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列车在不同车速以及空载、满载情况下通过“桥建合一”型车站时所引起的结构振动问题,以某“桥建合一”高架越行车站为例,建立车-轨道-车站的有限元结构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分析B型车在80~120 km/h速度下作用于站房结构及结构反作用于列车的动力响应结果,并进行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当B型车以80~120 km/h通过该车站时,列车竖、横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均满足相关规范限值要求;承轨层竖向响应均大于横向响应,且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加变化较小,横向位移和横向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候车厅楼板的最大竖向响应均大于其横向响应,最大横向位移随着车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横、竖向加速度均随着车速的增加呈现变大的趋势。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桥建合一”车站现场实测数据的比对,验证了空间耦合振动有限元模拟计算的可靠性,可为同类高架车站结构的计算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高架车站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BRT高架车站结构型式是一种新型的车站结构型式,通过对传统高架车站进行体系改变,改善了结构受力状况。该文从结构选型、受力分析以及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对这种新型的高架车站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3.
重庆轻轨大溪沟车站桥动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空间离散模型,计算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大溪沟车站桥的结构自振特性。采用车桥作用理论的荷载列方法,计算15种工况下轻轨车辆经过时的结构振动。结果表明:该车站桥的结构设计较合理,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整体动力性能较好;桥上各处的振动均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合肥南环高架车站的建设规模,将合肥南环高架车站的桥梁结构分为站房外高架桥梁、站房内高架正线桥梁、站台梁3个部分进行设计,高架桥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截面形式为鱼腹式实体截面,站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纵横梁结构.桥梁结构设计条件较为复杂,采用小跨连续刚构的鱼腹式截面桥梁形式,其梁高小,墩形美观,很好地满足了高架站...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轨道交通"建桥合一"高架车站结构如何利用桥梁设计软件和建筑设计软件进行抗震分析,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介绍。结合宁波某高架车站,就其结构计算模型及结果分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窦官高架车站为“桥建合一”结构体系,桥墩采用大悬臂盖梁独柱墩。两种不同的受力体系组合在一起。“桥建合一”高架车站受力复杂,对空间框架体系的收缩、徐变,以及温度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受力进行介绍。其设计方法和成果可为同类高架车站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1,66(8):373-378
随着地铁线网的日益密集,市政工程、道路工程等不可避免会与地铁结构临近甚至出现交叉情况。以实际市政工程为背景,利用MADIS-GT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顶管近距离施工对地铁高架结构的影响,主要从高架区间和车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工作井(沉井、逆做)、顶管施工分别对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工作井采用逆做法对高架区间和车站墩台变形的影响均相对沉井法较小,顶管施工过程会降低桩基侧摩阻力,但损失摩阻力对高架地铁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束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5):252-255,259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一种评估震害损失的方法。采用Pushover能力谱分析法对高架车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考察了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的出现机制,得到了易损性曲线和易损性矩阵。结果表明,高架车站结构实例在各级地震作用下主要发生轻微损坏或较小概率的中等程度损坏,层间位移角符合性能设计要求。分析所用的方法简易可行,结果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红华  符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60-364,29,30
在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地面车站,主要是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分析研究其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对车站结构计算的安全可靠性意义重大。其中还有有效控制沉降问题。该文分析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建立计算模型提出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双柱墩高架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应谱分析发现结构Y方向的抗倾覆比值系数小于X方向.应用Pushover方法对车站结构Y方向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车站结构满足结构弹塑性的相关要求,结构Y方向超强系数大于2,结构最先在二层柱端产生塑性铰,首层双柱产生塑性铰的时间相对滞后.基于Pushover的分析方法能反映结构...  相似文献   

11.
泰国曼谷机场快线,全线以高架车站为主,桥上采用支撑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为避免简支梁与车站横梁变形不一致对轨道结构造成破坏,通过结构受力分析,设计采用一种桥接轨道板结构实现了轨道结构的连续铺设。并且说明在无砟轨道结构高度受限条件下,桥接轨道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新渭南高架车站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西客运专线新渭南高架车站桥梁设计受桥上布置道岔的影响,对桥梁基础承载能力及工后沉降控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减少基础工后沉降、进一步提高基础承载能力,高架车站桥梁设计范围内采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周边建筑对室内采光遮挡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日照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日照的主要因素。基于Unity进行了相关日照模拟功能的开发;结合实际高架工程项目,通过BIM建模、倾斜摄影航拍模拟实际的三维空间场景,在Unity中进行最不利情况日照模拟,最后定量分析设计高架桥梁对居民楼的影响,为高架设计方案优化提供有效指导,填补了高架工程领域日照分析模拟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行天桥向轻质、大跨方向发展,使得振动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桥梁设计规范仅对结构竖向自振频率有具体要求,缺少对振动舒适度评价的相关规定。该文参考英国桥梁规范中对人行天桥振动舒适度的相关规定,对深圳市某人行天桥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桥梁振动过大问题提出相应的减振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6)
集中参数模型将土模型化为一系列弹簧,描述土的变形性质。以郑州城郊铁路工程中独柱高架车站为例,比较分布土弹簧模型按《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推荐方法建模,基于《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中的"m"系数法建模,以及基于弹性半空间的Mindlin解建模,计算3种情况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另外,依据《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将分布弹簧模型等代为六弹簧模型进行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讨论了模型中承台质量和桩体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杜兴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66-270,M0026,M0027
以宁波市某快速路-市域铁路线一体化项目为背景,针对公路铁路一体化高架车站的结构特点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对不同行业规范的相关设计要求进行了比较;同时根据场地动参数对车站结构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采用单轴铰对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墩柱进行延性验算,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进行补充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型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净跨180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在考虑车桥耦合振动的基础上,引入振动加速度峰值和振动感觉指标,研究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控制问题,给出了舒适度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该桥在设计车速下条件下比值小于0.61,满足舒适度标准,但结构刚度并非象挠度检算表明的那么富裕,在稍微超速的情况下即以超限。由此可见,活载挠度限值并不能有效地控制桥梁结构的振动,为了确保桥梁安全和舒适性,建立我国桥梁振动判断标准势在必行,并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人行桥的主要荷载源于行人和非机动车,对于大跨径轻柔桥梁结构,在行人激励之下更容易发生大幅振动,引起舒适度问题。依托国内某大跨径人行提篮拱桥,参考国外人行桥设计指南,通过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计算获得不同荷载激励下结构最大加速度响应时程曲线,进行行人振动舒适度评价。另外,针对不同模态设计相应的TMD减振系统,并进行减振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已建桥梁发生涡激振动后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及桥上行车和行人安全,提出综合考虑人员舒适性、结构受力和停车线形三方面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9项指标,分别为驾乘人员舒适度、驾乘人员晕动症、行人舒适度(狄克曼指标)、加劲梁强度、加劲梁应力、加劲梁挠度、桥面纵坡、竖曲线半径和停车视距。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为背景,分别计算了“限速”和“封桥”2个交通管制措施下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在此基础上,将9项指标对应的涡激振动振幅限值的最小值作为涡激振动限值建议取值。结果表明:当该桥发生低阶竖弯涡激振动(VS1、VAS1)时,涡激振动的控制因素为加劲梁挠度指标;当大桥发生VAS2模态的竖弯涡激振动时,涡激振动由驾乘人员晕动症指标和行人舒适度指标共同控制;当大桥发生高阶竖弯涡激振动(VAS3、VAS4)时,涡激振动由行人舒适度指标控制。涡激振动控制指标体系及限值标准的计算框架可适用于不同桥型涡激振动限值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高频次的地铁运营引发的超量振动对于周边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为了获取地铁诱发振动的传播规律,在无锡地区进行从车站到上盖物业的现场振动实测。在上马墩站搭建整套加速度信号振动测试系统,获取各测点3个方向时域加速度信号,分析结构在时域和频域的基本特征,对地铁运行造成上马墩站振动影响进行评价。研究发现: 1)垂向振动在通常情况下明显占优,横向、纵向振动相当; 2)上盖物业振动主要集中为25~50 Hz; 3)车站的Z振级接近规范规定白天限值,超出了夜间限值,有必要采取结构优化或减振措施对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