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悬索桥在施工过程的结构刚度比较小,空气静力作用产生的非线性效应以及桥面主梁架设方法都将对悬索桥施工过程的颤振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运用大跨度桥梁颤振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方法,分析宜昌长江大桥采用不同主梁架设方法时的颤振稳定性变化趋势,并探讨静风效应和主梁架设方法对悬索桥施工过程颤振稳定性影响的程度、机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提高悬索桥在施工中的抗风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比成桥状态更易出问题.文中对目前最新的罕加*柯斯顿桥(Hoga Kusten bridge)和假定主跨为3 000 m箱形梁式悬索桥的架设过程,进行了抗风稳定性数值分析,讨论了在施工阶段提高抗风稳定性的措施.尤其是从已分析的情况看,采用迎风侧偏心质量法,并未对颤振稳定极限有明显的改善,而采用交替非对称的架设程序,或应用静止气动附加物似乎更有效.经过对比,若假设施工期间的设计风速比成桥状态低,则主跨为3 000 m的悬索桥在施工阶段比成桥状态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悬索桥施工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对国内外悬索桥施工控制技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灰色理论对悬索桥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分析,并按主缆架设与加劲梁架设两阶段实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陈艾荣  项海帆 《公路》2001,(10):60-63
运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对宜昌长江大进行了施工阶段加劲梁对称和非对称架设情况的颤振分析,探讨了施工阶段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施工方法以及非线性因素对施工阶段县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颤振稳定性是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大跨度桥梁的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对影响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一些设计参数如桥跨布置、矢跨比、边主跨比、加劲梁的高度、恒载集度及其支承体系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设计参数,并探讨了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大跨度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外公路》2021,41(3):122-125
悬索桥在主梁安装施工过程中,中、边跨主缆力持续变化,导致主索鞍需要频繁顶推调整位置,主索鞍顶推方案的优化是悬索桥主梁架设技术微革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某跨长江悬索桥为工程背景,以索塔容许偏位作为控制参数,通过比较分析主索鞍不同顶推方案的差异,在容许偏位范围内确定了最优化的主索鞍顶推时机和顶推量,减少了主索鞍顶推对施工的影响,同时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索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改善悬索桥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比其成桥阶段更易出问题。对假设主跨为3000m的箱形梁县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讨论了在施工阶段改善抗风稳定性的方法。尤其是,当逆风面提供的偏心质量未明显引起分析工况颤振稳定极限增大时,交替选择非对称施工步骤或采用静态气动附加物似乎更有效。相对而言,如果施工阶段的设计风速比成桥阶段低,则主跨为3000m的悬索桥在施工阶段比成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问题更易解决。  相似文献   

8.
周杜  刘武  石柱 《中外公路》2019,39(3):129-134
杭瑞洞庭湖大桥为世界级大跨径悬索桥,大桥建设要求高,工期紧张,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在加劲梁架设阶段,从设备适用性改造入手,研究了一套具有创造性的钢桁加劲梁架设方法和一系列辅助技术措施,并发明一套适用于悬索桥非通航区加劲梁卸船、荡移就位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大跨径悬索桥复杂环境条件下加劲梁架设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悬索桥主缆空中纺线法,简称AS法,是通过循环牵引系统往复拽拉高强钢丝,在猫道上现场制作平行钢丝索股的主缆施工方法。为解决悬索桥主缆AS法架设的难题,基于国内外技术调研,详细介绍了AS工法架设主缆的施工原理及施工工艺,并深入研究了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建立了悬索桥AS法架设的施工工法。将该工法成功用于贵黄高速阳宝山特大桥的主缆架设工程中,为国内悬索桥主缆设计、架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工法选择,同时可供“一带一路”中的海外悬索桥工程及超大跨径悬索桥(主跨2 500 m以上)建设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开槽桥梁截面的颤振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悬索桥的颤振稳定问题日益突出。本以风洞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中间开槽截面的颤振稳定性,并测得这种截面的形状修正系数。结果表明,开槽截面对改善悬索桥的颤振性能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施工阶段斜拉桥的颤振稳定性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重要工程问题。运用多模态颤振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施工阶段的颤振稳定性分析,并探讨了施工阶段斜拉桥结构动力特性和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大跨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彭卫 《公路》2003,(12):10-12
颤振稳定性已成为影响和控制大跨径悬索桥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大跨径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对一些设计参数,如桥跨布置、矢跨比、边主跨比、加劲梁的高度和恒载集度等,进行了颤振的参数分析,并指出了影响大跨径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行对岔特大桥主桥为净跨径205 m的上承式拱桥,为采用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施工的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重点介绍该主拱圈转体施工方案比选和转动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某特大跨径桁架加劲梁悬索桥为例,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探讨研究桥面板中央开槽孔、加裙板、气动翼扳等各种气动控制措施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桥面板中央开槽、设置裙板、气动翼板都能够使桁架加劲梁桥颤振稳定性得到改善,但是都不能使各个攻角下的颤振临界风速都有所提高。气动翼板和桥面板中央开槽组合气动措施,且气动翼板的安装位置在桁架加劲梁弦杆,是最优化气动措施组合,可为类似大跨度桁架加劲梁桥抗风设计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气动翼板抑制悬索桥颤振的物理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伟  刘高 《公路》2005,(6):46-50
从能量的角度研究气动翼板控制悬索桥颤振的物理机理。基于弯扭二模态耦合颤振系统,分别推导了气流由主梁和一对气动翼板输入系统的能量以及结构阻尼耗散能量的表达式。以某跨海方案桥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动翼板能有效耗散气流由主梁输入系统的能量,桥梁颤振临界风速提高达30%。  相似文献   

16.
坝陵河大桥钢桁加劲梁施工架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研究了跨缆吊机架设法、缆索吊机架设法、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架设法和顶推架设法’4种悬索桥钢桁加劲梁施工架设方法,根据坝陵河大桥的建设条件,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和经济性等因素,推荐采用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架设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钢桁加劲梁在悬臂拼装过程中的3种连接方式:全铰法、无铰逐次刚接法和有铰逐次刚接法,综合考虑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要求,推荐采用有铰逐次刚接法。此外,研究了钢桁加劲梁在悬臂拼装过程中架设前端吊索的牵引方案。最后,研究了靠索塔首次节段、标准节段以及合龙段等3个关键阶段的架设方案。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方案为我国西部地区大跨钢桁加劲梁悬索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1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高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黄成造  谢军 《桥梁建设》2007,(3):30-32,51
改善抗风稳定性能是大跨度悬索桥设计和建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试验的结果对比可知,调整结构的气动外形和整体刚度,能改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