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塑性形变压力是岩石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所产生的压力。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塑性形变压力的公式来源,并举例说明了它的计算方法。在防止塑性形变压力措施方面作了必要的说明。最后在安全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亚芳  金尧 《铁道学报》1998,20(A04):102-105
对新研制的螺栓材料40CrNi2MoV钢经时效后,进行了冷脆转变温度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时效后,其冷脆转变区域与原始状态材料的冷脆转变区域基本相同,但试验的冲击韧性降低。冲击性能下降的原因在于时效过程中,沿晶界或亚晶界有线状析出物出现。研究结果认为,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时效过程是在4000h以前完成的,因此时效时间继续增加,冲击吸收功的变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根据铁路货运车上转向架的弹簧压缩形变量与货车重量的关系,建立力学模型,推导出利用弹簧形变量来计算货车重量的公式.基于此公式,设计一种便携式超偏载检测装置.具体描述超偏载装置的系统结构.通过长时间的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检测结果准确,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4.
桥梁形变监测对发现桥梁安全隐患,避免桥梁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桥梁监测方法相比,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manent Scatte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PS-InSAR)技术以其监测成本低、监测范围广、监测精度高和非接触等优势,在大范围桥梁形变监测中具有潜在优势。以连盐高铁灌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时间跨度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89景C波段中分辨率Sentinel-1A数据,使用PS-InSAR技术提取灌河特大桥的形变信息,并将监测结果与同期北斗(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监测时间段内,灌河特大桥形变速率范围为1.7~5.3 mm/a,时序形变平均值趋近0,桥梁整体保持稳定;PS-InSAR和BDS对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在6 mm之内,二者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证实了C波段中分辨率Sentinel-1A数据监测大跨度刚桁梁柔性拱桥的可行性,可为桥梁的风险管理和灾害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某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机采用典型的小齿轮与内锥轴孔装配的传动结构,因制造过程中内锥轴孔存在微小的形变,小齿轮压装中无法准确确定P0位置,造成压装后实际过盈量与理论过盈量的偏差,文章将从内锥轴孔的形变影响仿真、P0值的偏差计算,提供压装补偿依据,解决小齿轮与内锥轴孔压装量偏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中套筒(加速体)在强磁场环境中受力形变及其对系统加速力的影响情况,本文对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中的套筒受力进行理论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单级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建立电路-磁场-结构耦合分析模型,重点研究套筒自身结构参数对其应力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步感应电磁推进系统加速过程中,套筒在径向变形严重,套筒径向结构参数是影响套筒变形的主要因素。合理的选择套筒外内半径比不仅可以改变套筒的应力形变,而且有利于改进系统的加速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中,随着桥梁结构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湿度和混凝土自身不断变化,结构内力和变形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引入应力和形变监控,对大跨度桥梁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详尽的分析和实测验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结构变形、应力加以控制,指导施工实践,以确保设计的施工过程或经过调整后的施工过程得以准确地实现。  相似文献   

8.
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形变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使用Leica Scan Station P40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常州地铁1号线隧道进行扫描,将处理后的点云数据通过徕卡隧道形变监测系统进行隧道断面净空计算。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到的隧道断面成果与利用传统全站仪测量得到的隧道断面成果进行对比,讨论并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形变监测中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及视频监控等技术,构建铁路路基形变监测系统,实现数据采集、监测结果与状态预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重点阐述铁路路基形变监测系统的系统架构、前端方案、通信网络与服务器端。该系统在山东大莱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进港铁路的路基塌陷区进行试点,对路基形变进行自动监测与预警。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性能满足前期设计需求和用户使用需求,并极大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考虑盾构机盾壳与自重、开挖面正面推力、盾尾空隙、千斤顶推力和同步注浆等因素,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研究了盾构施工过程引起的周边土体超孔压,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基于单层软土、中等埋深条件下的盾构施工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超孔压随施工过程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的超孔压变化明显,随着盾构机的推进先不断增大,盾构机头到达或盾尾脱出时达到最大,盾构机离开后又逐渐减小。软土层中125 d后隧道四周超孔压的衰减率约为92%。  相似文献   

11.
铁路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固定投资项目,由于工程的性质与施工特点造成了铁路工程经常出现超概算,文章主要就铁路工程超概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传统隧道施工难以避免超欠挖现象的发生,影响隧道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其便捷、信息量大等特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提供快速有效的测量结果,但目前主要通过取断面形式进行超欠挖分析,亟需一种对点云整体分析的方法。为此,针对三维激光扫描的隧道超欠挖检测,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拟合曲面并结合设计面法线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三次B样条曲线在曲线要素的表现和控制性能上较好,适用于隧道断面的重构;检测断面上建立法线,并在拟合面上找到其所唯一对应的实际检测点,通过两点的距离作为超欠挖的基准;编制的分析软件可对隧道数据进行批量处理,便于隧道工程超欠挖检测的实时分析评。因此,双三次B样条拟合法的超欠挖的扫描和计算,其精度、效率高,可满足实际工程中隧道超欠挖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以简单链型接触网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弓-网系统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受电弓通过接触网一跨范围内的所有吊弦动态特性。结合吊弦的振动形变、压缩形变、弯曲特性及形变方向矢量结果对吊弦服役过程中典型故障进行逐一分析。结果表明,跨中位置的吊弦对垂向抬升更为敏感,其压缩幅值、反复弯曲频率及曲率均最大,伴随着表面超细晶导致的内外形变不协调情况,导致出现疲劳断裂、扭结、松弛和零部件松动等现象;跨端位置的吊弦对于水平方向摆动更为敏感,易与钳压管发生摩擦引发微动弯曲疲劳断裂从而加速裂纹萌生及断口扩展;吊弦形变速度矢量呈螺旋上升状态,并同时存在左旋与右旋情况,这是导致吊弦鼓包与开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种种误差导致了零件的加工误差,从而产生废品。本文着重分析了气缸套加工中出现的内孔圆度误差,得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精车内孔圆度超差,而磨削定位面时的夹紧力使内孔弹性变形,从而导致定位面圆超差,最终使精车内孔的圆度超差,通过对加工误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针对误差的成因,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避免返工和报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某特长公路隧道建设初期结构的力学行为,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结构进行了多项监控量测研究。通过分析获取的监控量测数据显示:由于该隧道岩性较好,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围岩总体形变较小,支护结构承载均不大,建设之初隧道总体处于较为安全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6.
张子强 《铁道建筑技术》2023,(11):117-120+214
针对现有顺坡支架功能单一,无法更好适应各种铺轨环境,并且个别工况其上钢轨悬空弯曲过大,钢轨极易出现伤损甚至塑性形变,研发了一种新型可调顺坡支架,通过液压驱动,满足支架长度、坡度可调需求。针对降低板架起升作业油缸最大负载问题,建立了新型顺坡支架机构尺度优化模型,并利用复合形法求得了机构最优几何尺寸,解决了由于增设多级伸缩板架而重量增大和质心前移的问题。优化后油缸最大负载降低17%左右,液压系统性能显著提升。最后,基于顺坡支架动态仿真模型,验证了机构尺度优化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地合金铸铁、蠕墨失和球墨铸铁进行激光热处理,可以得到片状马氏体、蝶状马氏体和薄片状马氏体。试验发现,片状马氏体有中脊,呈连续“N”形状,片间交角呈锐有;薄片状马氏体元中无中脊,薄而细长;蝶状马氏体有形变 体和超微状马氏体两种,并认为形变状马氏体是均匀形核且受到久压力引起相变驱动力大;使马氏体核胚长大;超微蝶状马氏体是合金元素影响碳扩散,从而降低奥氏体的层错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超偏载检测装置的运行质量,北京铁路局以丰台西站为试点,对超偏载设备和车号设备进行一体化整合。从技术层面入手,阐述超偏载检测装置和车号识别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既有称重数据和车号数据的匹配方式,确定一体化整合方案,并对实施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提出一体化整合后进一步工作建议。实践验证,超偏载设备和车号设备的一体化整合模式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提高了超偏载检测装置的运行质量,使超偏载检测装置在铁路货物运输中发挥出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利用弹性形变模型重建3 D表面的方法,该形变模型在模拟的外力作用下朝着从图像数据抽取的物体表面变形,内力维持模型的光滑性.利用动力学原理和有限元导出了表面重建的动态有限元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汪志成  王豫 《铁道建筑》2001,(11):12-15
光面爆破是控制隧道超欠挖的重要技术,但其理想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结合洋门岭隧道光面爆破实例,研究解决光面爆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爆破参数,最终取得最大超挖小于6cm,半眼痕迹保存率达95%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