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德盾构隧道衬砌接缝密封垫研究技术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盾构隧道防水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日本,德国以及我国,在衬砌接缝防的关键材料弹性密封垫方面的试验研究的情况,阐述也以上三国,以水膨胀橡胶和氯丁橡胶两大类弹性密封垫为代表,以抗水压性试验为中心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其中包括,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试模,试件,设备……);研究项目及相互关系;技术关键,尤其阐明了各国试验研究路线,研究特色与重点以及试验内容与施工实践的关系,最后,根据各方的试验结果,比较异同,评析长处与不足,并试对今后我国有关试验研究内容与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2.
盾构隧道防水工程中,无论是管片接缝密封垫的材质选择、断面构造、加工工艺,还是选择设置单道或双道橡胶密封垫,都是探究的关键。根据盾构隧道接缝防水技术现状以及管片接缝防水新技术,从密封垫材质(弹性橡胶、遇水膨胀橡胶及复合橡胶)的选用及加工方式(模压、挤出微波硫化)入手,对单道、双道密封垫在不同隧道类别、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应用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劣质密封垫或受损密封垫的取代等设计与应用提出新认识的同时,也对嵌缝、注入密封剂、传力衬垫等接缝防水或相关技术中的误区作了进一步揭示、剖析。  相似文献   

3.
武汉长江隧道为我国首次穿越长江江底的大型重点工程,投资巨大,工程宏伟。对于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是隧道防水的关键,直接影响到隧道的防水效果和隧道的耐久性,通过本项目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满足工程耐水压性能、装配性能要求的防水密封垫。采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管片接缝防水密封垫初步设计,然后模拟施工极限装配误差,对初步设计进行防水性能与装配性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防水密封垫断面尺寸与结构形式及材料进行优化,并最后确定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优的防水密封垫设计。因此,对于管片接缝密封垫设计,通过防水性能与装配性能实验优化设计应该成为设计中的重要步骤,对保证管片密封垫防水性能及管片拼装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某双圆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采用了聚氨酯弹性体遇水膨胀密封垫,为此,对密封垫进行了室内试验。试验中,测试了密封垫在浸水条件下的工程性质,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在工程中进一步推广使用该型密封垫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1,(8):20-21
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逆行致1死30伤 7月5日上午9时36分,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扶梯发生设备溜梯故障,造成一名12岁少年身亡、3人重伤、27人轻伤。北京市质监局表示,经初步调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事后,所有事故品牌奥的斯电梯已全部停运。  相似文献   

6.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江边风井一济阳路站盾构法区间隧道),对该区间下穿济阳路站6、8号联络线暗埋段结构的附加变形影响进行数值分析,为确定该区间隧道结构施工时的地层损失率设计控制指标提供参考和指导;经施工实测数据比较,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改委于6月20日正式批复了杭州轨交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9年)。这意味着杭州轨交二期工程4条线路正式获批,它们分别为: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和6号线一期。以上4个项目线路总长度106.6km,项目总投资约698.91亿元,计划在2019年底前将全部建成。  相似文献   

8.
李劲松 《工程科技》2005,(3):110-113
本文主要阐述为使结构计算更好的反映实际的受力情况,对置于填筑路基层上的大断面长条矩形排水明槽结构,按地基为弹性半无限平面体进行计算实例。排水明槽按一次超静定的闭合框架计算,在求解基本结构上的冗余力和底板(基础梁)地基反力、剪力和弯矩计算时,均考虑了底板(基础梁)在弹性半无限平面地基上的变形影响。比较基础梁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假定的计算和按地基为弹性半无限平面计算地基反力按曲线分布,两者存在的明显差异,主要是前者完全没有考虑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梁的变形所致。  相似文献   

9.
隧道衬砌施工缝蝶形可排水止水带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在可排水中埋式、背贴式止水带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蝶形可排水止水带.该止水带属新型中埋式止水带,其断面呈蝶形.安装时将蝴蝶的头部朝向施工缝的迎水侧;从侧面(先浇衬砌段一侧)将止水带压向衬砌段的端头模板,使后浇衬砌段一侧的止水翼变形紧贴端头模板,并用带垫片的钢钉从肋部间隔适当距离逐点固定止水带;先浇衬砌段浇筑并养护一段时间后拆模,先前被压平的后浇衬砌段的止水翼在橡胶等材料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变形;浇筑后浇段衬砌混凝土,即可完成一道施工缝的防水施工.蝶形可排水止水带的优点是:安装方便,容易保证止水带施工质量;属中埋式,可保证在隧道两侧和顶部其周围均能密实;具有可排水功能,在无压力或小压力条件下工作,减少了渗漏机会.  相似文献   

10.
在石油开采和输送过程中,合理利用两相混输技术可降低开采费用。由于混输管路流动状态很复杂,还没有经实践检验的精度较高的计算公式,而应用湍流数值模拟计算可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局部瞬时特性的拟流体两相湍流模型方程,考虑了相间曳力,虚质量力,升力等相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对水平管路两相湍流流动包括水-气两相、油-气两相分别进行计算,采用IPSA(多相流流体模拟)计算方法将动量方程及K-ε方程离散成代数方程进行求解,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上海软土隧道盾构施工技术专家系统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地铁总公司、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单位结合上海地铁1号线工程,成功地开发了“软土隧道盾构施工技术专家系统”。研究人员在归纳总结国内外隧道盾构施工的理论研究、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专家系统的知识源,然后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了盾构型式及辅助施工法的选择、预测地面变形、优化施工参数、控制地层变形和保护建筑设施的软件程序,实现了人机对话,经地铁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浆液流型及流变参数的时变规律是建立注浆扩散理论模型的前提。为探究氧化钙和碳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灌浆材料流变特性,首先采用氧化钙和碳酸钠(物质的量比为1∶1)为激发剂制备出析水率和结石体抗压强度优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浆的新型灌浆材料,接下来采用旋转黏度计对不同水胶比、不同水化时间灌浆材料的流变特性进行测试,基于测试结果探讨了水胶比、水化时间对灌浆材料流型及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氧化钙-碳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灌浆材料流变模式有较大影响,水胶比为0.60~1.00的灌浆材料流型不是某种单一流型,分属宾汉姆流体、牛顿流体。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随水胶比增大呈幂函数关系减小。与水泥基注浆材料类似,氧化钙-碳酸钠复合激发矿渣灌浆材料在注浆过程中流型保持不变,只是流变参数随水化时间发生变化。灌浆材料水胶比越大,水化时间对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关系、流变参数量值影响越小。与水泥基注浆材料不同的是,新型灌浆材料塑性黏度随水化时间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而非指数函数。水胶比为0.60、0.65的浆液屈服应力随水化时间增加呈线性增大,而水化时间对水胶比为0.70、0.75的浆液屈服应力影响不显著,可认为屈服...  相似文献   

13.
日前,30辆桂林大宇“金星一号”GDW6121HK驶向鹏城,交付新国线运输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在短短的30年里,深圳从一个南疆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4.
自1965年开始建设1号线以来,北京地铁体制不断改革,现形成了以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三大公司(正局级)的监管:北京市城市设施投资公司负责规划和投资,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北京地铁营运有限公司负责营运。北京市交委负责运营行业管理,规划、建设由相关部门进行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地铁隧道振动噪声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地铁车辆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会经道床、隧道壁等传播至地面上方建筑物,这种振动和噪声会对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产生影响。为掌握地铁隧道曲线段高峰期振动传播规律,对某市地铁4号线某区段隧道内及地面和室内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基于实测结果,在时、频域内分析研究地铁隧道曲线段高峰期列车引起的振动传播规律,为后续减振降噪措施提供依据。在选定试验区段的基础上,选取1个地下截面进行隧道振动、轮轨力、位移测试、浮置板固有频率测试,地上测试选择与截面对应的地面进行高峰时段垂向振动加速度测试。结果表明:钢轨与道床的振动总极值基本相差不大,而振动衰减最大的位置是在于浮置板道床向隧道壁传递,衰减大约40dB(Z),其次是隧道壁向地面的振动衰减,大约为20dB(Z)。振动由室外向室内传递过程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工程跨越黄浦江节点与沪闵路一沪杭公路地方交通越江工程结合(即闵浦二桥新建工程),采用上下双层一体化结构形式。结合一体化区间引桥段桥梁型式,对各种方案的结构合理性、交通功能、对景观与环境的影响、工程量以及车站布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最终推荐“干”字形的独柱桥墩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昌地铁4号线富水复合地层,对饱和砾砂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渣土改良试验,选择合适的改良剂,并开展改良剂性能测试,基于坍落度试验、渗透性试验、直剪试验确定饱和砾砂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改良剂合理添加比。将室内渣土试验成果应用于现场渣土改良,验证室内渣土改良试验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泡沫剂溶液浓度为3%和膨润土泥浆配合比为1∶8时,改良剂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对于饱和砾砂渣土,合适的改良剂添加方式为泡沫与膨润土泥浆比4∶1,添加比为5%~7%;对于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合适的改良剂添加方式为泡沫与膨润土泥浆比为1∶4,添加比为10.8%~12.6%,或者全膨润土泥浆,添加比为9.9%~12%。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岭隧道爆破开挖普遍存在的超欠挖过大、渣体块度不适等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隧道爆破开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爆破块度和超欠挖量为预测目标的隧道爆破效果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爆破渣体块度实例分割算法,形成了山岭隧道爆破参数优化决策方法,进而开展了工程应用与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爆破渣体块度实例分割算法检测出的块体大小与真实值误差小于6.9%(置信度为95%),实现了隧道渣体块度样本数据的快速获取;(2)经148组工程实践样本数据训练后的隧道爆破效果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爆破渣体块度与超挖量;(3)爆破参数优化后试验断面的平均线超挖量均在10%左右,较原方案降低了50%以上;实测得到的渣体块度与超挖值与模型预测结果一致性良好,偏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复合支护结构变形破坏特征及承载机制,考虑拱架-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在支护结构典型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支护结构纯弯室内试验及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对试件在弯矩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拱架布设位置、喷射混凝土强度、钢筋网直径及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对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无钢筋网试件(SRCS-FW)强度较低,混凝土迅速开裂后与拱架发生滑移破坏,钢管混凝土双层钢筋网试件(SRCS-FS)变形效果较好,呈现较好的后期承载特性;SRCS-FS试件临界滑移破坏强度较高,其极限弯矩比SRCS-FW试件极限弯矩高40.9%;构件弹性变形阶段拱架、钢筋网、混凝土三者协同作用效果明显,开裂阶段试件拉力主要由受拉侧钢筋网和拱架分担,压力由拱架和受压区混凝土分担;支护结构参数设计要综合分析其承载性能、经济性及工程经验和施工便利性。  相似文献   

20.
型钢水泥土组合梁抗弯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钢-水泥土组合结构的抗弯性能,对这种组合梁的三种形式(“一隔一”、“二隔二”、满堂“)进行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这三种形式组合梁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出了三种形式组合梁的组合刚度计算方法。本文对SMW工法的设计计算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