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动前照灯,全称为"自动光线感应式前照灯"。其作用是自动控制汽车前照灯开启,防止驾驶员在外部光线不良的情况下忘记开前照灯而造成交通事故,因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而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汽车当中。本文以科鲁兹汽车自动前照灯电路为例,简述其核心部分——光照度/日照传感器电路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2.
晓青 《汽车维修》2009,(11):20-22
6.检修前照灯亮度不足的方法 亮度不足是前照灯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故障,由于前照灯是夜间行车照亮前方道路的主要光源,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做好汽车前照灯电路的维修及保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朱涛 《汽车电器》2004,(10):39-39
故障现象 一辆解放牌CA1092型汽车1999年车型,在执行任务途中,晚上前照灯突然熄灭,到地方汽车电器修理部检修后,没有排除故障,所以晚上停止执行任务。第2天返回大队后,经笔者详细检查,诊断为汽车前照灯继电器烧坏引起断路,使汽车前照灯不能点亮。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了车外灯具的维护、汽车前照灯的安装调整、汽车灯光故障的检查步骤、照明系统控制线路的故障检查、转向信号灯闪光器和雾灯的检修与调试、灯光熔断器的检修与调试等。  相似文献   

5.
斯太尔汽车电路图比较复杂,怎样快速读懂汽车电路图,了解其中的奥秘,对正确诊断汽车故障和检修汽车关系重大。下面以照明系统为例,介绍其电路图的识读方法。照明系统主要由灯总开关、小灯继电器、前照灯继电器、变光灯和超车灯开关以及前照灯和各种小灯组成。灯总开关共有3个挡位,当开至“0”挡时,灯光系统断路;当开至“1”挡时,小灯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闭合,各种小灯点亮;  相似文献   

6.
汽车灯光用于为汽车行驶提供照明以及将其行驶状况向交通过程的其它参加者发出信号。汽车增光器是为适应车辆行驶状况而产生的一种提高汽车前照灯亮度的电子产品,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分析其工作原理,介绍其安装方法和检修步骤。  相似文献   

7.
汽车外部照明类灯具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汽车车外照明类灯具主要包括前照灯(远光灯、近光灯及弯道辅助照明用灯)、前雾灯、倒车灯、牌照灯。在对照明类灯具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前照灯和前雾灯出现不合格的几率相对较高。汽车前照灯汽车前照灯是由近光灯和远光灯两部分组成,近光灯出现不合格  相似文献   

8.
汽车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是汽车安全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检测项目,但是检测合格率非常低。本文结合GB7258-1997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具体要求,通过简要介绍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调整和检测方法,提出影响汽车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前照灯是汽车夜间行驶必不可少的照明设备,为了提高汽车夜间行驶的速度,确保汽车行驶安全,不少汽车上采用了前照灯电子控制装置,对前照灯进行自动控制。常用的控制装置有:前照灯自动变光器、前照灯状态控制装置、前照灯昏暗自动发光器、前照灯关闭自动延时器等。 为了使前照灯经常处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汽车LED照明技术成为重要的节能减排技术之一。由于LED节能、环保、高亮度、高寿命特点,使得LED照明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汽车上。前照灯作为汽车上高功率电器之一,LED照明技术必将在前照灯中取代卤素灯泡的位置。驱动电路设计是汽车LED前照灯设计中的核心部分,掌握汽车LED前照灯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汽车前照灯全自动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全自动前照灯检验仪的检测原理,剖析了该检验仪的固有缺陷。论述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新型前照灯检验仪的检测原理、组成、自动控制原理和处理分析方法。该检测仪能够解决汽车前照灯近光光轴方向的全自动检测问题,其检测精度高、速度快。列举了上海桑塔纳轿车左前照灯远、近光图像特征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福特轿车前照灯自动变光系统和前照灯自动开灯/延时关灯系统的控制过程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型的汽车前照灯自动调平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关注汽车驾驶的安全性,汽车前照灯自动调光控制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介绍的前照灯自动调光控制系统,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的手动调光系统的延迟和驾驶中需要人为频繁旋转调光开关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14.
林慧斌 《汽车技术》2006,(8):28-29,39
介绍了传统的前照灯检测仪与被检车灯基准中心对准的对光方式。阐述了PSD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利用二维PSD对前照灯检测仪进行对光的检测原理,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二维PSD对前照灯检测仪进行对光,其检测精度高、结构简单熏克服了传统对光方式精度低或成本高的缺点,为前照灯检测仪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某车型前照灯高度调节系统参数整定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直接分析和极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前照灯照射高度的最大影响因素。利用该车型搭建试验验证平台,对正交试验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的参数整定试验方法在保证整定结果可靠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JSAE Review》2002,23(1):95-100
In order to predict water condensation in an automotive headlamp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FD analysis of the flow in the headlamp was attempted.First, CF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headlamp unit removed from a vehicle. The result was similar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thus the validity of this analysis was confirmed. Furthermore, water condensation in the headlamp on the vehicle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CFD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condensation in the headlamp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nd around the headlamp, but also by the absolute humidity near the headlamp vents.  相似文献   

17.
介绍高强度放电型前照灯的优势、主要组成元件、控制原理、性能特点及匹配技术。阐述高强度放电型前照灯取代传统卤素灯是汽车照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vehicle headlamp low beam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optical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identical cells to ensure enough illumination. A poly-ellipsoid reflector and a aspherical lens are used to concentrate the rays and a baffle is employed to produce the cut-off line. The optical performance show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for headlamp in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The smart constant current driver sustains automotive headlamps?requirements, moreover it has high power efficiency.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kinds of cooling system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simulated and evaluated by FloTHERM software. Then a loop heat pipes combined with fins cooling system is manufactured for cooling the designed LED headlamp.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Even in the 80°C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t can meet the working requirements of LED headlamp low beam system, so it is a kind of feasible cooling scheme.  相似文献   

19.
汽车前照灯光品质是衡量汽车照明系统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Star-CCM+对汽车前照灯内部的流动情况、热力学特性以及起雾/除雾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雾层厚度与分布主要与湿度、流动条件以及换热条件相关.探索了完整的大灯起雾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