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航海职业吸引力下降、航海职业认同感下降,航海类学生就业多元化等问题;结合现代航运对复合型航海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提出了基于构建"内引式"校内协同育人和"外延式"校外协同育人的的"大协同"育人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航海人才,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可为其他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航海人才流失不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的养成。选取郑和为榜样,将郑和"爱国、创新、和平、团队"的精神融入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培养中,对鼓励大学生投身航海事业,激发大学生探索海洋的欲望,培养大学生"拥抱海洋,拥抱世界"的远大世界观,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多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借此提升航海类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助力实现海洋强国梦。  相似文献   

3.
"航海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学"教学与评估现状,提出为解决高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应以学生为主导,对"航海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6月23日,湖南省第三届航海知识竞赛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本次竞赛的主题是"科普航海知识,建设海洋强国",旨在推动航海知识的普及,激励更多的人主动了解航海文化与海洋知识,促进航海科技人才的成长。竞赛由湖南省航海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湖南省科学技术馆、长沙理工大学港航协会及水利  相似文献   

5.
肖骏 《世界海运》2019,(7):12-15
从水手机工群体职业特征入手,分析水手机工群体的职业发展困境。就中国水手机工队伍未来的发展展开讨论,包括建立引导性培训机制增强水手机工的人力资本意识;通过航海扶贫+航海教育优化,保证水手机工队伍的"量"和"质";加强对水手机工群体的人文关怀,提高水手机工群体的职业获得感;多方协力构建完善的就业体系,保证水手机工"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6.
于海东 《世界海运》2010,33(11):27-28
从内用和外派两方面分析中国船员人才资源情况,对"船员权益保障与培训教育应同举并重"的维权思路进行解读,建议提高航海专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的地位和资金投入比重,强化航海专业教育的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培养职业航海家的教育模式,加大对航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加强航海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结合航海实践,分析航海工作特性对船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探讨航海高职院校在人才职业素养培育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在专业教学中提升高职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职业意识的内涵、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及航海类专业职业意识的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要求,分析现今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现状,并指明其薄弱点。探讨结合实操训练全面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解决西部海员培养基地师资力量不强的难题,在去年6月召开的"西部海员发展推进会"上,经天津海事局牵线搭桥,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6家航海类院校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航海类专业师资支教协议书》,共同努力提升西部海员培养基地航海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勇 《中国水运》2014,(11):72-73
国际航运业发展对航海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海院校在学生就业教育中,以文化导引创新就业教育模式,融"航海文化、军事文化、企业文化"于一起,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就业教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能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国际人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航海院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