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桩在治理滑坡应用中的几个力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预应力锚索桩在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黄泥包、康家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用预应力锚索桩治理滑坡所应注意的几个力学问题,对类似工程预应力锚索桩的设计有指导意义,并分析了这几个问题对预应力锚索桩在治滑效果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钢筋桩注浆和预应力锚索治理滑坡是一种集注浆方法、微型群桩方法和预应力锚索方法于一体的综合处治技术。受力模式可以看作为微型群桩与预应力锚索共同作用,对滑坡进行支挡。最大优点就是将滑坡中的一部分滑动体经加固转化为抗滑体,并作为预应力锚索锚座的一部分,共同对滑坡进行支挡。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交通主干线某高速公路滑坡形成过程,发生机理进行分析,介绍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格构梁,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新一代的抗滑支档结构在公路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地梁常联合构成支护体系治理大型岩石滑坡.文中讨论了二锚体系中锚索拉力的确定方法,在给定的滑坡推力分配方案下,首先计算预锚桩的锚索拉力和桩头位移,然后根据滑体为刚性的假定,令地梁锚索的锚头位移与预锚桩的桩头位移一致,根据位移增量计算地梁锚索的拉力,从而确定地梁锚索的设计拉力.  相似文献   

5.
任超  丁海洋  江建坤 《公路》2011,(8):165-169
以重庆某砂岩顺层滑坡为工程案例,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成因及滑动机理,并采用抗滑桩结合预应力锚索作为主要抗滑支挡结构进行滑坡处治.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保涞公路滑坡治理工程,分析了此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叙述了滑坡治理的具体措施,并通过现场预应力锚索、锚杆受力和滑坡深部位移的监测对该滑坡的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抗滑桩的设计内容和方法,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普通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位移、应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最佳布置位置滑坡推力下反弯点到滑坡出口段;普通抗滑桩桩顶部位水平位移达35cm,锚索抗滑桩在桩深9m处最大位移仅为3mm;锚索抗滑桩竖向位移相当于普通抗滑桩的1/2;锚索抗滑桩在嵌固段的应力小,受力特征较普通抗滑桩合理,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更好的加固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梅溪坝滑坡为一多级滑面的基岩顺层滑坡。在开挖过程中产生变形破坏,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合框架锚索进行加固,加固后抗滑桩桩顶产生了裂缝。该文对滑坡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监测资料分析了施工后产生变形的原因,说明病害处治过程中实施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9)
对微型桩群与锚索地梁加固堆积层滑坡的加固效果和桩群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采集了桩侧土压力、桩身弯曲应力、锚索预应力以及坡体深孔位移,分析了微型桩的受力、桩侧土压力的分布特征,并根据锚索预应力的长期损失规律和典型位置的时间—位移曲线,评价了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轻型支挡综合处治措施完工后,预应力损失量及坡体变形速率呈收敛态势;桩群内部各排桩侧土压力值的增减存在一致性,体现出微型桩群的整体抗滑机制。监测结论对于类似边坡工程加固方案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桂林某古滑坡治理工程为例,在治理设计中采用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两种支护方案,以这两种支护方案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从滑坡的位移及稳定系数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支护方案的施工难易程度、工程经济、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为锚索抗滑桩。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锚索-微型桩是一种将预应力锚索与微型桩群联合使用的技术,锚-桩共同分担滑坡推力,协调变形起到滑坡加固的作用。以怀阳高速K26滑坡为例,介绍滑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通过现场调查查明滑动面、得出滑坡成因;采用锚索-微型桩加固后,通过滑坡深层位移监测分析,得出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达到了滑坡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基于陕西某山区高速公路的挖方边坡工程,对其安全防护和稳定性评价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安全防护和稳定性评价技术。结果表明:对具有极高的边界和山坡上土质极差的不良破在进行挖方边坡工程的时候要及时对于开挖后的山坡施行支护;同时在进行山体挖方边坡工程的时候,也要选择适应的时期来进行,避免由于雨季降雨量大所导致的积水滑坡,针对这一问题还可以优化工程排水工作,避免山体滑坡现象的发生。本工程采取治理措施,根据设计实际情况来进行对于结构单元模型的设计,并且通过模型模拟计算从而得到该工程山体出现滑坡现象所造成的最大位移为1.95 cm,该最大位移数值也可以反映出该工程坡体依旧保持稳定。对于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而言,则要是用预应力锚索锚索抗滑桩对滑面较深的大型滑坡进行治理效果显著。预应力锚索桩可减少锚固深度和桩身截面,并使桩身内力大大降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使成本降低、节约材料、地下作业量减少,抗滑效果增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路滑坡处治工程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伯莹 《公路》2001,(4):11-15
详细介绍了排水设施、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挡墙和注浆加固等滑坡处治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对公路工程滑坡的处治工程的施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因其结构受力合理、材料利用率高特点而在治理公路滑坡中得到工程界的重视,但因其设计和施工较复杂,治理效果还有待更多的工程验证.以广西某公路边坡采用该支挡结构进行治理为例,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在确定抗滑桩参数的情况下以位移协调法对锚索进行设计计算,并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根据后期监测结果表明,此滑坡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根据桃源洞滑坡的变形特征、地质情况,研究该滑坡形成原因,并采用参数反演法,计算自然工况下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对预应力锚索微型桩、预应力锚索框架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3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为滑坡的最终治理方案.考虑桩锚作用效应,并通过对抗滑桩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3种工况进行验算,确定设计内力,其分析与计算思路可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治理滑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治理公路滑坡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因其结构受力合理、材料利用率高特点而在治理公路滑坡中得到工程界的重视,但因其设计和施工较复杂,治理效果还有待更多的工程验证。以广西某公路边坡采用该支挡结构进行治理为例,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在确定抗滑桩参数的情况下以位移协调法对锚索进行设计计算,并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根据后期监测结果表明,此滑坡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成都地区龙泉山脉的金堂大道某处大型滑坡处治为例,在对滑坡体地质调查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圆形抗滑锚索桩进行治疗,特别是采用机械成孔,减少安全风险并提高了工程效率。预应力锚索在圆形抗滑桩上的安装,通过在桩顶设置系梁,以形成锚索抗滑桩的共同受力体系,使滑坡处治比单一抗滑桩处治效果好、费用低。  相似文献   

18.
针对剑斗互通路堑边坡滑坡,通过工程地质调绘,滑坡变形迹象分析、地表监测、深孔位移监测等方法,分析了滑坡变形机制,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碎石土与炭质泥岩组合为易滑地层,泥岩遇水软化,易形成软弱滑动带,经边坡开挖后导致边坡失稳;②地表裂缝主要为平行设计公路走向的拉张裂缝;③滑坡体中部地表垂直位移在变形滑动后并经过反压护坡后的规律主要呈一阶指数衰减函数变化。根据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采取刷坡卸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圆桩)、预应力锚索地梁、挡土墙及截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滑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公路路堑边坡滑坡的治理方法,如截水沟、渗沟、水平钻孔等排水工程和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锚索加固等支挡工程,并通过海南东、西线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治理实例,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滑坡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刚 《路基工程》2005,(1):66-68
黄山至千岛湖公路K19 184 15~ 312 2 6段经过一处滑坡 ,属中型牵引式碎石土滑坡 ,滑体为碎石土 ,滑床为强风化千枚状砂岩 ,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进行滑坡整治 ,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