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玉民 《时代汽车》2008,(11):45-45
中国必须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体系。中国的合资企业没有发展自主的动力,而且现在合资企业没有正确的态度发展自主品牌。国家扶持了“三大三小”,但是他们没有把自主发展起来,反倒是自主品牌企业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事实证明.华晨汽车一直”坚定不移地办自主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自己掌握不了整体的系统开发能力,都是外面来的,那肯定成不了汽车工业强国,如果成不了强国,也就成不了大国。当然,有知识产权没有技术不行,有技术没有知识产权也不行。最主要的还有两点:一个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持续性,企业今天搞一个什么品牌,和国外开发一个车,开发完就完了,接着再找人再合作开发,一直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没有自主创新,国将不国:没有自主技术和品牌,企将不企。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目前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湖北省汽车产业在东风公司的主导下,目前已形成武汉、十堰、襄阳3个产业集群。这3个集群各有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外资为主导,自主品牌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在合资的情况下,有被外资挤压市场空间的趋势。本文对湖北汽车产业群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革,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考虑品牌因素溢价之争。汽车品牌因素日益重要,促使每个汽车企业都希望创造更有溢价能力的品牌。文中对品牌以及品牌溢价进行概述,指出品牌溢价的特点,提出了提高品牌溢价的关键,以期提高汽车企业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策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维修企业和4S服务站也如同雨后春笋般越开越多,造成了各地普遍存在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紧缺的现象。但目前有一些企业的老板,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尽量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宁愿聘用一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一般的人来维持企业的运转。也有的企业老板甚至抱着这样的观念,专业技术好的技术人员和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在社会上招聘不到,我就想办法自己培养,孰不知现在的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错过了战机就有可能意味着战争的失利,商场上的竞争也是如此,等你把人培养出来时也许你的商机早已失去,再者即使你付出了精力和代价培养出来的人能不能留住还是个未知数。企业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是为了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而处在创业期间或缺乏人才的企业决不能寄托、依赖这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否则,企业是没有发展出路的。因此,一些有眼光的经营者们则宁愿高薪聘用有能力、有技术特长的员工,这些人到了企业后不用老板操心就能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作用,既能提高企业的管理、充实企业的维修能力,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又能不失商机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8.
在跨国公司低价战略冲击之下,市场份额下滑,产品出品减少,盈利能力下降。 自主品牌汽车在2006年“国内热火朝天,海外捷报频传”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已至年尾的2007,相关的形容词颇为凄凉:市场份额下滑、产品出口减少、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于此,有分析认为自主品牌已经进入冰冻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林 《商用汽车》2005,(7):28-30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处在有史以来的高速发展时期。我国汽车总产销量、总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其背后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容乐观,比如: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变得越来越弥足珍贵;汽车生产企业总数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行业及地方仍然划地为牢,低水平和重复生产现象普遍,资源浪费严重;加入WTO 后,企业受到政府方面的保护越来越少。汽车行业已迈入技术竞争、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时代,但优胜劣汰和战略重组之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逐渐饱和,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日本作为汽车产业强国,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日本市场,对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和树立品牌影响力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日本汽车法规体系发展、技术法规体系及最新进展、认证制度等方面,对日本技术法规及认证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关注和跟踪日本汽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对我国汽车企业快速了解日本汽车法规体系有所帮助,对我国汽车产品破除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业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品牌。因此,必须学会产品的开发并用自己的品牌去开拓市场,实现真正的“中国制造”,抓住前后两端,才能在产、销量增长的同时也取得自主民族品牌的目标。 产品开发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已成为工业内强烈呼声。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完全依靠一个企业的力量全面开发汽车新产品在中国已经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其实,培育中国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有多种途经,上海通用对引进的车型作全面本土化的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双龙整体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双龙汽车于2007年推出了“Rernerder Service(RS)勿忘服务”,成功实现了传统售后服务向现代全系统服务理念的升级。“RS勿忘服务”是源自双龙韩国的独立服务品牌,与传统汽车服务品牌的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为强调把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文化诉求带到“勿忘服务”品牌中去。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汽车发展纵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条将市场优势尽快转化为技术优势的可行之路。对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言.完全可以采取与日本、欧美不同的技术路线.寻长一条低成本的商业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内日益恶化的能源环境和新能源动力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在此领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如同中国的电信行业在世界范围内领航3G通讯标准那样,中国的汽车企业也完全有机会、有能力主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从而摆脱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跟随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自主”与“合资”是中国汽车业的两大关键词,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合资企业不可能产生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企业不轻言合资。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与“合资”几乎成为一对有你没我的“对头冤家”。直到最近,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惊天逆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自主品牌”果然依旧是今年“两会”汽车业代表和委员热论的焦点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已达440多万辆,全年销售轿车近200万辆,但其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只占10%左右,其余近是外国品牌的天下,KD风潮近乎漫卷。曾有业内人士就此认为,这表明我国汽车工业经过20年的引进和合资后,以市场换技术、继而培育中国自主品牌的战略设计不仅没有实现,事实上已经失败。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20):13-13
车展期间,上汽集团总裁陈虹做客新浪汽车嘉宾聊天室,当被问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自主品牌时,他作了如下回答:“对自主品牌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理解就是这个品牌只要能够被中国企业所主导的品牌就是自主品牌。并不是一定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才算自主品牌,可以是利用全球资源,  相似文献   

18.
何声望 《专用汽车》2022,(11):96-98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下职业院校培养人才质量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已不能有效衔接。根据汽车企业对工作岗位人员需求的变化,提出了以技能竞赛为主导,探索技能竞赛、岗位职业能力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层次技能型师资团队、高水平实践教学培训基地的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旨在加快培养出新能源汽车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企业,满足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汽车界一股新兴势力正在蓬勃崛起,这就是合资自主。国家政策的出台是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国家对发展自主品牌的扶持方式之一。相比海外汽车生产企业,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基于合资公司的优势,通过购买外资企业的技术或合作开发有助于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积淀。文中概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初期合资自主汽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自主研发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我国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强调“以市场换技术”,促进了我国汽车企业与外商的合资,使我国企业学习到了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有它积极的一面。然而,长期地依赖于外资的进入,则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使我国汽车企业逐渐失去了市场,又没有学到外方的核心技术,还要向对方交付品牌使用费、技术转让费、KD散件购买费等,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利润分配方面,也往往是外商占有大部分的利润份额。2004年6月10日我国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