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刚 《摩托车信息》2005,(10):59-59
“怪王”是摩托车修理工老王的外号,顾名思义:怪人老王。  相似文献   

2.
“怪王“是摩托车修理工老王的外号,顾名思义:怪人老王.   老王四十出头的年纪,身材五短,脑袋圆圆,实在是貌不出众.   ……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个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老师傅,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杨师,一个很喜爱摩托车的性情中人。关于他对以前那辆摩托车的钟爱,我都是听他自己说的,并没有亲自看到过,不过从他对现在这辆摩托车的日常护理上,我依稀能够感觉出他对以前那辆车的珍爱之情。在1996年,他好不容易说服老婆,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辆在当时看来非常奢侈的五羊摩托车,这也是他们水电厂400多人中第五个买摩托车的,他因此一时也成了厂里的风云人物。从此,这车就成  相似文献   

4.
阿明对摩托车已达到痴迷的程度.几年来,他买一辆车又卖一辆车,至今已换过几个品牌好几辆车了,新买的这辆嘉陵250更成了他的心肝宝贝.摩托车对他来说,上下班时是他代步的工具;散步(兜风)时似乎是他手挽手的伴侣;长途旅游时便成了他的骄傲;维护保养时就像他在精心呵护着的儿子.为此,他买了不少摩托车方面的书籍,摩托车类的杂志更是见一本买一本,日积月累,他具有的广博精深的摩托车方面的知识,不亚于一个专家.上至国家对摩托车产业的政策和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中到全国及世界品牌摩托车企业产销量的增减变化,下到摩托车的结构到每一个零部件的技术的更新材料的优化,他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如果哪一次摩托车专业会议请他去作一报告,他定会亳不逊色地讲它个三五小时而且让听众口服心服.他那漂亮而贤慧的妻子经常不无妒忌地揶揄他:耶!你对摩托车好像比对我还上心呢!……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期盼     
刘颖 《摩托车信息》2001,(10):38-39
我不是摩托车迷。只是一名普通的职业女性。但我的丈夫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铁杆摩托车迷了。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他五年间换了多少辆车或往车上搭了多少钱,仅因他在摩托车身上投入的那份感情和精力,就足以配得上这一称谓了。五年间,因为摩托车我没少和他吵架,甚至都闹到了要离婚的份儿上,但不管怎么吵、怎么闹,好像对他都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他仍是“摩”心不改,一意孤行。后来我渐渐地也麻木了,不愿再与他吵了,并且找到了宽慰自己  相似文献   

6.
高君 《摩托车》2009,(6):102-104
即使你身在摩托圈也不一定听说过苏浩波,即使听说了也不一定确切地了解他是做什么的。他本不该如此低调,身为新疆环塔汽摩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多部进口摩托车、精通公路摩托车与越野摩托车驾驶技巧,单独的—项拿出来摆都可以在圈内名声大震。  相似文献   

7.
付军 《驾驶园》2004,(10):10-11
我和崔浩是在一个酒店打工时认识的.崔浩有一辆五洋本田125的摩托车,他特别喜欢晚上带着我兜风,他骑摩托车时样子很帅,还敢双手离把向前中好远,常把我吓得大叫而他却得意地哈哈大笑.我坐他摩托车最惊险的一次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是他朋友买了一台高赛还没上牌照,他借来骑着玩,他带着我在一条新建的马路上狂飙,我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呼做响,我吓得要死,让他慢点,他却说这么好的摩托车就是为了勇敢的男人设计的,我们正在飞车,身后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我回头一看,见两个警察骑着摩托车闪着警灯追了过来,边追边用喇叭喊话:"前面的摩托车停下来!前面的摩托车停下来!"  相似文献   

8.
朋友A君。酷爱摩托车。多年来练就一身高超的摩托车驾驶本领。俗话说,艺高人胆大,A君就属这类人,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经常驾驶着那辆和他一样彪悍威猛的雅马哈400,潇洒自如地穿行于各种危险路面:作为最好的朋友,我经常劝他,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他总是不屑一顾;A君的老母亲和爱人在他每次驾车出门时都提心吊胆,再三嘱咐他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9.
与你同行     
戴巧芬 《摩托车》2004,(6):25-25
我是一个八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与《摩托车》杂志相识三年。最初的日子是每个月都站在路口的报刊亭为老公买新出版的《摩托车》杂志。刊中字里行间“填”满了技术和机械,我不懂,他却爱看。记得第一次不经意地为他买回杂志的时候,他很开心。他告诉我,在当学徒时曾从师傅那里发现  相似文献   

10.
摩托姻缘     
李刚 《摩托车信息》2006,(10):30-30
该吃午饭了,同事老陆还在细心地冲洗他那辆旧摩托车.我开玩笑道:"老陆,你这老爷车该进博物馆了,骑摩托车的要是都像你一辆骑十几年,那造摩托车的还不得喝西北风!"老陆笑眯眯地说:"我可舍不得扔,它可是我的两条腿,这十几年上下班我全靠它,就连我老婆还是它撞来的呢!""怎么回事?老陆哥,你可得给我讲讲."我递给他一支香烟,好奇地追问.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13,(7):43-44
如果说左宗申是摩托车行业的先锋人物,这话并不夸张。在他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生涯中,几乎每年都要为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做几个提案。随着左委员提案经验的丰富,他对如何打动社会、如何让大众看到摩托车正面形象的理解也在进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看到了一个忙碌的左宗申,除了上会、听会,他还要去电台录制现场节目、给报纸做专访,并且参与了这次交通体验活动,而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做中国摩托车界的代言人。中国有近180家摩托车生产企业,上千家摩托车配件企业,左宗申虽然是宗申集团的老总,却坚持在为整个行业四处奔走。他的努力也受到了摩托车爱好者们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王春 《摩托车信息》2002,(11):49-50
许多摩托车具有各种各样的传奇经历,有些摩托车的经历显得更为有趣,比如20世纪70年代早期由杰瑞·玛格奴森(以其创造设计的玛格拉充电器而出名)设计制造的玛格拉摩托车。作为刚刚涌现出来的哈利摩托车零部件的经纪人中的一员,玛格奴森对于摩托车结构有着常人觉得几乎疯狂的想法,那就是他认为所有摩托车的高度对于他来说都显得高了。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15,(12)
<正>"如果一个人爱摩托车,请带他来米兰摩展,他会得到最大的心灵满足;如果一个人恨摩托车,也请带他来米兰摩展,他会因此而爱上摩托车……"11月19日~23日,又一次,我们迎来了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秀场"—米兰国际摩托车展览会(EICMA)。这是第73届米兰摩展,它一如既往地盛大、夺目、震撼。米兰摩展的重要性,不仅源于意大利在欧洲乃至世界的摩托车工业中心地位,更在于世界各大摩托车制造厂商、配件及部品企业、改装设计公司乃至摩托车文  相似文献   

14.
冷雨 《摩托车》2007,(2):80-81
虽然,所有定制摩托车的设计者和爱好者都在谈论突破、原创、打破窠臼和推陈出新,但更多时候他们都是叶公好龙,比如动力装置一直沿袭V型双缸的美式巡航摩托车传统。在定制摩托车设计者中,韦恩·兰瑟姆(Wayne Ransom)绝对算得上是才华横溢的一位。他所定制的摩托车以独特的审美艺  相似文献   

15.
眼下,在京城要说找个修摩托车的地方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可要是谁的高档进口大排量摩托车出了毛病,恐怕就非得去“飞驰摩托车迷俱乐部”了。一着鲜,吃遍天。“飞驰”就是以自己的一手绝活,在摩托车市场上独树一帜。 (一) 说起“飞驰”,它不仅车修得好,而且更是京城车迷们聚会的“家”。俱乐部主席刘驰为人真诚,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刘  相似文献   

16.
赵景伟 《摩托车》2004,(8):19-19
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黄淮地区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那天下午没有什么修车的客户,我坐在室内看起了《摩托车》杂志。因为漏订,每月我都要去几十里外的县城才能买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摩托车》,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知识。每次买回来我都会认真地阅读。“有人吗?”突然一声叫问,打破了室内的安静。合上书抬头顺声音望去,一个全身是雪的中年男子推着一辆正三轮摩托车站在了我的门前。我起身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问明原因后得知,他的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几声嗑喳声后,车慢慢停了下来,当时认为是转动大链条与链盘脱离所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信息》自从1987年第1期出版以来,一直就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如今,她已迎来了100期和9岁生日。在这里,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摩托车信息》,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读者。更重要的是她给我爸爸带来了及时可靠的信息,给我和妈妈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家都喜欢她。爸爸是一家摩托车发动机厂的科技人员,出于工作的需要,他爱好摩托车,更爱看《摩托车信息》;他不光看,而且还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他对我说:“《摩托车信  相似文献   

18.
美女搭车     
阿光买了一辆新摩托车,整天骑到街上横冲直撞,大肆炫耀,吓得那些在街上行走的女孩们惊叫不已,好不威风。这天,阿光又骑着摩托车在街上兜风,远远的瞧见一个身着露脐衫、超短裙的美貌女郎在向他招手。他一拐车头,摩托车便蹿到了那女郎跟前。“小姐,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他盯着她雪白的胸脯笑嘻嘻地问。女郎两眼生媚,看着他娇滴滴地说:“大哥,搭  相似文献   

19.
车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买摩托车对工薪消费者来说已不是件难事,驾驶摩托车在大街上风驰电掣般穿行,那份潇洒飘逸,轻松自在,成了许多摩迷心中难以释怀的梦。我的丈夫就是这样一位恋车族,他对摩托车的钟爱已不是一天两天,从他满满一书柜各类摩托车杂志就可以看出。他平时并不善言谈,但与人一说起摩托车来,可就是头头是道,什么这辆车发动机是进口的,那辆车排气量有多大等等。他虽然对许多车了然于胸,却并没有自己的车,这是因为他上班就在  相似文献   

20.
“发展摩托车事业是我一生的选择。”日前,宗申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左宗申满怀深情地如是说道。这既平目实的话语,却是左宗申的肺腑之言,摩托车,就是他的最爱。无边落木萧萧下,在举国一派唱衰摩托车产业之时,当众多摩托俊杰纷纷竭力杀出“摩托围城”之际,左宗申逆势而上,咬定摩托不放松,令人十分钦佩他的胆识和才智。更需要说明的是,左宗申不是一介莽汉鲁夫,一心一意撞南墙,他选择摩托车事业,在于他对中国摩托车事业的独到理解,是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发展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