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阐述了缓凝水泥的作用、缓凝水泥的生产,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缓凝水泥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对比试验,指出采用缓凝水泥可以明显提高基层强度,路面缺陷明显减少,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文章以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收缩裂缝为目的,从降低水泥剂量角度,对缓凝早强水泥在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缓凝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影响缓凝混凝土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而确定出缓凝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对确定的最佳配合比缓凝混凝土进行试验,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比较得出缓凝混凝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建筑行业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而普通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较短,可塑性较低,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不能顺利进行。因此,目前许多工程都在使用超缓凝混凝土,超缓凝混凝土有较强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和较长的凝结时间,可以良好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当中。就基于分析超缓凝混凝土特性,来解决实际工程中超缓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影响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小箱梁施工中缓凝水冲法的应用,并对其材料准备、水冲条件、施工工艺等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在普通的工程施工中,一般采取凿毛处理的方式处理混凝土二次结合,但是在一些工程案例中,也有将缓凝水冲法应用到小箱梁顶板、端头的二次结合中。本文以此为课题展开讨论,以便将这项新工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及LD型缓凝减水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因素及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 ,并简单介绍了LD型缓凝减水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某特大桥主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及温度监测结果。通过掺加粉煤灰取代水泥、使用高效缓凝减水剂、设置冷却水管、覆盖草席、洒水养护等措施,有效地控制承台的温升,避免出现温度裂缝。温度监测结果表明。该工程设计的温度控制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二灰类混合材料系一种缓凝性硅酸盐类材料,用它铺筑出来的基层和底基层将会形成整体层。在一定温度、湿度下其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属滞后型,其后期工作强度一般情况下均超过初期强度的数倍甚至10多倍。就在大新高速公路施工中粉煤灰的应用、施工工艺、工程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黑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ZNY-1缓凝性高效引气减水剂,通过试验工作确定最佳的混凝土含气量,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同时结合施工期间特有的材料和气候条件,制定完整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达到预想的引气状态。  相似文献   

11.
蓝青 《北方交通》2008,(6):136-137
介绍了津汕高速公路漳卫新河特大桥水下C25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想及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采用优质缓凝高效减水剂、Ⅰ级粉煤灰、限制原材料及混凝土中总碱含量、并缩小水胶比等综合措施和技术路线,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用水量,改善了混凝土工作性,提高了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实现了高性能水下混凝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配合比的设计和优选,对C50自密实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施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配制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掺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为实际工程解决了钢管拱结构所需要的超缓凝保塑、自雀实微膨胀的高性能混凝土的难题。根据现场施工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对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从自密实混凝土自身特性出发,研究内掺SAP的方法,以及SAP对于自密实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在标准条件下,掺入SAP会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压强度,且随着掺量增加,缓凝效果增强、强度降低值增加。但在干燥条件下,掺入SAP的混凝土强度降低较少,说明SAP在干燥条件下对自密实混凝土有一定的自养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牵引机构变频调速驱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缓凝预应力筋包覆设备中,牵引机构实现预应力钢绞线的低速输送功能.为保证低速输送的连续、均匀和可靠,要求驱动系统具有较硬的机械特性.通过牵引机构运行负载情况分析,运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设计了恒扭矩牵引机构变频调速驱动系统,确定了变频器和电动机的容量以及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运行结果表明,该驱动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满足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北方首座沉管隧道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自主研发了“大型沉管隧道水下基础注浆试验平台”,试验平台由灌浆装置平台(即钢筋混凝土平台)、大型试验水池和浆液观察窗等三部分组成,以实地模拟沉管隧道工程基础处理即水下注浆工艺过程。通过试验平台验证了浆液的可泵性、流动性、和易性、缓凝性以及强度等重要性能指标,确定了浆液最佳配比,确保了该隧道基础注浆工艺的合理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水泥的安定性是判断水泥质量优劣的一个否定指标,正确判断水泥安定性在水泥试验中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混色法和直接煅烧法生产彩色水泥的工艺,提出水泥着色的基础理论。该理论要涉及到——混合、分散、扩散、配位场、固溶体和晶格缺陷等理论领域。 作者根据上述理论,结合水泥着色的实际情况作了初步探索,并指出了目前解释水泥着色机理的两种观点,简要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连续十年水泥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有10000多家水泥厂。我国生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所有原材料资源:水泥、砂石料、钢材、外加剂、粉煤灰等,全部国内自给有余。而且目前我国水泥的销售远小于生产能力,供大于求,价格低廉。因此在高等级公路上建造水泥路面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层可节省投资15%~40%。另外在我国各地水泥的运输距离一般不大于200km,运费亦很低廉。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多种快速早强剂的配比研制、早强效果及主要技术性能;分析了早强剂对水泥混凝土的作用机理,为广泛推广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了大量理论和实践资料。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是目前国内外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通过对沥青路面开裂及半刚性基层收缩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创新施工技术方法,增加道路各结构层的接触程度,使弯拉应力控制在最小值附近,将产生裂缝的收缩应力在道路整体结构内得到制约和平衡,达到克服道路裂缝产生目的。对上基层和下基层一次铺筑碾压,同时利用抗裂缝剂的缓凝延时特性实施沥青路面基、面层连续施工,使道路基层、面层紧密嵌锁粘结成一个整体,使道路抗压、抗拉整体强度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