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当前国内外各城市的指路标志标识系统以经验作为布设主要依据,具有主观性和不合理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在提取系统经验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客观性特征对道路指示信息进行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指路标志项系数,作为指路标志标识系统的特征表述,并结合路网拓扑进行修正,实例证明修正结果有效降低了系统的不合理性,提高了路网拓扑反映的客观性,可为实践中指路标志标识系统的布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车辆多义性路径问题,高速公路路网中常设置标识站来精确获取车辆路径信息。在实际高速公路网中,要么在路网中所有环路段上布设标识站,造成资源浪费现象,或者布设的标识站不足,直接采用最短路的方式拆分通行费用,造成费用拆分不合理现象。因此对高速公路路网中多义性路径标识站的选址优化问题开展研究,在解决多义性路径基础上,实现标识站建设费用最小。为了研究高速公路标识站选址优化问题,以高速公路路网为基础,采用基于生成树-蚁群算法对标识站选址布局问题进行优化分析。首先,根据图论中生成树理论,确定出标识站的最少布设数量与多种选址布局方案。其次,建立了以高速公路标识站所在路段车流量最小且该路段里程最长的多目标多义性路径标识站选址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大型高速公路路网多义性路径标识站选址优化算法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以3组不同权重值分析对比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解决高速公路标识站选址优化问题,并且能有效实现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标识站的最优选址布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车路协同系统中车辆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标识识别的车辆定位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能够储存道路信息的信息标识,并在路面上设置信息标识。当车辆驶过标识时,安装于车上的成像装置实现对信息标识图像的拾取。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图像进行直线拟合得到车辆的运动方向,识别图像信息得到车辆的精确位置,结合车辆对于自身运动状态的感知,从而实现车辆的精确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的运动方向检测误差仅为0.71°,定位误差仅为2.17 cm。可见该方法在车辆定位上更为直接、准确、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4.
三维路网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包括路网在内的地表三维模型,可以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并设计相应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在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道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针对三维路网提取的航空摄影策略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真实三维模型的构成,并结合道路在材质、形态等方面的特殊性提出了可用于道路提取的三维模型特征。然后,以三维模型中的三角面片为处理对象,开展了相关分割方法研究,消除存在混合地物的面片。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和面片的多种特征,进行了道路面片识别。最后,设计了道路面片三维连接方法和道路边缘三维修正方法,实现了面片间的连接以及道路边缘的有效修正。此外,还以北京某地区为例开展实际数据采集、三维建模和三维路网提取试验,介绍了倾斜摄影、控制点验证点数据采集以及三维模型的采集和生产过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路网提取试验,得到了该区域的三维路网数据成果,并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对成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上提取路网信息,其平面和高程的精度均可满足一般导航等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发展,环状的路网结构与多元的投资主体引发了如何合理征收并拆分通行费的问题。本文所提出的多义性路径的识别方法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运用余边集和支撑树理论,在关键路段布设标识点系统,从而精确识别车辆实际行驶路径。该技术方法能够解决高速公路路网中多义性路径识别问题,并实现通行费的合理征收与拆分。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桥梁运输车控制的道路线识别算法,并着重对这一算法的实时性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道路标识线的拟合算法,提高了路径跟踪的准确性,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实验证明:采用这一系统可提高导航路径识别的准确性,减少数据处理量,从而提高了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处理好济南市新建快速路和既有快速路的系统整合,充分发挥路网效能问题,对济南市快速路网建设进行了梳理,对现状快速路网结构及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路网系统改善策略,从快速路网结构优化、现状快速匝道功能完善的角度,阐述了具体优化方案,并对方案效果进行了评估.评估认为,优化方案可基本实现快速路体系规划设想,快速路出入口优化设置后,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航站区陆侧道路交通快速、便捷、高效集散,从交通组织需求、上位规划路网分析、交通组织优化研究、道路集散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评价及特点等方面对航站区陆侧道路集散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设计方案在总体规划航站区路网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优化了陆侧道路集散系统交通组织,充分利用高架和地道等结构形式,立体化布局道路集散系统,合理组织进出港交通.最后,对方案进行了特点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赵艳红  刘法胜  任传祥  王琦 《公路》2008,(5):110-114
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各省目前普遍面临着如何实现准确的收费清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可以识别车辆行驶路径的"RFID标识站 组合式收费卡"的收清系统模型,利用支撑树理论确定需添加的RFID标识站的位置和数量,引入有效路径系数标定路网的合理路径,给出了依据车辆行驶路径的精确清分算法。最后以山东路网为例进行路网建模和算法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模型算法能实现公平、公正的通行费清分,符合高速公路管理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余天洪  贾阳  王荣本  郭烈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6):112-115,120
为了解决在道路路面材料不一致或光照不均匀情况下的车道标识线的识别和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最大化的图像分割可变形模板的车道标识线识别及跟踪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图像变窗口处理技术和基于熵最大化分割方法来实现对道路图像的理想分割,然后利用可变形模板匹配方法得到车道标识线参数,最后采用建立梯形感兴趣区域的方法实现对车道标识线的实时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1.
路网是实施救援活动的基础,给出了基于模拟和航拍技术与GIS结合的2种灾后路网状态识别方法,提出了路网脆弱性评价指标,构建了路网修复的双层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优化算法,最后对成都市温江区中心城区的部分路网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超大型、大型城市的“空间集聚”效应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城市道路进行快速化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福州市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路网形态非常具有典型性,因此对福州市骨干路网快速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福州市骨干路网的建设发展情况,结合现场踏勘、交通大数据分析,提出了一种路网系统层面的快速化提升方案,并从新增二点五环、北扩三环、工业路—国货路快速化等方面,对总体方案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公路网规划的综合评价为公路网规划方案比选提供科学的判别依据,是公路网规划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阐述了国内外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并评析各典型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该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速公路路网模型的建立与清分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路网模型及清分算法的研究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高速公路路网模型的建模方法,并且基于路网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高效灵活的清分算法以及收费清分的计算机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含有禁行路线路网中的最优路径求解问题.研究了含有装行路线路网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路网转化法把含有禁行路线的路网转化为不含禁行路线的路网.降低了最优路径求解的难度。采用邻接结点关系矩阵和邻接结点权矩阵表达路网中结点和路段的拓扑关系,减少了路网的存储空间。用动态邻接结点关系矩阵和邻接结点权矩阵对经典的Dijkstra算法进行了改进,节省了计算机存储空间、提高了计算效率.并给出了基本算法。将所研究的路网转化方法和改进的Dijkstra算法应用于所研发的车辆诱导系统软件,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府用该方法能够在含有禁行路线的路网中求解最优路径.且运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包含禁行路线路网的最优路径HNN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包含禁行路线路网的最优路径快速求解问题,研究了不含禁行路线路网和包含禁行路线路网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路网数学模型。通过路网转化法把包含禁行路线的路网转化为不含禁行路线的路网,降低了最优路径求解的难度。研究了霍普费尔特神经网络(Hopfield Neural Network,HNN)的特点,设计了适合求解路网最优路径的HNN算法,在算法中采用动态邻接矩阵,节省了计算机内存,减少了运算时间。将所研究的路网转化方法和设计的HNN算法应用于所研发的车辆诱导系统中,并进行了实际路网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在包含禁行路线路网中求解最优路径,且比经典算法的运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根据T-GIS空间数据的要求,采用非平面数据模型来表达交通路网模型。为保证路网空间数据的现势性,根据路网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确立了路网数据的更新方案及流程,分别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提出了不同的更新方式。并设计了数据库更新软件,该软件以某城市路网为例,验证了路网更新方案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repo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near handling models for road vehicles starting from structural identifiability analysis, continuing with the experiments to acquire data on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a sensor set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d ending with the estimation of parameters using the collected data. The model structure originates from the well-known linear bicycle model that is frequently used in handling analysis of road vehicles.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bicycle model structure are selected as the unknown parameter set that is to be identified. Global identifiability of the model structure is analysed, in detail, and concluded according to various available sensor sets.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bicycle model structure are estimated using prediction error estimation method. Genetic algorithms are used in the optimisation phase of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in the selection of initial values for parameter estimates. Validation analysis of the identified model is also presented. The identified model is shown to track the system response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大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低效和混乱现象,提出一种称为“快速网盒”的道路网结构模式,分析了这种模式的路网结构、与城市用地结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网络结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南昌城市道路网系统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GPS车辆定位系统地图匹配过程中传统匹配道路初筛方法在筛选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网络划分的匹配道路筛选方法。算法采用多级网络简单划分、层层筛选的策略,保证了初筛区域的快速、准确定位与初筛路段的准确获取,与多种传统的筛选方法,进行了基于实际数据的运行效果的对比。实证分析可知,文中提出的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