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线路经过软土路基时会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其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沉降分析和计算结果精度不足以满足无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对沉降进行实时观测和分析。以软土地基上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沉降观测为例,介绍公路线路中路基沉降观测的流程、元器件的埋设方法,总结了沉降观测过程中各类元器件的适用性,及真实、准确、及时和连续采集沉降观测数据的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沉降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加固公路软基的加固机理和变形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桩长、桩间距、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TC桩未打穿软土层时,沉降较大,为减少沉降及工后沉降,TC桩宜打穿软土层进入相对持力层0.5-1.0m。TC桩桩端为相对硬土层时,调节桩间距,可以起到调节沉降的效果,但调节桩长更为明显,在满足稳定及有一定预压期时,适当加大桩间距对总沉降及工后沉降影响不大,设计时可适当放大桩间距,以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土石混填路基为山区、丘陵区路基填筑的基本形式,路基施工期的沉降及工后沉降可以采用多种沉降预测模型进行一定时间段内的沉降预估。由多种沉降预估模型预测结果可知,Morgan-Mercer-Florin函数法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能够有效提高路基工后沉降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粉质粘土层土体的含水量较高、渗透性较弱、粘性强,在盾构施工中土体扰动较大,地面沉降很难控制。鉴于此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盾构施工时地表的沉降规律,通过计算分析,研究了地面的横向沉降、纵向沉降及水平位移的变形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隧道正上方的地面处的沉降量最大为15.98mm,地表横向沉降的影响范围主要在3倍的隧道直径范围内,其沉降量大概占最终值的90%;盾构通过后的地表沉降,地表沉降值由9.45mm增大到14.71mm,其沉降值约占地表沉降值的60%~90%;地面最大横向水平位移为5.8mm,发生在离隧道轴线垂直距离7~8m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桥梁沉降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道路桥梁沉降不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评分,并对周围居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道路桥梁的沉降现象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与作用,比如施工材料的物理属性、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工程施工的设备属性等。以从技术层面入手缓解道路桥梁沉降现象.首先需要对道路桥梁沉降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基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将导致路面断裂、不平整以及构造物两侧路面错台,严重影响公路的质量及行车效果。有效降低路基沉降,消除路基沉降危害已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0):116-117
通过对国内盾构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技术,同时参考同行业盾构法施工实例,分析了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及盾构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规律、过程和沉降原因。对杭州地区类似地质条件下后续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沉降杯的基本构造及工作机理,结合具体工程,叙述了沉降杯观测路基沉降的方案、具体的埋设工艺以及观测方法,并对沉降杯的观测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保定一阜平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路基沉降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基土性质、路堤高度、路堤填料性质条件下路基沉降变形特性,并结合现场沉降观测数据研究了土基变形模量、路基高度、路堤填料容重、路堤变形模量及施工时间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为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某高速公路匝道软基工程为研究背景,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粉喷桩复合地基,针对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垫层厚度,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水平位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粉喷桩复合地基存在临界桩长,适宜的桩长才能有效控制复合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随着粉喷桩桩径的增大,复合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均逐渐减小,但桩径过大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控制效果不明显;随着粉喷桩桩间距或垫层厚度的增大,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变化均不明显,粉喷桩桩间距过小或垫层厚度过大均不能有效控制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且导致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增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京地铁蒲天区间隧道桩基托换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增加隧道支护通过植筋、剥桩、托拱、断桩及再次托拱的方式进行洞内桩基托换,利用3D-σ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桩顶沉降、承台沉降和拱顶下沉值,发现隧道开挖过程中桩及上部承台基本上是均匀沉降,且沉降量较小;剥桩、断桩过程引起的桩基础沉降较大,剥桩、断桩为桩基托换工程的控制工序.  相似文献   

12.
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控制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和沉降机理分析,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地铁5号线和10号线24个区间隧道的1497个地表沉降测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值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沉降槽宽度参数反弯点距离、地层损失率的一般特征,给出了地表沉降槽曲线反弯点距离与等效轴向埋深的关系,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地标沉降控制标准,并提出预警、报警、极限3级控制的管理方法.研究成果为认识地铁区间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及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桥梁引道的沉降主要由地基沉降、填土路基沉降及路面结构层沉降三部分构造,根据分布状况可分为纵向和横向差异沉降。EPS轻质填料具有密度小、耐久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填筑桥梁引道路堤。实体工程中采用密度约20kg/m3的EPS块体材料填筑路基,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稳定性和减小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软土的复杂性和各种沉降理论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利用有限的沉降实测数据,选取合理的模型及方法来预测软基的沉降。以深圳盐田港西港区纳泥塘地区软基沉降预测为例,采用了BP向前型网络模型和Elman反馈型网络模型两种不同的神经网络建模法,通过高度非线性的曲线拟合,推求工程后期沉降(包括最终沉降),并与曲线拟合法中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泊松曲线法及 Asaoka 法对比,对拟合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使其具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双曲线法的预测效果最好,适用于本工程的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15.
浅谈工后容许不均匀沉降指标及其在高等级公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容许工后沉降指标的确定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具体情况 ,探讨了国内关于工后容许沉降指标及高等及公路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与施工控制中,把现场填土厚度、时间及实测沉降量信息作为学习样本,经过BP神经网络训练后,建立了动态仿真预测模型,用该模型预测当前及下一级填土后的沉降量,判断下一级填土是否可行及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以实现对软基沉降及工程施工的事前仿真控制,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某PBA工法地铁车站下穿跨河桥,车站上方3根桥桩距离车站顶部仅0.6 m,合理扣拱施工工序是桥桩沉降控制的关键.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扣拱施工顺序及不同中、边跨开挖面错距下桥桩位移、地表沉降及车站中柱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先中后边顺序下车站中柱位移较大,但是桥桩及地表沉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以最靠近车站的3根桥桩为坐标零点,扣拱施工对桥桩横向影响范围为15 m左右;4种施工方案下桥桩最大差异沉降基本相同,且随着扣拱施工步变化趋势一致;扣拱施工引起的桥桩绝对沉降和差异沉降均在允许范围内,上部桥梁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中、边跨错距为三段模式的桥桩沉降、地表沉降及中柱位移均优于中、边跨错距为六段模式;经综合比选,扣拱施工顺序建议先中后边,中、边跨开挖面错距建议为三段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路堤沉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取值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耒宜与衡枣两条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资料和路面状况调查为依据,分析研究了不同土质、不同填方高度对高路堤沉降稳定时间、工后沉降及路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刚性路面底基层、基层和面层施工的沉降控制取值标准。  相似文献   

19.
车璠 《北方交通》2010,(5):48-50
在现有的沉降计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现状,并对压缩模量、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及附加压力的取值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合理的参数取值对计算不同结构物的沉降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以湛江大道一级公路大范围软土地基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GTS建立了CFG桩地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CFG桩的沉降控制效果和参数的影响,获得了设桩及不设桩2种工况下,地基表面中心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地基横断面表面不同位置的最终沉降值;研究了CFG桩桩长、桩的径距比及桩身模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设置CFG桩能显著降低地基的沉降量;桩长和桩身模量的增加有利于减小沉降,桩的径距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沉降控制。研究结果对CFG桩的合理布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