨头顶面波状磨耗问题。为此,采取地面和车载两种方式。地面方式按照列车通过列数和一列车需要的油量进行调整,使用称为“轮缘油”的低粘度油。车载方式适用于曲线半径大的场合,在轨距角喷油。对于曲线半径160m的线路,摩擦系数从0.3~0.4调整到0.1~0.2。为了防止污染,在隧道内使用的是摩擦调整剂。  相似文献   

15.
摩擦搅拌点接合(FSJ)机器人装置是利用摩擦热进行点接合的最新机器人技术。由于不需要焊机等辅助设备,除了只用机器人进行接合之外,同传统的机器人接合相比,具有节能、洁净、高品质等诸多优点。本文介绍摩擦搅拌点接合的概要和新开发的摩擦搅拌点接合机器人技术。  相似文献   

16.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提高了复杂结构件焊接中搅拌摩擦焊的可操作性,同时节省搅拌摩擦焊夹具和垫板的设计、制造成本,另外从根本上消除了未焊透或根部缺陷等问题,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的焊接工艺、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搅拌头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成为后续实际应用于生产制造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交叉支撑转向架摩擦减振装置摩擦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交叉支撑转向架摩擦减振装置暴露出的问题,对不同摩擦副配置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转向架相对摩擦因数过大的原因,并优选了摩擦副配置。  相似文献   

18.
降低发动机的内部摩擦是发动机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Mahle公司开发出一种整机摩擦功率试验台,作为重要的开发工具,其不仅能在外源增压倒拖运转情况下,而且能在着火运转的发动机上,对所有对摩擦功率有影响的发动机零部件进行参数试验,确定出活塞组各个结构参数降低摩擦的潜力,并借助于试验设计程序为每种试验方案绘制了摩擦功率特性曲线场。同时,为了查明活塞裙部涂层对降低摩擦和磨损的作用和潜力,对3种不同涂层材料进行了摩擦和磨损试验,然后对各项参数对降低摩擦功率的效果进行排序。它可为发动机试图达到更合理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电气化列车的连挂车辆中,第一弹簧悬挂装置里装有楔形摩擦减振器,它限制着转向架构架点头振动的幅度。摩擦减振器在运用中工作能力的判断标准是设计摩擦力、稳定性、工作面最小的磨耗量和均匀磨耗量、弹性元件的刚度、缓冲行程所占比例以及摩擦副防雪、防尘、防油和防机械损伤的能力。如果摩擦减振器工作表面落有润滑材料,在实际运用中就会出事故。  相似文献   

20.
从空车位制动缸压力高、空重车位误调、错装高摩擦因数合成闸瓦及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故障等方面对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