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对重载货车中大量使用的BOM连接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讨论了建模中的关键技术,创建了基于接触的弹塑性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深刻地揭示了BOM连接器塑性成型规律,不仅为确定BOM连接器压力影响范围提供了数值依据,亦为重载货车中科学地采用BOM连接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重载货车驾驶人的激进驾驶风格具有强烈的习惯性特征和风险性特征,一旦养成很难矫正,且极易诱发交通事故。针对现有研究极少关注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的不足,本文基于某全国货运监管平台提供的云南省重载货车低频轨迹数据,从风格聚类、风格识别和风格评估这3个方面,提出综合考虑疲劳驾驶特征和超速驾驶特征的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轨迹数据蕴含驾驶人驾驶行为模式的特点,构建表征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的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特征集;其次,利用因子分析进行特征约简,并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划分重载货车驾驶人的驾驶风格;然后,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并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识 别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基于疲劳驾驶特征和超速驾驶特征的累积分布,建立基于 CRITIC (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的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量化评估 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特征约简,提取的疲劳因子和超速因子能综合反映上述两类特征集 80.838%的信息;根据疲劳因子和超速因子可将驾驶风格划分为4种类别,即稳健型、超速型、疲劳型和危险型,相应重载货车驾驶人比例依次为62.60%、25.02%、7.40%和4.98%;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对不同风格的识别准确率均大于97%,整体表现优于梯度提升决策树;基于CRITIC赋权法的驾驶风格评估模型能有效量化重载货车驾驶人的驾驶风格, 其中稳健型驾驶人表现最好,75%以上的驾驶人风格评估总分高于60分;危险型驾驶人表现最差,75%以上的驾驶人风格评估总分低于20分。研究结果可为重载货车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的监测、干预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铁路重载运输是以重载货车为主体的系统工程,通过介绍国外重载货车的发展以及国内重载货车的现状,研究了我国重载货车的发展方向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分析了在既有线上与开行重载货车有关的线路桥梁、运输组织、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列车控制等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在既有线发展重载货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车辆焊接结构重载后导致的疲劳断裂问题,提出了车辆产品设计阶段的虚拟疲劳实验对策.基于可靠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以及美国AAR标准中的载荷谱、焊接接头的S-N曲线数据库,以重载新型敞车为应用对象,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车确实存在疲劳寿命薄弱部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货车寿命设计.  相似文献   

5.
虚拟疲劳试验及其在重载敞车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辆焊接结构重载后导致的疲劳断裂问题,提出了车辆产品设计阶段的虚拟疲劳实验对策.基于可靠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以及美国AAR标准中的载荷谱、焊接接头的S-N曲线数据库,以重载新型敞车为应用对象,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车确实存在疲劳寿命薄弱部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货车寿命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重载货车管理体系存在的单一的定期维修方式问题,提出铁路重载货车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ReliabiIity centered Maitenance)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方法对重载货车产品出现故障后对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重要功能产品,对重要功能产品的每一种故障模式做出维修决策及相应的维修措施,并根据实际运行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重载货车产品进行维修决策优化,进而时维修策略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管理体系,最终实现重载货车产品维修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重载货车管理水平,切实保障重载货车产品的高运行可靠性,同时也实现了维修思想由"以预防为主"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铁路重载货车RCM管理体系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重载货车管理体系存在的单一的定期维修方式问题,提出铁路重载货车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Reliability Centered Maitenance)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方法对重载货车产品出现故障后对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可靠性分析,确定重要功能产品,对重要功能产品的每一种故障模式做出维修决策及相应的维修措施,并根据实际运行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重载货车产品进行维修决策优化,进而对维修策略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管理体系,最终实现重载货车产品维修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重载货车管理水平,切实保障重载货车产品的高运行可靠性,同时也实现了维修思想由“以预防为主”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一系垂向悬挂对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机车车辆低动力作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应用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方法和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重载货车一系垂向悬挂对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优化了一系悬挂参数,降低了重载货车轮轨动力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垂向刚度对车辆轮轨动力作用影响甚微,一系垂向阻尼在高量值范围增加阻尼值,减轻轨道结构的振动,加剧车辆本身振动;重载货车一系垂向阻尼取50~500 kN.s/m为宜.  相似文献   

9.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根据中国最近研制的27 t轴重侧架交叉支撑转向架及C80E型通用敞车的实际结构和重载铁路曲线轨道结构特点及其技术规范要求,建立了曲线轨道的重载铁路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新型快速数值积分方法、Hertz非线性弹性接触理论和Shen-Hedrick-Elkins非线性轮轨蠕滑理论,应用计算机仿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重载货车曲线通过时的轮轨耦合动力特性,分析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和外轨超高等曲线几何参数对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半径在400~800 m范围内变化时对轮轨动力影响极为明显,而当曲线半径大于800 m后其影响逐渐弱化,重载铁路曲线半径一般不应小于800 m;增加缓和曲线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存在长度拐点,拐点前效果明显,拐点后影响甚微,且曲线半径和运行速度都会影响拐点的具体位置,建议根据拐点位置来确定不同曲线半径线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过大的欠超高或过超高均会加剧重载货车曲线通过时的轮轨动力作用,但在欠超高为-20~0 mm时重载货车的综合轮轨动力响应相对较小,即保持货车以适当的欠超高(-20~0 mm)通过曲线有利于降低轮轨动力和磨耗,这与中国铁路工程运输实际设置的欠超高取值范围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发展重载货车的必要性,提出开发重载货车应以充分作用线路及桥梁的承载能力、提高线路每延米载重为设计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浴盆式重载货车车体的结构方案,经过理论分析、比较和有限元计算后,认为开发我国重载专用运煤敞车车车体应以低自重系数、低重心、大容量的溶盆式车体为主要车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摩擦缓冲器动力学理论、车钩双向接触方法与车体摇枕载荷传递模型, 构建了车辆冲击三维动力学模型, 仿真了不同冲击速度与不同空重车状态的货车冲击, 分析了车辆冲击动态特性及其对摇枕横向载荷的影响, 并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车辆冲击三维动力学模型顺利实现了车辆冲击时缓冲器动态特性、车钩连挂动态特性与摇枕横向载荷的仿真计算, 并获得了与冲击试验较为吻合的结果, 其中车钩力误差基本小于10%, 摇枕横向载荷误差基本小于25%;空车质量较小, 在冲击作用下车钩和从板姿态变化大, 因此, 重车冲击空车时车钩力动态曲线振荡特性较重车冲击重车更为明显, 甚至局部出现尖峰; 相对于车钩接触模型与力学传递特性, 摩擦缓冲器模型存在黏滞特性, 导致重车冲击重车和重车冲击空车下车钩接触力较缓冲器阻抗力分别小24%和31%;车钩力和摇枕横向载荷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且时间变化历程与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 相同速度下重车冲击重车的车钩力要大于重车冲击空车的车钩力, 在3、5、8km·h-1速度下分别大57%、25%和37%, 而产生的摇枕横向载荷刚好相反, 3种速度下分别小42%、53%和47%, 因此, 重车与空车调车连挂过程更容易造成转向架摇枕横向载荷过大, 应严格控制其连挂速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路货车车体尺寸变化及装载状态对驼峰溜放风阻力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 首先,基于空气动力学,建立了27t轴重通用C80、P80及23t轴重C70、P70等车型的Fluent仿真模型,并以满载C65货车标定模型参数.然后,计算风速和车速的合速度与车辆纵轴方向夹角α在0~80°区间内不同车型、不同装载状态货车溜放时的风阻力系数.仿真结果显示,不同车型、不同装载状态货车的风阻力系数在夹角α一致的情形下较标定车型具有较大差异:P80、 P70在α为20°时较标定车型P50风阻力系数分别增加28.5%、28.0%,满载C80、满载C70在α为25°时较标定车型满载C65分别增加30.5%、29.0%,空载C80、空载C70分别较对应车型满载状态增加47.1%、59.8%.最后,基于曲线拟合,回归出风阻力系数计算模型.本文研究解决了驼峰设计及调速控制中长期存在的铁路货车风阻力系数标定不全及轻载车辆风阻力值偏小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瞬态冲击响应的数值技术及其在120t平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t钢锭运输平车经常承受突然的冲击载荷。在讨论了基于振型迭加法的瞬态冲击响应的关键技术之后,用I-DEAS软件对120t平车钢结构进行了瞬态冲击响应计算,其计算结果对设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振动条件下螺纹紧固件抵抗松动能力,在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装置上,测试了微粒子喷丸未处理及处理镀锌紧固件的抗松动能力,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测量了试验前、后螺纹面磨损形貌和尺寸,建立了考虑螺纹面磨损深度的紧固件刚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磨损深度改变对预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喷丸紧固件预紧力耐久极限为2.8 kN,喷丸紧固件为2.0 kN,未喷丸紧固件抗松动能力低于喷丸紧固件,未喷丸紧固件螺纹面发生严重磨损,喷丸紧固件螺纹面磨损轻微;螺纹面磨损深度随着滑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紧固件预紧力随着螺纹面磨损深度的增加先呈线性降低,随后降低速度逐渐加快.螺纹面磨损降低了紧固件抵抗松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重载货车车体焊缝疲劳寿命,以某大轴重矿石车车体为研究对象,在AAR标准静态载荷的作用下,对货车车体进行静强度分析与评价;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依据车体焊接工艺图,创建包括焊缝在内的矿石车车体疲劳寿命分析模型;在AAR标准动态载荷的作用下,应用等效结构应力法研究车体关切焊缝的结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疲劳寿命,并对寿命薄弱部位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焊缝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抑制轮轨摩擦自激振动的扣件结构多参数拟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扣件结构参数对轮轨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基于轮轨摩擦耦合自激振动的观点建立了小半径曲线轨道整体道床支承的轮轨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仿真验证了轮轨摩擦自激振动模型,进而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扣件结构中各参数对轮轨摩擦自激振动的影响;综合考虑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预测轮轨摩擦自激振动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系统仿真分析方法与试验结果出现偏差问题,基于实际线路测试数据,以车体子系统为仿真对象,辅助于模拟台架的试验数据,建立了26个自由度的多体仿真模型,实现了车体线路动态响应的仿真计算. 结果表明:摇枕垂、横向加速度响应结果仿真与试验RMS (root mean square)误差最大值为9%. 在1.5~15.0 Hz主要频率段,车体枕梁垂、横向振动加速度的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RMS误差低于8.57%,车体关键焊缝仿真与试验的动应力响应波形基本一致. 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仿真结果基本反映了车体在实际线路运行时的动态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8.
铁路货车静载重是衡量货车运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线路设计中也是预测静载重系数的重要依据.在对货车静载重指标数据结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K-medorids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铁路局静载重水平具有明显的分级特征,而且各个铁路局在静载重分级中的位置相对稳定.通过因素分析发现静载重不同的货物品类发送比例的差异是引起局间静载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在进行车流折算时区域间的静载重差异不应忽视,宜采用分区域选取静载重系数的方法.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铁路货车静载重系数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求解铁路局范围内请求车审批优化的数学模型和与此模型对应的网络图,将铁路请求车审批优化问题转换为求解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给出了求解此模型的数值算法,并对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该模型和算法开发的软件已在广州铁路局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