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轴承锥形滚子冷锻模具,如图1所示.一般是采用CrMoV合金工具钢制造,经淬火、磨削加工后直接使用.由于淬火后的硬度为58~62 HRC左右,磨削加工后的工作腔粗糙度只能达到Ra1.6~1.8 μm,使用中易产生粘结磨损和对成型滚子表面造成拉伤.一个模具的寿命只能冷镦约3 000粒滚子.  相似文献   

2.
对第2类磨削裂纹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渗碳过程中的表面碳化物是产生第Ⅱ类磨削裂纹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表面碳化物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抑制产生磨削裂纹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3.
长沙磁浮综合检测车车轴是一种多台阶细长轴,此轴直径长度比大,在磨削力和磨削热的作用下,工件易产生弯曲变形,在加工后易产生腰鼓形、锥形、振痕等多种缺陷,造成工件径向圆跳动和同轴度超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减小磨削力和磨削热,提高工件的支撑刚度。因此,磨削该车轴应从减小加工应力、消除轴身加工受热伸长、正确使用中心支撑架、合理修整砂轮等操作和加工方法方面采取措施,从而保证车轴的加工精度,解决加工难点,以达到图样技术要求,并为今后加工此种车轴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凸轮轴的主要工艺过程,产生磨削裂纹的状况,指出磨削热、表面脱碳氧化层、磨削操作技术、磨削力及砂轮修整技术都是影响磨削裂纹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表面附加应力对X射线衍射法(XRD)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精度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磨削方式在高速列车用铝合金A5083P -O和A7N01S - T5表面产生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铝合金材料表面附加应力的大小、深度及其沿深度方向的分布与材料的型号和磨削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活塞销精密磨削后表面粗糙度值高这一惯性质量问题入手,以切削理论和磨削理论为基础,结合工厂活塞销生产实际,对活塞销精密磨削后表面粗糙度值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种机车牵引齿轮磨齿容易产生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问题,本文从砂轮、切削液、切削参数等磨削工艺方面进行试验分析,选择出合理的磨削加工工艺,有效地避免了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车柴油机氮化曲轴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应的工艺试验,找出曲轴磨削裂纹出现的临界磨削参数,通过对工艺流程和磨削参数的优化,避免了氮化曲轴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某公司出口的EMD偏心活塞销不仅形状公差要求高且表面粗糙度要求也高.通过对传统活塞销磨削夹具进行改进,设计了适用于该高精度活塞销的磨削夹具,同时制定了合理的磨削工艺,经过试磨削,成功地达到了图纸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轮轨噪声产生的原因,并利用TWINS软件对轮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车轮产生的不同模态形式分析了噪声产生的趋势,给出了车轮的断面结构及轮轨接触表面的光洁度等对轮轨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轨道的阻尼、优化选择直辐板车轮、提高接触表面光洁度等都可有效降低轮轨噪声。  相似文献   

11.
研究磨加工断续表面在线检测问题,为减少砂轮进给和断续处影响,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先对采集断续点校正、后对砂轮进给逆向补偿的方案。实验表明:在线检测补偿后与工件磨削完成后圆度误差相差10%左右,验证了在线补偿的正确性;断续表面在线检测圆度误差与工件磨削完成后圆度误差相差不足15%,验证了校正补偿方案的正确性。理论研究对磨削加工在线检测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牵引电机转轴锥度面产生的均匀值波纹对象,分析波纹产生的机理,并介绍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维氏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分析及酸洗检测等方法对某型重载齿轮齿面剥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磨削过热导致的磨削烧伤是该重载齿轮剥落失效的直接原因;磨削量、砂轮、冷却液、热处理因素等是产生磨削烧伤的重要因素;磨削烧伤的检测应当作为更加重要的一个控制环节,对于重要场合的齿轮,应当提高磨削烧伤的检查频次。  相似文献   

14.
基于砂带打磨钢轨时的接触状态,在单条砂带磨削角度给定的前提下,推导单条砂带磨削在钢轨横向截面上的材料去除深度,建立单条砂带材料去除的廓形模型和面积模型。为在多砂带联合磨削下包络形成钢轨目标廓形,在给定首条砂带的磨削角度后,根据当前钢轨表面的剩余高度并以打磨量最大为原则设定其他砂带的磨削角度,结合工艺参数生成钢轨养护时的多砂带联合磨削作业打磨模式。以打磨质量指数评价打磨质量,确定打磨次数,评价多砂带联合磨削作业打磨模式的打磨质量。结果表明:在砂带磨削工艺参数一定时,砂带的磨削能力与钢轨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关;以最大打磨深度对应的角度进行砂带布局的打磨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钢轨目标廓形的磨削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床导轨磨削表面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得知导轨磨床横梁升降速度太快、立磨头主轴角度不符合磨削技术要求的具体原因,确定设计蜗轮减速箱、立磨头微调机构,有效地保证大修机床导轨磨削平面的表面质量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基材及感应热处理后的60D40钢轨轨顶面表面布氏硬度、脱碳层深度、金相组织等项目试验检测,对比实验室布氏硬度计与便携式里氏硬度计测试的钢轨轨顶面表面布氏硬度值。从硬度计的检测原理、实际使用条件及金相组织着手分析布氏硬度值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感应热处理表面硬度试样轨顶面磨削0.1 mm后便携式硬度计测得值比实验室台式布氏硬度计少21 HBW,轨顶面磨削0.2 mm、0.3 mm、0.4 mm、0.5 mm与1 mm台式硬度计测得值高于便携式硬度计10 HBW;轨头不同磨削量纵向金相组织与横断面脱碳层深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铁油缸的中工特点,及易于产生划伤,波纹使缸径粗糙度达不到要求的质问问题,合理的安排加工工艺,设计制造了新的液压头,改进了刀具,选择最佳切削用量解决缸径拉镗过程中的断屑排屑问题,提高了缸径的表面粗糙度达到了图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湿法砂带磨削装置的设计和工艺选型的研究,验证抗侧滚扭杆轴在湿法砂带磨削工艺下表面烧伤基本消除,径向回转变形量减小,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罗红梅 《株辆科技》2004,(2):31-32,37
针对磨床状态和砂轮的情况、分析了工艺条件对外圆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减少和消除表面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铁列车在隧道中行驶时,受电弓对气流产生扰动并形成涡旋脱落,从而产生明显的气动噪声。对λ/D=2、ω/D=0.48的弓头展向波纹结构模型进行波峰、波谷、波峰波谷耦合穿孔优化设计,通过流体计算软件FLUENT进行流场的稳态和瞬态计算求解。采用标准k-ε模型计算稳态流场,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涡模拟计算瞬态流场。基于气动噪声混合计算方法,将瞬态流场计算结果通过积分插值映射到声学网格上,并计算获取气动噪声声源及传播过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展向波纹穿孔结构模型较无穿孔模型有降低气动噪声的作用;展向波纹结构波峰波谷穿孔模型较单独的波峰、波谷穿孔模型的降噪性能较优;在远场R=1.18 m、2 m、5 m处,展向波纹波峰波谷穿孔模型的总声压级较波峰穿孔模型降低了0.51 dB、1.46 dB和1.43 dB,较波谷穿孔模型的总声压级降低了0.37 dB、1.21 dB和1.29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