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洪滨 《中外公路》2011,31(4):157-161
水盘高速公路北盘江特大桥为5×30+82.5+220+290+220+82.5+7×30 m预应力混凝土空腹(斜腿)式连续刚构,主跨290 m按常规高标号混凝土(C55)施工目前属世界第一.主墩承台为28 m×28 m×5m,属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块体,其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复杂,昼夜温差极大,在施工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建筑物要求呈现多功能和大型化的趋势,各种大型建筑物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大型建筑不但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提高了建筑业的管理质量和工艺水平。大型建筑一般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成为大型建筑的主体部分。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材料和施工的原因经常会出现裂缝,混凝土裂缝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在腐蚀、压力、温度和渗透的影响下裂缝不但出现扩大的趋势,并对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形成安全上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除了要做到设计合理、精心选材、严格控制,采用积极主动的措施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也要掌握有效处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工艺。温度裂缝、伸缩裂缝、施工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常见的裂缝,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以上述裂缝的分析、治理为突破口,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运技术水平,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实现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西江特大桥主墩0#块长18m,箱梁翼板宽28m(不含后浇段);0#块前后悬出部分长6.5m,中心梁高6.5m,共有1243.8m3。具有悬臂长、体积大等特点。本方案介绍了0#块钢管支架的设计及施工,重点解决了大悬臂根部容易开裂、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开裂等难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90年代后,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且体积逐渐增大,由几百立方米到几万立方米。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桥梁中时常涉及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它主要的特点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1m。由于其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天津塘沽海河大桥为独塔斜拉桥,主塔高168m,主塔承台混凝土总量为8022m^3。简要介绍其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及温度控制、养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曾波  兰品万 《中外公路》2004,24(5):65-6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聚集的水化热大,在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以及受到内外约束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裂缝产生,为结构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监控是控制裂缝产生的关键。文中介绍了岳阳洞庭湖大桥主墩大体积混凝土吊箱承台在设计和施工中对裂缝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为一座主跨450 m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介绍了该桥主塔墩嵌固式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的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设计措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和施工措施三方面介绍了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达到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哇加滩黄河特大桥主桥为(104+116+560+116+104)m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承台长42m、宽25.5m、高6m,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桥址区气温垂直分布,日夜温差较大。为避免该桥承台表面出现大面积的温度裂缝,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温度控制。针对桥址气候特点、承台的特殊位置等因素,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水化热总量;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承台1/4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合理布置冷却水管、制定保温方案等;通过在混凝土内布设温度传感器,对施工过程进行温度监控,并根据温度数据及时调整保温和水化热排出措施、调整混凝土内外温差。采取以上措施,承台施工完成时,未发现大面积的温度裂缝,且混凝土的温度峰值和内外温差均在规范允许值之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桥梁跨度越来越大,大体积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承台混凝土体积越大,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聚集就越多,内外散热不均匀不一致,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承台混凝土开裂,给工程质量埋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因此,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设计、施工时如何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如何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裂缝产生是关键。本文结合临吉高速公路壶口黄河大桥主墩承台设计及施工要求,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国浩 《世界桥梁》2012,(2):13-15,37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三塔悬索桥边塔为门式C50混凝土结构,塔柱高165.3m,分37个节段施工,第1节段高4.7m,第2~36节段为标准节段(高4.5m),第37节段高3.1m。1~3节段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4~37节段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塔柱施工关键技术有:劲性骨架制作及安装,主筋吊装,钢筋定位,钢筋保护层控制;模板间错台控制,模板拉杆设计,模板精确定位,混凝土面局部凹凸不平控制,上、下2节段混凝土面接缝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输送、布料、振捣及养护。实践表明,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施工,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面局部凹凸和新老混凝土错台等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研制的混凝土多溜槽系统成功解决了混凝土布料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榭大桥是浙江省宁波市建设中的一座跨海大桥,主塔采用"帆"形钢砼结合塔,高138.291m。该类型主塔施工难度大,可借鉴经验少,中下塔柱及横梁采用C50海工混凝土,抗裂要求高。介绍了工程施工特点和总体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塔柱及横梁施工、主塔模板设计、劲性骨架安装、海工混凝土防裂等,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研究混凝土水化热作用对主塔早期开裂的影响。首先,通过求解热传导方程推导出水化热作用下主塔的温度分布公式;其次,通过分析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徐变影响,导出计入时变效应的塔壁表面温度应力计算公式。分析认为,水化热作用下塔壁可能发生开裂,常系数m、表面放热系数、塔壁厚度是影响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对重庆忠县长江大桥主塔节段的水化热温升和应力变化进行跟踪监测,证明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提出预防主塔早期开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塔的结构情况,并针对南索塔分析了300m高扬程的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中设备的选型、布置方案和泵送情况,并指出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沿江高速中都河大桥主桥为148m+320+148m双塔双索面砼斜拉桥。主梁采用双纵肋式混凝土梁,索塔采用H形索塔。本文主要介绍了桥梁概况、结构尺寸、以及在索塔抗震、拉索锚固区防裂和桥梁运营期健康监测几个方面采取的关键技术,为山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天津富民桥主塔塔身高度为68.5 m,其中混凝土塔身部分高58.298 m,为双面收坡的独柱实心结构,采用悬臂支架模板施工.主要介绍悬臂支架模板的组成、特点及在塔柱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悬索桥超高桥塔的刚度和风致响应问题,围绕顺桥向A字形布置混凝土桥塔(不同底部张开量)和顺桥向独柱形布置混凝土桥塔(不同塔柱截面)展开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2种类型桥塔的裸塔自立状态有限元模型,计算对比了桥塔刚度以及静风响应,同时采用时域分析方法计算桥塔的抖振响应,对比分析了在桥塔横向构造形式一定的前提下,不同类型方案对超高桥塔刚度和风致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顺桥向A字形桥塔的整体刚度较独柱形桥塔大;在顺桥向静风作用下,独柱形桥塔塔顶位移比A字形桥塔大得多;在顺桥向脉动风作用下,独柱形桥塔塔顶抖振位移响应的脉动程度远大于A字形桥塔。  相似文献   

18.
桥梁结构表面裂缝检测为桥梁状态识别、病害治理、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状态信息和决策依据。为解决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存在的危险性高、影响交通、费用昂贵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及深度学习的桥梁结构裂缝智能识别方法。采用大疆M210-RTK多旋翼无人机进行贴近航摄,获取桥梁结构混凝土表面高清图像;利用SDNET裂缝数据集等图像资源,制作1 133张标记裂缝精确区域的深度学习训练样本图像库;引入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和建立Mask R-CNN裂缝识别模型;基于Mask R-CNN裂缝识别模型,采用矩形滑动窗口模式扫描混凝土表面高清图像,实现裂缝自动识别和定位。构建包含图像二值化、连通域去噪、边缘检测、裂缝骨架化、裂缝宽度计算等流程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实现裂缝形态及宽度信息自动获取。通过精度验证试验,证实采用M210-RTK无人机+ZENMUSE X5S相机+45 mm奥林巴斯镜头的组合装备,当无人机至桥梁结构表面垂直距离为10.0 m时,无人机方法识别的裂缝宽度与裂缝测量仪结果吻合,其绝对误差小于0.097 mm,相对误差小于9.8%。将该无人机裂缝检测方法应用于高136.8 m长沙市洪山大桥桥塔表面裂缝检测,采用深度学习Mask R-CNN算法进行裂缝智能识别,其裂缝识别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2.5%和92.5%。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桥梁裂缝检测方法可实现高耸桥梁结构表面裂缝的远程、非接触、自动化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某斜拉桥主塔竖向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荷载、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和温度等因素对竖向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后续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类(139+106)m独塔单索面不对称斜拉桥,广州大桥主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宽幅大挑臂近似三角形斜腹板整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带椭圆端头的矩形截面“一”字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墩为混凝土双薄壁墩。选择应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全桥静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强度、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